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明“南贍部洲”——(《法苑珠林》·三界篇·展敘)(7)

《法苑珠林》·【三界篇】展敘:略明“南贍部洲”

引據文獻:

❖《法界安立圖》·燕山沙門·仁潮 集錄


◎《法界安立圖》捲上之上

略明南洲

【佛興緣】

夫塵寰寥廓,異趣紛綸,織十惑之致網,覆五陰之重雲,沈迷欲穽(jǐng)〔欲穽:欲牢。穽:陷坑,監牢〕,縈遶稠林〔稠林:密林;迷林〕,燻蒸於畏〔險惡,可怕,罪惡〕宅之焰,迴旋於生死之輪。加以業浪長漂,去覺源而轉遠,痴城危錮,處永夜而難醒,沙劫易過,苦流無已。是以六通〔“注一”〕至聖,十智〔“注二”〕能仁,被〔披〕弘誓〔“注三”〕鎧運大悲輪,不動真際而智周法界,常住三昧〔“注四”〕而普現色身。升慧日於幽關〔幽關:深邃的關隘;緊閉的關門〕,震法雷於夢宅,演圓音而廣被,灑甘露以均霑,俾脫險途,令登覺岸。洎(jì

)夫〔至於〕八相示成,十天敷妙,津樑九地,舟輿四生。雖真乘〔真如佛乘〕上智〔“注五”〕,拯〔救〕萬彚〔huì,類〕以興慈,大誓甄陶〔甄陶:化育,教化育成〕,任〔根據,從〕根緣而利益。是則群〔群〕生以苦感為因,如來以悲應為緣也。

※注:

〔注一〕【六通】

六神通

﹝出法界次第﹞

瓔珞經雲: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謂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天耳通],謂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謂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謂身能飛行,山海無礙,於此界沒,從彼界出;於彼界沒,從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隨意變現,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漏盡通者,漏即三界見、思惑也。謂羅漢斷見、思惑盡,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對色聲香味觸五塵,起諸貪愛,曰思惑。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自:【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注二〕【十智】

十智: 一法智。二比智。三世智。四他心智。五苦智。六集智。七滅智。八道智。九盡智。十無生智。自:【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

十一智: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滅智 八道智 九盡智 十無生智 十一如實智

次三無漏根而辯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知根生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他心智世智。知已根。生盡智無生智。及如實智。是以次三根。而辯十一智也。通名智者決定了知。故名為智。若發此十一智時。各齊位照了分明。故通名為智也

一法智 欲界系法中無漏智。欲界系因中無漏智。欲界法智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系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也

二比智 於色界無色界中。約四諦辯四種無漏智。亦如法智中所明。但有法比之殊也

三他心智 知欲界色界系現在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是為他心智也

四世智 諸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聖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但有名而無理

五苦智 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

六集智 知諸法因。因集生緣觀。無漏智也

七滅智 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也

八道智 道正行遠觀時。無漏智也

九盡智 我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無生智 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一如實智 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智。無有掛礙。是為如實智。此智獨在佛心中有。二乘之所無也。自:【法界次第初門(隋·智者大師 撰)】


〔注三〕【弘誓】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地藏菩薩本願;菩薩四弘誓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等。

菩薩四弘誓

1.《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出陀羅尼雜集﹞

[一、心如大地],謂願我心如大地,長養眾生,道非善種,皆成聖果。

[二、心如橋船],謂願我心如橋船,運度眾生,不滯中流,達於彼岸。

[三、心如大海],謂願我心如大海,涵育眾生,同得真源,沾於法味。

[四、身如虛空],謂願我身如虛空,包含萬物,與諸眾生,平等無二,同證法性。

2.

《法界次第初門》(隋·智者大師 撰):

一未度者令度;二未解者令解;三未安者令安;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次十二因緣。而辯四弘誓願者。上二卷所出法門。或是凡夫共法。或與二乘同有。並未明菩薩諸佛不共之道。故今此一卷。略出二十科法門。皆是別明菩薩所行。諸佛證法。故從弘誓而辯也。所以凡夫二乘法中。雖有慈悲。而並無弘誓之德者。若凡夫人。既不識四諦十二因緣。雖修慈悲。止是為大福德。生梵天中。受梵王果報。此於眾生。無出世利益。豈能因慈悲。樹立弘誓之功。若是二乘。雖知四諦十二因緣。所修慈悲。但為自調。其心欲於一世盡苦。獨入無餘。既不能久處生死。荷負一切。豈能因慈悲。而起弘誓之德。今菩薩善達四諦十二因緣。憐愍一切。同於子想。故能為眾生。久處生死。發心荷負一切。共入涅槃。是以必須大誓莊嚴。要心不退也。此四通言弘誓願者。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菩薩摩訶薩。以慈悲緣四真諦。運懷曠闊。自要其心志令一切眾生。同證四真實究竟之道。故云四弘誓願也。菩薩若以諸法實相之慧。發此四願。即是發菩提心。萬行之本。靈覺之源。是以一切大士。由斯弘誓。曩劫修因。十方大聖。緣此四願常處生死。廣度眾生而不永滅。今明不共之法。先從弘誓為始。意在此也。

一未度者令度,此弘誓緣苦諦而起。故纓絡經雲。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今明苦者即是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所稟陰入界身。果報既粗。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也。二變易生死。謂羅漢闢支。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雖無分段粗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生滅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度故云未度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此弘誓緣集諦而起。故纓絡經雲。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今明集者。即是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煩惱潤業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分段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願令得解。故云未解者令解

三未安者令安,此弘誓緣道諦而起。故纓絡經雲。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今明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有二種正助道。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安。故云未安道者令安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弘誓緣滅諦而起。故纓絡經雲。未得滅諦。令得滅諦。今明滅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有二種業煩惱生死。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二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滅。故云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今四種弘誓所緣四諦。與前聲聞中明四諦。有半滿異。前但明半字有作四聖諦。今明滿字無作四聖諦。所以二種四聖諦合明者菩薩之道。教門不同。若是三藏教通教。所明弘誓。但緣有作四聖諦而起。若是別教圓教。所明弘誓。通緣有作無作二種四聖諦而起。故約弘誓分別四諦。半滿異於前也。


