鄉愁,媽媽的味道

任強(強哥)/圖文

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鄉愁》,引發了我對鄉愁的感悟和思考。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首詩,好像是描述我的人生歷程,相似的時間、地方,相似的感情和感想。

鄉愁,媽媽的味道

年輕時,由於18歲從軍遠離了故鄉,轉業後又分到異地,工作在遙遠的南方,一直在外面的世界飄蕩,不懂得鄉愁,品不到鄉愁的味道。

及至上了些年紀,鄉愁在心田裡萌芽了,鄉愁的味道愈益散發開來。年紀越長,鄉愁的味道越濃烈起來,鑽到你骨子裡,附到你的肺腑上,融入你的血脈裡。

記得那是1981年的一天,我和一同當兵的哥哥,說起了想吃家裡的牛肉餡餅和油炸花生米,寫信的時候告訴了媽媽。幾天後接到電報,"三天後接母。"

三天後媽媽帶著幾十張牛肉餡餅、三四斤油炸花生米和其他食品,用時兩天一夜,行程500公里來到了部隊。為的是她的倆個兒子想吃媽媽的味道了。

一二十斤重的食物,幾天的口糧,頃刻之間便被戰友們一掃而光。此刻,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慈祥而滿足的笑容。因為她的孩子們吃上了媽媽的味道。

鄉愁,媽媽的味道

三天後,當媽媽乘座的火車離去的時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哭的稀里嘩啦。我告訴自己,再不敢寫信說想吃什麼了,媽媽帶來的東西她一口沒吃,還為此來回五六天。媽媽為了我們什麼都可以做,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一直想寫媽媽的故事,但筆尖不敢去觸碰心靈脆弱的情感。即便是短短几行字,被淚水打溼了眼眶幾次停下來。

我試圖用回憶媽媽的故事,用酸甜苦辣,或者它們的某種混合的味道,來述說鄉愁,但又覺得無一貼切。

鄉愁是一抹裊裊炊煙,在晨霧裡飄來媽媽早餐的味道;鄉愁是一棵獨立的老樹根系,像父親的鬍鬚,把愛深深扎入家鄉的泥土;鄉愁是一座遠方的山巒,時常在我的腦海裡浮現⋯⋯

從我的蹣跚學路到背上新書包上學,從此有了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在我的記憶中鑽進了手擀麵加上兩個荷包蛋裡,檊出了我們100分的童年。我經常在記憶裡奔跑著,拽著故鄉月亮的絲線⋯⋯

鄉愁,媽媽的味道

如今,家鄉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自從父母雙逝後,我就少了很多回故鄉的機會。已經許久不曾品賞家鄉的味道了,但家鄉的水土留給我的鄉愁,融進了往事追憶的無奈中、時光流逝的惋惜中、故鄉訴說的惆悵中。

鄉愁,駐在每個人的心裡,牽扯著思念的情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是一首永遠說不夠道不完的鄉戀曲。

謹借《鄉愁》之文,紀念親愛的媽媽!

2016年11月於三亞

作者任強(強哥),內蒙古生人,中文專科畢業。甲子之時,曾為軍人,服役12年,現就職於海南某集團公司。文學攝影作品多次在各類期刊上發表,願與文友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