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情人節,武漢市蔡甸區收到了200噸絲香米。

前一天凌晨,這批大米物資,從湖南益陽出發,先坐了11小時火車,又經大貨車一輛輛轉運,終於落腳於目的地。

媒體報道,這200噸大米,是袁隆平院士提出捐贈的。為了幫助湖北抗擊新冠肺炎,隆平高科公司加班加點,趕製出這批大米物資。

你一定知道在特殊時期,糧食充裕意味著什麼拼前線的醫護、鬥病毒的患者、隔離在家的民眾,哪一個離得開糧食補給?

飯吃飽了、氣攢足了、心裡安了,抗疫才有更勁兒、更有底氣!這200噸大米太及時了!

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你嘗過飢餓的滋味嗎?


你是不是,早把豐衣足食,當成理所當然?

其實不過半世紀前,吃飯問題,還是困擾人們的首要難題。

1950年代,袁隆平剛剛大學畢業,他被分配到湖南懷化安江農校任教。

他原本的教研方向是紅薯育種,但看著同胞們吃不飽飯,他總覺得,

“我是學農的,這方面,我應該做點事。”

先解決主食,就是王道。於是,他果斷放棄了紅薯研究,轉而專攻水稻。

1960年7月,試驗田裡,袁隆平照常選種,突然,一株穗子大而飽滿的稻株映入眼簾。

仔細一數,籽粒竟多達230粒,再一算,用它做種子,

倘若長出的稻子都和它一樣,水稻的畝產能翻一番!

袁隆平興奮極了,他小心翼翼收好稻株,第二年播種進土地…

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但,想水稻增產,哪那麼容易?

這年收成讓人意外失望,稻穗有高有矮、參差不齊,壓根沒能長過它們“老子”的。

可膽大心細的袁隆平,偏偏在這次失敗經驗中,產生了“雜交水稻”的靈感。

第一年實驗失敗,但“雜交水稻夢”卻在他心裡萌了芽,越長越高……

選種、人工授粉、培育、播種、分析數據…袁隆平幹得熱火朝天!

終於,13年後,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問世了。

後來,雜交水稻大面積種植,袁隆平一年年優化、迭代育種技術,水稻畝產量從500公斤、到1100公斤,不斷向上刷新。

如今,不再為吃飯發愁。精神生活,轉而成了民眾最大的追求。

但請你,在迷網紅臉、追小鮮肉、粉大明星的時候,別忘記,你身後還有個,一直默默耕耘、濟世為懷的“90後”老人,他也許低調,卻是英雄,也更值得你的流量。

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夢裡,水稻比高粱還高,我坐在禾下乘涼”


“90後”,是袁爺爺的自稱。

2019年,他剛剛度過自己90歲的生日,他說:我的心態好,人家喊我,7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20歲的肌肉彈性。”

這位早過了退休年齡的“90後",是真勞模。

拿放大鏡閱資料,揹著大家偷偷下地、觀察稻穗生長,就是他每天的日常。

他說:年紀大了沒關係,我還沒有痴呆。

今後要向畝產1300公斤衝刺,飯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上。

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有天晚上,袁老做了一個夢:“夢裡的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籽有花生那麼大,我高興壞了,就坐在水稻底下乘涼。”

2019年,在湖南農業大學的演講上,袁隆平說:

我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夢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水稻的高產更高產;

第二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始終都還在努力使我的夢想成真。

水稻增產,緊張的耕地面積之下,糧食的自給自足,成了他魂牽夢繞了一輩子的事。

那,你以為水稻高過高粱,是痴人說夢嗎?

2018年的時候,“巨型稻”就已經問世了,身高達2.2米,單穗粒數超500粒。

這種“大個子水稻”,將直接拉高單產。

如今,袁老攻克了一個個難題,闖過一道道關卡,締造著一個個超級水稻的神話。

可誰能想到,其實,上世紀50年代,國外的遺傳學者研究認為,水稻不具雜交優勢。

但袁隆平就是不信邪,他不僅有家國抱負、熱血理想,還有既有充足的知識、獨立的思考。

並不被國際社會看好的夢想支撐著他,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推向世界頂級,狠狠打臉國外學者。


“我總結了8字方針: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風吹日曬下,袁老穿梭在田間地頭。但他不在意渾身上下的泥土味兒、粗糙黝黑的皮膚,還經常穿十幾塊錢的衣服出門,自己都笑稱,自己更像農民,而不是科學家。

這位“農民”,在90歲生日,回顧幾十載播種耕耘,曝光了他總結的“八字方針”: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知識是一切的基礎;汗水,我們是運用科學,要實踐,實踐裡面有很多經驗;還有一個關鍵是靈感,靈感來的時候要抓住不放鬆,那不是有句話說,做夢有靈感(也要抓住)。最後是機遇,要有好的條件、好的時代,給你一個好的幸運。”


但我覺得,還少了八個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當年遭遇饑荒,袁隆平心繫蒼生,攻克水稻,造福一方;如今武漢有難,袁院士心繫疫區,捐獻大米,鼎力相助。

若沒這份為國為民的俠氣,再多的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也百無一用。

濟世為民之赤膽忠心,是一切的起點,也是歸宿。

捐獻武漢200噸大米,袁隆平衝上熱搜,他用8個字揭穿4個真相

我看到,在武漢的網友激動地留言:“想到可能吃上袁老捐的大米,莫名心安。” “這是情人節袁爺爺送給大武漢最好的禮物!”

我雖然身不在武漢,但看到袁院士捐大米的消息,也是心有慼慼焉。

一個英雄的民族,總會湧現出一批像這樣的英雄人物,在不同領域、不同角落,發光發熱,極盡全身之所能。戰疫雖依然艱難,但一絲絲的光、熱匯聚,點燃了星星之火,那麼你知道,再漆黑的夜,也能照亮,再寒冷的手,也能暖熱…

唯願疫情早日散去,我們在 “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我們去英雄的城市,流連櫻花間,漫步東湖邊,向子孫後代,一遍遍講述,英雄的故事。


作者:敖小敖,專注於寫作地最接地氣兒的榜樣人物、暖心故事、成長乾貨,並錄製音頻節目(見頭條個人主頁「專欄」區),致力於治癒疲憊心靈,陪伴更多朋友向上生長。

“敖”與“遨”同音,“遨遊”在茫茫宇宙,每個人如一顆小小星球,因為有了同路人,便不再孤單。關注我,一起精進、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