〔注四〕【三昧】

《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 著):

三昧,此雲調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圭峰疏雲:不受諸受,名為正受。遠法師雲: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用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閒宇,而感物通靈,御心惟正,動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積功以移性(云云)。又諸三昧,名質甚多,功高易進,唸佛為先。故天台止觀略明四種: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身開常坐,遮行住臥,或可處眾,獨居彌善。居一靜室,安一繩床,九十日為一期,結加正坐。二、常行,出般舟三昧。唯專行旋,九十日為期。三、半行半坐。方等雲:旋百二十帀(zā,同匝),卻坐思惟。法華雲: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是人若坐,思惟此經。四、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南嶽呼為隨自意。就此為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惡,四約諸無記。輔行雲:所言常坐,乃至非行非坐者,約身儀為名。若從法為名者,常坐名一行,常行名佛立,半行半坐名方等法華,非行非坐名隨自意等。然此四種三昧,先達以事理二觀,分四三昧,義亦殊途。四明法師因奉先清師,謂光明玄十種三法,純明理觀,不須附事而觀。法智破曰:荊溪雲:如常坐等,或唯觀理,隨自意從末從事。既雲純明理觀,乃是三種三昧,專今於識陰修十乘也。此文則顯四明以上三三昧為理觀。又指要雲:隨自意中,修唯識觀。觀於起心,即約變造事用而說。此文則四明以第四三昧修事觀也。問:準妙宗雲:常坐一種,縱直觀理。餘三三昧,豈不兼事?據此,則顯四明,以餘三三昧修事觀耶?今謂此文,非是正分,佔察事理二觀,蓋為孤山定義例三種觀法,皆是理觀。十六觀法,乃是事觀。遂不以義例三種收十六觀,四明遂約四種三昧,無不歷事觀三諦理。乃顯從行觀中,尚有歷事之相,此非佔察事觀也。問:如妙宗雲:若常坐等,直於三道之事。而觀三諦,不兼修善,及縱惡事,故受理名。據此莫顯四明唯許常坐為理觀耶?今謂餘三三昧,歷外境事,故受事名(非佔察事觀)。常坐三昧,唯觀內心,故受理名(非佔察理觀)。問:第四三昧,橫開四科,一諸經行法,此須具收佔察二觀。何故四明定隨自意唯修事觀?答:佔察事理二觀,前三三昧,既修理觀,是故第四,唯修事觀,或雲常坐是理,餘三是事。謂常行歷唸佛事,方等歷持咒事,隨自意歷三性事。或雲上三三昧,並諸經行法,通理通事,唯縱任三性,專修事觀。準荊溪雲:如常坐等,或唯觀理,則顯上三三昧,通修事觀。此乃由昧二觀之相,遂迷四種之行。或問止觀,正宗法華,何故行相卻通眾經?答:別明行相,雖通眾典,行者造修,開歸法華。故義例雲:是知四種三昧,皆依實相,實相是安樂之法,四緣是安樂之行。證實相已,所獲依報,名為大果。起教,只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指歸,祗是歸於三軌妙法秘藏。所以始末皆依法華,即法華三昧之妙行也。


〔注五〕【上上智】

即“上上智”。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敕譯

無常品第三之一

……

“複次,大慧!我當為汝說智識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若善了知智識之相,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愚計有無法。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證法無我入如來地。大慧!復有三種智,謂:知自相共相智,知生滅智,知不生不滅智。複次,大慧!生滅是識,不生滅是智;墮相無相及以有無種種相因是識,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有積集相是識,無積集相是智;著境界相是識,不著境界相是智;三和合相應生是識,無礙相應自性相是智;有得相是識,無得相是智。證自聖智所行境界,如水中月,不入不出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採集業為心,  觀察法為智,

慧能證無相,  逮自在威光。

境界縛為心,  覺想生為智;

無相及增勝,  智慧於中起。

心意及與識,  離諸分別想;

得無分別法,  佛子非聲聞。

寂滅殊勝忍,  如來清淨智;

生於善勝義,  遠離諸所行。

我有三種智,  聖者能明照,

分別於諸相,  開示一切法,

我智離諸相,  超過於二乘。

以諸聲聞等,  執著諸法有;

如來智無垢,  了達唯心故。

……

【賢劫緣】

佛興利物,時當賢劫。何名賢劫?謂大千世界初欲成時,大水彌滿,有千枝蓮華出現,金光普照。淨居天見乃曰:希有此瑞,當有千佛出興於世。以是因緣,遂以此劫號為賢劫。釋迦牟尼如來,乃賢劫第四佛,我等之所師,為娑婆之教主。

【娑婆疆域】

佛所王土號曰“索訶世界”,古經翻為“婆婆”,經中所謂“忍土”是也。謂此土人強識力能忍苦樂堪任道器,故佛王之。案此封疆周輪鐵山,山外是空空不可測。山下是地,地下是金,金下是水,水下是風,其風堅密逾於金剛,眾生心力同業所感,能持世界不令傾墜。自風以外即是虗空,約此周輪,從下而上至無色窮名為有頂。論其盡界縱廣,卒非裡數之所度也。依智論,從色界下一大石,經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二年方始至地,約此上方名為一佛所王土也。輪山內,有百億四天下,今初且明一四天下之南洲有二:一、震旦國

略明“南贍部洲”——(《法苑珠林》·三界篇·展敘)(7)

東震旦國圖

東土震旦國,區域之興,帝嚳(kù)〔帝嚳:“五帝”之一〕九州(冀兗青徐攝荊豫梁雍);舜十二州,(以冀州土潤增置並幽營三州);夏禹平水土,分別九州(揚荊豫青兗雍幽冀並);周大封建葢〔gài,同“蓋”〕千八百國春秋之世,見於經傳者百二十有四國。下至戰國七雄,並而為秦,懲周封建之獘〔bì,同“斃”〕,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及南平百越,又置(閩中南海桂林象)四郡;兩漢以十三州統治(漢武置十三部刺史);晉為十九州;唐為十道,後又為十五采訪使;宋朝元豐頒行,李德芻等所僎九域志,分為二十三路。漢盛時四履之地,東樂浪、西燉煌、南日南、北鴈門,東西九千里,南北萬三千里。

古長城,戰國時趙築之,自代竝〔“並”〕陰山至高闕(二州名),以備胡燕,亦築媯州之北至遼東。秦始皇,令蒙恬築長城,起臨洮入高麗。元為十八道,至皇明一統,置南北二直隸並十三省。

四瀆者,河出磧石,江出岷山,淮出桐栢,濟出王屋山。

五嶽,泰(東)衡(南)華(西)恆(北)嵩(中)。

二、南贍部洲

略明“南贍部洲”——(《法苑珠林》·三界篇·展敘)(7)

南贍部洲圖

仰尋諸佛之降靈也,不可以形相求之,隨機顯晦故得以言章述矣。

自法王〔《維摩經佛國品》:“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示跡照臨忍〔娑婆,“注六”〕方,群〔“群”〕生何幸仰茲陶〔 陶冶,化育〕誘〔勸導,教導〕,使夫〔令,運用〕二十五有〔“注七”〕,絕生死之因;九十八使〔“注八”〕,斷牽連之業。竝〔“並”〕超三界,俱載一乘,含育蒙大造之恩,至人引勤勞之慮,故有垂慈聖蹟,布此靈儀,令重昏動其玄機,識浪靜其漂怒,方為入道弘轍,亦乃出有初門,而事總冥權〔契理契機〕。理符〔運籌占卜,施用“法術”、巫術等迷信之事〕神運〔王朝興替,氣運轉變,所謂乾坤變換之事〕,抑〔"但是"、"然而"〕非天授,諒〔料想〕實人謀,但〔只是〕禎瑞〔猶祥瑞。吉祥之事〕氤氳〔yīn、 yūn,混沌不清,迷茫

〕,嘉〔美好〕祥〔吉兆〕雜沓〔紛亂;雜亂〕。喗〔yǔn,洪音,法音洪宣〕煥天地,引燿幽明。然則文〔文字〕物〔經藏〕光乎萬古,聲〔聲教〕明〔明義〕高於視聽,所以薄列鴻猷〔猷,音yóu。鴻猷:鴻業;大業〕,用〔用以〕觀〔窺觀〕弘範〔大為世間之軌範也。楞嚴經一曰:“嚴淨毗尼,弘範三界。”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也。

※注

〔注一〕【忍】

*《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 著):

西域記雲:索訶世界三千大千國土,為一佛之化攝也。舊曰娑婆,又曰娑訶,皆訛。楞伽翻能忍。悲華雲: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名忍土;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雲:沙訶,漢言忍界。真諦三藏雲:劫初梵王名忍,梵王是世界主,故名忍土。一雲雜會世界。長水雲:大千界之都名。感通傳雲:娑婆則大千總號。孤山雲:舉其通名,非指大千也。

〔注二〕【二十五有】

*《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

四惡趣(為四)四天下天(並前為八)六慾天(並前為十四)梵天(並前為十五)無想天(並前十六)五淨居天(並前十七)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並前合二十一)無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出天台四教儀﹞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謂也。然梵王天、無想天、及五那含天總在四禪天中,而別出其名者,以外道計梵王天為生萬物之主,計無想天以無心為涅槃,計五那含天為真解脫,所以經教特立此三天為三有,以對破外道之計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一、四洲為四有],謂東弗於逮、西瞿耶尼、南閻浮提、北鬱單越也。(梵語弗於逮,華言勝。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

[二、四惡趣為四有],謂六道中,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四者,皆由愚痴貪慾造諸惡業,故感斯趣也。

[三、六慾天為六有],謂欲界六天也。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梵語夜摩,亦云須焰摩,華言善時分。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四、梵天為一有],謂初禪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五、無想天為一有],謂四禪中之無想天,此天以無心想為果故也。

[六、五那含天為一有],那含,梵語具雲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中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亦名五淨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聖人所居,故通為一有也。(第三果,即聲聞阿那含果也。)

[七、四禪天為四有],謂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

[八、四空處天為四有],謂無色界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

*《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二十五有者,總言六道生死,別言二十五有也。因果不忘,故名為有。略雲三有:謂欲、色、無色也。或雲九有,三界分九地故。若二十五有者,乃四惡趣為四有;四洲六慾天共成十有;初禪兩天為一有;大梵雖在初禪,自為一有,以我慢最重故;二禪三天為一有;三禪三天為一有;四禪前三天為一有;無想雖在四禪,自為一有,以唯是外道所感果故;五不還天,雖亦在四禪中,自為一有,以唯是那含聖人所寄居也。四空即為四有,鈍根樂定那含,寄四空處,無別處所,即屬四空處攝,故此色無色天,只十一有。四有、十有、十一有,共成二十五有也。

〔“注八”〕【九十八使】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謂欲界有貪嗔痴慢四種思惑,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慢三種思惑,三界思惑,共為十使,並前見惑八十八使,合之而為九十八使也。

*《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由見思二惑,分別三界有九十八使。九十八使,即九十八隨眠。謂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十使。

一、見惑八十八使 謂欲界三十二,色無色界各二十八,成八十八也。

一、欲界三十二 謂苦下十,集滅下各七,道下八,成三十二也。

一、苦下十 貪、嗔、痴、慢、疑、身、邊、見、取、戒。

二、集下七 貪、嗔、痴、慢、疑、見、取(缺身、邊、戒)。

三、滅下七 貪、嗔、痴、慢、疑、見、取(缺身、邊、戒)。

四、道下八 貪、嗔、痴、慢、疑、見、取、戒(缺身、邊)。

二、色界二十八 謂苦下九,集下六,滅下六,道下七,成二十八也。

一、苦下九 貪、痴、慢、疑、身、邊、見、取、戒(缺嗔)。

二、集下六 貪、痴、慢、疑、見、取(缺嗔、身、邊、戒)。

三、滅下六 貪、痴、慢、疑、見、取(缺嗔、身、邊、戒)。

四、道下七 貪、痴、慢、疑、見、取、戒(缺嗔、身、邊)。

三、無色界亦二十八,同於色界。

二、思惑十使 謂欲界下四,色無色界下各三,而成十也。

一、欲界下四 貪、嗔、痴、慢。

二、色界下三 貪、痴、慢。

三、無色界下三 貪、痴、慢。

*《法界次第初門》(隋·智者大師 撰):

見諦門八十八使 欲界有三十二使 色界有二十八使 無色界二十八使

思惟門十使 欲界有四使 色界有三使 無色界有三使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為見思兩道惑障不同。欲使修觀之者。精識所治之惑。斷伏無濫。故教門歷三界五行。細分別十使。則有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煩惱。通名為使。名煩惱者。類如前釋。若離九十八使。則出一切煩惱。今依數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實論人。所解則異也

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 苦諦下具有十使。集諦下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七使。亦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八使。但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

見諦惑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除嗔。集諦下有六使除嗔。及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六使。亦除嗔及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七使。亦除嗔使及身見邊見。故色界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

見諦惑無色界二十八使 苦諦下有九使。集諦下有六使。滅諦下有六使。道諦下有七使。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別。故無色界四行下。合二十八使。合三界四諦下。有八十八使。並是能障見諦之惑。為須陀洹見道之所斷也。分別使相略說。並如前十使章門辨也

思惟惑欲界四使 一貪使。二嗔使。三痴使。四慢使

此使從斯陀含向。入修道斷。乃至阿那含果。九品方盡

思惟惑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痴使。三慢使

此三使並是阿羅漢向。用修道智斷也

思惟惑無色界三使 一貪使。二痴使。三慢使

故三界思惟惑合有十使。足前見諦。合為九十八使。但此三使亦是阿羅漢向斷。至果方盡也

次此應廣出諸煩惱科目。所謂三漏。四流。四縛。八邪。八倒。九結。九惱。十纏。乃至五百煩惱。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及恆沙等數煩惱。皆從見愛九十八使。離合而辨。若具出科目(云云)。今略出數科。足以顯教門明煩惱離合惑障潤生之法。諸煩惱科目。至第六卷中。別當更隨要而出

案西域志雲:贍部中心名,阿耨達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周八百里(起世經:雪山,眾寶所成,頂有四金峰,中一高峰,峰有龍池,五十由旬),十地菩薩化為龍王,於中潛宅,出清冷水以給贍部。

池之東面銀牛口,流出兢伽河(即恆河),遶池一帀〔“匝”〕入東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遶池一帀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芻河,遶池一帀入西北海。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遶池一帀入東北海(或曰,潛流地下,出積右山,為東華黃河之原)。

蔥嶺,當贍部之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熱海千泉,西至活國,東至烏殺國。四方各數千裡,崖嶺數百重,冰雪風寒,山阜蔥翠,故名蔥嶺。

自蔥嶺東,近高昌國曰阿耆尼(漢書焉耆有伽藍十數)。西南屈支(舊曰龜茲伽藍百所)。蔥嶺之北四百里,曰清池(亦名熱海)。西行千里,曰千泉。南有小雪山(突厥避暑之處),西至呾羅私,乃至史國,東南入鐵門,南出至覩貨羅。(東至蔥嶺,南至雪山,西至波斯,北據鐵門,有三十國)逾諸國至縛曷,北臨縛芻河。(伽藍百所,人謂之小王舍城)從此西南逾諸國,東南入大雪山(山阿有龍洞,佛化其龍留影於洞。唐玄奘親往禮拜,遠望則金色炳著,近則不覩漸隱沒)。次至梵衍那國(有臥佛,長千丈。商那尊者胎生無條衣尚存)。東逾黑嶺,至迦畢試國(北背雪山伽藍百所)。東入北印度境,至健馱羅國(有大塔,高五百尺,魏胡太后遣使持長幡五百尺掛之腳方及地。此塔與洛陽伽藍記同一時當有二塔)。北至烏仗那國(釋種被斥王此古輪王之苑僧常萬人)。南渡信度河,踰諸國東南至迦溼彌羅國(伽藍百所)。踰諸國東北,至末兔羅國(毱多度人籌盈石室)。東北至室伐羅,次至窣祿那(東臨恆河)。東渡河,至末底羅。東去北雪山邊,有金氏國(女為王不知政事,此東去接吐番,北接于闐,西接末羅婆)。自末底羅東南至酰呾國(佛為文鱗龍王說法之處)。南渡兢伽河(河左有塔千座),東南至劫比它國(佛在忉利為母說法,帝釋現三道寶階之處)。西北至曲女國(戒日王設大會令玄奘立真比量論義處),東北至舍衛國(城南五里有祇樹給孤園)。東南至迦毗羅國(佛降生處,淨飯王殿,摩邪夫人殿,菩薩降胎處殿。佛成道後還本國度八王子釋種處),東北至拘屍那國(娑羅雙樹林佛入涅槃處),西南至波羅柰國(鹿苑轉法· 輪處,近苑有支 那寺,國王為眾僧造,支 那此雲大唐)。順兢伽河東北至毗邪離國(舊名毗舍離,有維摩丈室,縱廣十尺),東北至弗慄恃(北印土境),西北至尼波羅(此國北境即東女國,與吐蕃接,命使往還率由此地,唐梵相去萬里,自古取道迂遠。此國有池,水面火起中有火龍)。自毗邪離,南渡兢伽河,至摩竭提國(或摩伽陀,中印有王舍城,西南渡尼連河,伽邪城,城西六里,伽邪山,俗呼靈山。西南菩提樹,樹高五丈,佛成道處,周垣五百步,中有金剛座,千佛坐之,入金剛定。那闌陀寺,五王共造,僧徒數千,並俊才高學。國東南雞足山,迦葉入定處。東北靈鷲山王舍城,有熱泉湧出,目連雲,此水經過小地獄來,故熱沸而垢濁,有三深井,大水不滿,謗佛生陷處),東北踰諸國至奔那伐(自信度河東至此皆中印),次東至迦摩縷(東印從此東去山阜連接,可兩月行至蜀西南界)。南至三摩怛(東北海濱),西南乃至烏荼國(東南臨海有城,海商止處。南去執師子國二萬里,夜望其國,佛牙塔寶珠光如大炬),踰諸國西北至憍薩羅(中印有王引正為龍猛造寺集千僧,計工人食鹽價田九億金錢)。國南有山(山崖之上石閣五層,層有四院飛泉流注),踰諸國南至末羅矩(南印濱南海,有末剌邪山,出龍腦香樹,香如氷雪,此山之東有布呾洛迦山,山頂有池,池側石天宮觀自在菩薩遊舍於此,有願見者厲水登山)。東南海有執師子國(北印土境有佛牙精舍,上建表柱,置大寶珠,夜望如明星,王宮側建大廚,日營萬八千僧食,常興此供不絕),南數千裡有那羅稽羅洲(人長三尺,為鳥喙,食椰子肉,此洲東南有稜伽山)。自達羅毗至北恭達補(南印土有貝多羅樹林,週三十里,其葉長廣,色光潤,五印書寫莫不採用,今貝葉乃略名),林西二千里至摩訶剌國(東大山有寺,羅漢造,舍高百尺,石佛高七丈,上有石葢〔“蓋”

〕,七重懸空,相去各三尺。傳雲羅漢願力,或雲神力,或藥術之力雲)。西方至摩臘婆(五印之境有此國及摩竭提,重學,名僧甚勝,國南至海),西北踰諸國至瞿折羅(西印土境)。渡信度河至信度國,西以至狼揭羅(臨西海,海島中有西女國),北踰諸國至迦畢試界(東臨北印,西至弗林波斯國)。其餘諸國風物茲不具錄,如西域志、釋迦方譜可備悉之。

○印度(此雲月,以居諸國之中如星中月,此西域之正名天竺,身毒訛稱也),北背雪山,三垂大海,地形南狹,如月上弦。川平地廣,周九萬里,七千餘城依止其中。盡三海際一王所治(漢書雲,其國殷平和氣,靈智所降,賢懿挺生,神蹟詭怪,理絕人區,靈應明顯,事出天外)。光明雲八萬四千城邑聚落。仁王經: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楞嚴雲:此閻浮提,大國二千三百。樓炭經:蔥河以東名為震旦(唐彥琮法師雲:蔥嶺已西,竝屬梵種,鐵門之左,皆曰胡鄉)。

【別胡梵】

南洲一地,大約五分。中分為雪山蔥嶺;南分為五印度,乃昔金輪聖王之所治,是梵天之種,世稱其國名天方,亦名婆羅門國(此雲淨行淨志)。西分為覩貨羅波斯諸國,西夷所居。北分為胡虜之鄉,突厥、可汗、烏孫、匈奴所居。東分為二,其沙河以西,有胡人吐蕃所居。積石之東為震旦國,乃帝王所化是君子之國。封域分殊,應須甄別,不當以梵為胡,而自混濫。有以天竺為胡國者斯言大誤,又有稱胡經胡語等,皆非正言,當雲梵經梵語可也。

【論中】

夫法王利見未隔中邊,適化無方豈專形教,雖大雲普澤,而敗種難榮。晨旭高暉,而覆盆不照,致使疑信相半,邪正交陳,而大悲之光曾無間然也。或曰:華夏得天地之中,九州之外皆邊夷耳。斯不足辯,觀西域圖可知。

○名聞

本行經雲:

護明菩薩謂天人金團曰:往昔補處菩薩託生之家,須具六十種功德,三代清淨,汝下閻浮,為我觀察。

金團曰:迦毗羅城,王名淨飯,夫人名摩邪,於諸世間具足功德,清淨,有大名稱,堪生彼家。

護明曰:善,吾定生彼。

如是,佛自親選諸天共聞,則知迦毗羅國名聞最勝,為諸國之中(普曜經亦同)。

○裡分

大地廣博,世莫能窮。古今無人至西北海者,況知地之中邪。世俗謂中國者,自論此方之中耳,非天下之中也。依周公測天地,定豫州為中,雲四邊各五千裡(豫至東海無五千裡,之西、之北不知其幾萬裡,而云五千裡邪),禹貢言各二千五百里。當時地狹,後漸開濶,至漢方可九千里,今又較濶。依內經,大地週二十八萬裡,徑九萬里,若以東西九萬里,畫為九分,則華方在極東,一分之間耳,西去更有八分之地。天竺在五分之中,東西去海,各四萬五千裡。當知我國是大地之東,天竺為大地之中,明矣。

○山王

天下諸山皆自崑崙發脈而來,最極高廣,群〔“群”〕峰拱峙,周萬餘里,龍神所宅,非人力可登。其枝條分佈,為眾山之原,雖屈伸睽〔kuí,違,離分〕顧〔回,趨近〕,起伏萬狀,而根脈相連如竹園然。或近出兩筍,伏地行鞭,至遠處又出兩筍。崑崙左邊分數支,其一支走東度流沙磧石〔磧,音qì。磧石:水中沙〕,迤〔yǐ,地勢斜著延長延伸〕發為震旦諸山;一支走東南發起東印度諸山。次東又為百夷諸山,右邊分數支,一支走西南生起西印度諸山;一支走西,為活國波斯諸山。前面為黑山、雪山及北印諸山,至中印多伏少出,後面為蔥嶺生,出北胡等山。眾山飛走其下,高聳眾峰之上。崑崙居大地之中,五印度在崑崙之南(俗書以雪山東支名崑崙山,借名也)。

○水源

水之為物其性趨下,莫不本出於山而末入於海也。雪山之頂有大龍池,周千餘里,為天下諸河之總源。從池四面各出一大河,河濶四十里,波濤澒湧趨於四方,各與五百河俱流入於海。池東之水皆向東流,池西之水皆向西流,池南之水皆向南流,池北之水皆向北流,四隅亦爾。葢〔“蓋”

〕地形如團瓢,其頂即雪山,在極高處四面漸下,故爾,震旦諸水皆東流者,以居地之東隅也。是知,山當地中,池居山頂,此池為大地水源之中,中印度正與龍池相對。

○地臍

梵網經雲:釋迦牟尼佛,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正法念處經雲:一切世間閻浮提國,悉無此座,金剛座處,八萬四千由旬。佛坐此座得佛菩提,餘地不能持佛。西域志雲:中印度恆河南摩竭提國,國西南渡尼連禪河十里有菩提樹,樹下有金剛座,千佛坐之入金剛定。俱舍論雲:此座下連金輪故名金剛座,三世諸佛皆於此座成道降魔。故知金剛座是地之臍。

○輪王

人有勝德,必居勝地。夫金輪王者,為閻浮人中福德之最勝者也,諸人王中皇帝之聖神者也。故有金輪表瑞,七寶呈祥,相好莊嚴,千子圍遶,御龍馬而飛空,四洲粟王望德而歸化,故輪王出世必生中土。其中土者,即中印度也。歷代輪王出興之處,名殊勝者以此。

○氣和

塞暑之宜,隨方起用。葢地有隆卑,氣有燥溼〔“溼”〕,故涼燠〔yù,熱〕不同。夫氣得其中則和,失其中則戾矣。所以極南蒸熱,極北苦寒,濵海風溼,蠻山瘴癘。土有沃壤火沙,水有瘂〔“啞”〕泉苦井者,非得氣之偏乎。至如印度之方,夏不太熱,冬不嚴寒,四序溫和,五塵佳妙。迦毗奇色之天華(唐玄奘至中印,見奇異天華,採種而東歸,渡河遭風,其華種盡失,疑龍所奪去),解谷正音之律竹(漢志,黃帝使伶倫徃崑崙之陰解谷取竹,斷兩節間而吹之,為黃鍾之宮制十二筩〔tǒng,竹筒〕聽鳳鳴,雄鳴六,雌鳴六,此黃鍾之宮皆可生之,是為律本,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定),以至藥王之樹(雪山有藥王樹,嗅者甞者觸者諸病皆痊),肥膩香草(雪山生此草,牛食之乳為醍醐,糞如檀香之氣),地中甜味(雪山地中有甜味潛流,理筩可取,斯亦醴泉之類),龍池甘藕(佛世有比丘病,一比丘往雪山乞藕,龍施之藕,徑尺味甘食之病癒),良以天地之氣和,故所生草木亦純粹也(邵子曰,天有至粹,地有至精,人類得之則為明哲,草木得之則為芝蘭)。

○道中

名以表實,事以顯理,故有中土者必有中道存焉耳。若夫有中土而無中道者,與邊地何殊乎?是以華夏聖賢言道育民以中為本,曰允執厥〔其〕中,曰用其中於民曰中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聖尚爾,況出世之大聖,寧以偏邪之道而示於人邪?所以正覺能仁生中土現勝相者(生王宮具三十二相),將非以中道之正法而啟悟群生者乎?然而毛道凡夫棄本逐末,未有聖智曰知曰見,皆是迷倒。遂使好同者則惡異,賓此者則辭彼,故是非以生,惑倒以縈,愛憎相形,邪正相傾,而罪福已成矣。故我正覺聖人愍而諭之,調而和之,乳而藥之,援而救之,俾夫〔使其,使之〕止紛競歸太寧,舍狂妄復良誠,以合乎大均,以契乎本真,以至,於“至公、至純、至神、至妙、至中”之道而後已。原夫〔原本〕群生機異,執見不同,或執於色,或執於空。執色者窒,執空者流,正覺示以藥言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色空不二為中。或執為同,或執為異,同則儱侗〔“籠統”,渾然無分別;模糊而不具體〕,異則紛紜,藥言曰:同者同異,異者異同,非同非異,一觀為中。或執諸法為實為虗,為常為斷,為大為小,為徧不徧,為自為他,有邊無邊,或即或離,或欣或厭,亦有亦無,亦恆亦變,來者去者,語者默者,勤者怠者,清者和者,贊者毀者,如是等各執異見,一一成偏,多岐亡羊,流而忘返。正覺者諭之曰:萬法本閒而人自閙,空實無華,瞖者妄見,人波鬼火,水性無殊,猿猴捉月,痴狗逐塊,演若迷頭,馳走東西,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又曰:譬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而運渡眾生至於彼岸。曰:學道,如牧牛,執杖視之,勿令東西犯他苗稼;如御馬,執轡〔pèi,駕馭用的嚼子和韁繩

〕在手,惰則策之,逸則制之,從容乎中道而行矣;如陶師調泥,不殭不軟,方中輪繩,可作盆瓶;如琴師調絃,不緩不急,方可奏曲,適其中而道可期矣。夫受病異緣,施藥多方,故有事中,有理中,有俗中,有真中,有漸中,有頓中,有小中,有大中,有初中,有終中,有至中,有圓中;有中戒,有中定,有中慧,有中觀,有中行,有中因,有中果,若摩尼之應色,空谷而答響矣。以至飲食衣服,行住坐臥,大小諸事,自行化他靡不示之以中。佛自日中一食,令諸比丘過中不食,食之不飢不飽,衣制三衣不奢不裸,行則直行,坐則趺坐,調身則不寬不急,調息則不澀不滑,調心則不沈不掉。至於沈浮兩舍,惺寂雙流,不出不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心心無間,中中流入中道之海,洎(jì)乎〔待及,乃至〕中之至也。亡違順,等怨親,泯同異,一死生,齊物我,通古今,混虗〔“虛”〕空為一體,現山海於毛端,一語一默,一動一靜,而普饒益與眾生。夫如是,則豈其所謂世智之狂解,無想之痴禪邪?來從中來,故曰如來;去從中去,故曰如去(即善逝也)。中非動是誰來,中非靜是誰去,非動非靜無來無去者,其至人之蘊〔“注九”〕乎?非動靜而動靜,無來去而來去者,其悲雲之妙乎?無來而來,雖生不有,無去而去,雖滅不無,是故如來之道,不可以動靜來去有無生滅而言也。是則超諸數量,絕諸對待,不可思議,至玄絕妙之道歟〔yú,表示感嘆
〕。世有河邊居人不信海水味鹹,有海翁取一勺以示之,使知鹹味耳。豈曰大海可勺而盡之哉。

※注

〔注九〕【蘊】

*《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p1452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頁雲:複次蘊義云何?為顯何義,建立諸蘊?謂所有色,若去來今,乃至遠近。如色,乃至識、亦爾。如是總略攝一切蘊。積聚義、是蘊義。又由諸蘊、唯有種種名性諸行;當知為顯無我性故;建立諸蘊。二解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六頁雲:複次具足攝持一切行義,具足攝持一切行義,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能增長諸業煩惱,常能增長諸業煩惱,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有所為及速滅壞,常有所為及速滅壞,是故名蘊。三解 顯揚五卷五頁雲:義者:謂聚積義、是蘊義。此聚積義、有四種。如成善巧品當說。

四解 辯中邊論中卷七頁雲:且初蘊義、云何應知?頌曰:非一、及總略、分別義、名蘊。論曰:應知蘊義、略有三種。一、非一義。如契經言:諸所有色等、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二、總略義。如契經言:如是一切、略為一聚。三、分段義。如契經言:說名色蘊等、各別安立色等、相故。由斯聚義,蘊義得成。又見世間聚義名蘊。五解 雜集論二卷十六頁雲:問:蘊義云何?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彼一切、略說一色蘊。積聚義故,如財貨蘊。如是乃至識蘊。當知依止十一種愛所依處故;於色等法,建立過去等差別。十一種愛者:謂顧戀愛、希望愛、執著愛、內我愛、境界愛、欲愛、定愛、惡行苦愛、妙行樂愛、遠愛、近愛。由如是愛所緣境故;如其次第,立過去等種種差別。又有差別。謂已生未生差別故;能取所取差別故;外門內門差別故;染不染差別故;近遠差別故;如其所應,於色等諸法,建立過去等差別。已生者:謂過去、現在。未生者:謂未來。外門者:謂不定地。內門者:謂諸定地。餘句易了,不復分別。又苦相廣大,故名為蘊。如大材蘊。依止色等,發起生等廣大苦故。如經言:如是純大眾苦蘊集。又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荷雜染擔者:謂煩惱等諸雜染法,依色等故。譬如世間、身之一分、能荷於擔。即此一分、名肩名蘊。色等亦爾。能荷雜染擔故,名之為蘊。六解 五蘊論七頁雲:問:以何義故,說名為蘊?答:以積聚義說名為蘊。謂世相續品類趣處差別色等總略攝故。七解 廣五蘊論十五頁雲:問:蘊為何義?答:積聚是蘊義。謂世間、相續、品類、趣、處差別色等、總略攝故。如世尊說:比丘!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勝,若劣,若近,若遠。如是總攝為一色蘊。八解 俱舍論一卷十四頁雲:論曰: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於此經中、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自身、名內。所餘、名外。或約處辯,有對、名粗。無對、名細。或相待立。若言相待;粗細不成?此難不然。所待異故。待彼、為粗,未嘗為細?待彼為細,未嘗為粗。猶如父子。苦集諦等、染汙、名劣。不染、名勝。去、來、名遠。現在、名近。乃至識蘊、應知亦然。而有差別。謂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細。或約地辯,毗婆沙師所說如是。大德法救,復作是言:五根所取,名粗色。所餘,名細色。非可意者,名劣色。所餘,名勝色。不可見處,名遠色。在可見處,名近色。過去等色,如自名顯。受等亦然。隨所依力,應知遠近。粗細同前心心所法。若言聚義是蘊義者;蘊應假有。多實積集,共所成故。如聚如我。此難不然。一實極微,亦名蘊故。若爾;不應言聚義是蘊義。非一實物有聚義故。有說:能荷重擔義、是蘊義。由此世間說肩名蘊。物所聚故。或有說者,可分段義、是蘊義。故世有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此釋越經。經說聚義是蘊義故。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等。廣說如前。若謂此經顯過去等一一色等各別名蘊,是故一切過去色等、一一實物,各各名蘊;此執非理。故彼經言: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蘊故。是故如聚,蘊定假有。若爾;應許諸有色處,亦是假有。眼等極微,要多積聚,成生門故?此難非理。多積聚中,一一極微,有因用故。若不爾者;根境相助,共生識等,應非別處。是則應無十二處別。然毗婆沙、作如是說:對法諸師、若觀假蘊;彼說極微,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者;彼說極微,即是一界,一處,一蘊。此應於分,假謂有分。如燒少衣,亦說燒衣。九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四卷十頁雲;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略義是蘊義。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若多增語,即蘊增語。聚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合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合,立為色蘊、乃至識蘊。合義亦爾。積義是蘊義者:如種種物、總為一積,名雜物蘊。如是諸色、總為一積,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積義亦爾。略義是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略一處,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略義、亦爾。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諸無為名、可略聚故?答:諸有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者:謂色蘊可施設有三世;乃至識蘊、亦可施設有三世故。若多增語即蘊增語者:如多財、名財蘊;多谷、名谷蘊;多軍、名軍蘊。雖多人眾、不相疊肩;而同一事,故名為軍。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諸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同故,合立色蘊。乃至識蘊、無量剎那、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識蘊。問:若多增語是蘊增語者;為有一極微名色蘊不?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蘊。若立色蘊;要多極微。復有說者:一一極微、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阿毗達磨諸論師言:若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如人於谷聚上,取一粒谷;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觀谷聚;應作是答:我於谷聚取一粒谷。若不觀谷聚;應作是答:我今聚谷。乃至識蘊一一剎那,問答亦爾。如是已釋諸蘊總名。十解 顯揚十四卷四頁雲:又復蘊者:是積聚義。能善了知是積聚義,名蘊善巧。此積聚義、復有四種。謂多種義,總略義,共有轉義,增益損減義。

○論僊〔仙〕道

僊,遷也,人之形神能遷而不死者也。世俗言僊有幾等不同,有天僊,神僊,人僊,地僊,鬼僊,或遊人間或隱深山(如天台匡廬鼓山終南等)或居海島(如逢萊瀛洲闐苑小有等山島)或在地下(昔人遊地穴見九舘諸僊人)。皆長年不死,古人曾見,故世多羨慕。世人惡短夭愛長壽,凡見百歲餘者已呼為僊,況千萬歲者。不知彼亦有無常,但壽長耳,非永不死也。比人為優比天為劣,天人壽長多經劫數,視彼僊人壽短等如蜉蝣耳。僊道雖妙固不如天人。天人雖優,又安得如聖人超數量契常樂,永不為生死之所僊而億劫常存者乎。

華嚴雲,神僊山中五通僊人充滿其中(此居七金山中乃天僊也)。楞嚴經,佛言,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僊彼諸眾生

·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僊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僊(服藥草久身輕飛舉)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僊(煉丹化骨點石成金)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僊(調氣固精遠形涉空)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僊(咽精離欲氷雪綽約)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僊(服虹飲霧粹氣潛通)

·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僊(能以術法述遵自然)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僊(想頂出神觀臍煉丹)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僊(坎離疋配採精攝術)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僊(存想化理邪悟變化)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正定也),報盡還來散入諸趣。龍舒居士曰,楞嚴經說有十類僊,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數盡復入輪迴,為不了真性,與六道眾生同名七趣。世之學僊者萬不得一,縱使得之不免輪迴,為著於形神不能捨去故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想,皆非真實,欲求長生莫如淨土,不知修此而學神僊,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得之碔砆〔wǔ、fū,似玉之石

〕,豈不惑哉。

唐香山居士贈王山人詩曰:

聞君減寢食,日聽神僊說,

暗待非常人,潛求長生訣,

言長本對短,未離生死轍,

假使得長生,才能勝夭折,

松樹千年朽,槿華一日歇,

畢竟同虗空,何須誇歲月,

彭殤徒自異,生死終無別,

不如學無生,無生即無滅。

○斷疑生信

不信曰疑,萬惑之所從生也;不疑曰信,萬善之所從出也。信為入道之通衢,疑為修行之大障。信如風舟順水,則千里可期;疑如波浪洄漩,則終朝尋內。故經雲: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故知學道以信為初,如沃壤良田,所種五穀必滋長也。

世人不信,其疑有三:

一曰,此天地日月外云何復有天地日月?

二曰,人死形壞氣散云何神有升沈苦樂?

三曰,不信人可成佛,以謂我耳目所不及遂疑而不信矣。

譬之朔北人不信萬斛舟,而賈客每乘之;江南人不信千人帳,而胡人日居之;凡人不信寶嚴剎,而聖人每遊處之。寧曰我目所不見遂果無有乎?

佛具六通,有天眼宿命,明見洞徹,十方世界無所不覩〔“睹”〕,六道升沈一一遍知。故以神道設教,因緣示人,令離苦趨樂,修心練性,以至於成佛。

佛者覺也,即人人之真心本覺之性也。眾生昧此而不覺,如處長夜,能仁朝徹,悟證本真,故號大覺。裴相國雲,終日圓覺而未甞〔“嘗”〕圓覺者,凡夫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是故釋迦成道中天,說有說空,觀根逗教,截苦之根源,入道之要路,俾趨吾之所趨。

吾之所趨者,非六道非三乘,乃如來正覺之趨也。故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然則世之儒教聖人,豈不明明德而新民乎?龍舒王居士曰,釋氏之所以孳孳〔“ 孜孜 ”

〕訓世者,無非戒惡勸善,而吾儒何甞〔“嘗”〕不戒惡勸善哉?其理未甞不同也。

其不同者,惟儒家止於世間法,釋氏又有出世間法。儒家止於世間法,故獨言一世而歸之於天;釋氏又有出世間法,故知累世而見眾生業緣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

然則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戒人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世間中人以上猶不肯妄語以喪其行止,況佛乎?其言可信無足疑者。

先賢雲佛言不信,何言可信?夫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然則生者非生也,以神之來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壞耳。

世之人不識其神,徒見其形,乃悅生惡死,可不為悲乎?

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葢〔“蓋”〕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葢隨業緣而去。

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生於阿修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生於三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

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殻〔“殼”qiào〕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之報,葢自然之理也。然則吾今世之所為可不慎哉(注世人多執神隨形滅無有後報苦樂事故龍舒雲形有壞神不滅爾此治病藥言也幸勿謬計而起邪見執藥成病)。

※《西方發願文》·雲棲 蓮池大師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嗔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鹹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無量壽佛贊

無量壽佛,甘露王,威德願力難量,洪名虔稱消災障,化火宅,為清涼,菩提心中接佛光,福慧善根自長,一向專念莫彷惶,勤燻戒定香,信願行三是資糧,苦海得慈航,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多聲)

惟願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民無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並願以諸功德,迴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親,現世業債,鹹憑法力,悉得解脫,現在者增福延壽,已故者往生淨土,同出苦輪,共登覺岸。

❖【迴向文】

卍 謹以諸功德迴向 卍

◎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微塵法界。一切眾靈。

聞經覺悟。皆悉唸佛。求生淨土。圓成佛道

(三遍)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災害。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化解。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戰爭、自然災害罹難眾生亡靈等眾。

弟子眾等宿世現前一切有緣眾生。

聞經覺悟。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見佛聞法。惑盡慧開。

真實安樂。頓脫生死。

速成正覺。如佛度生。

卍 願以此功德迴向 卍

全球眾國主 眾國皆昌隆

消除眾災厄 世界永和平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願將以此勝功德,迴向法界諸有情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阿彌陀佛(多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