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大年初二,天公作美,睛空一碧如洗。上午9時從廈門出發,驅車直奔213公里外的山區小縣大田,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遊覽閩中土堡,一種介於城堡和民居之間的奇特建築。


說起福建建築,也許你首先想起的會是土樓,我國《民居》郵票展示的21個省市民居建築,其中福建民居的圖案就是土樓,但在八閩土地上,還藏著許多地方特色限濃郁的古寨古堡,如福州永泰的莊寨和三明市東部一帶大田、永安、尤溪的土堡。


最近十幾年來,福建土樓經過大力宣傳已廣為人知,成為武夷山、廈門外又一旅遊熱點,但這些古堡古寨卻養在深閏,知者甚少,閩中古堡除永安的安貞堡外,其餘的則鮮見宣傳報導,也無旅行社組團前往,基本都是散客自駕遊。2015年在上饒至武夷山高鐵上,一本旅遊雜誌有專文對這些古堡中的佼佼者作了系統全面的介紹,揭開了蒙在這些古老建築上的神秘面紗,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和關注,計劃2016年春節去實地看一看。

出廈門大橋,上廈沙高速然後轉泉南高速,冬日暖陽曬得我們渾身燥熱,免費的高速公路上車流滾滾,交通事故也接連不斷,龍閣嶺隧道一帶就不斷有車追尾,原計劃3個小時的行程,實際延至下午1時才到石牌,吃完豬大骨午飯後,再上高速至大田桃源鎮,鎮北6公里的東坂村安良堡,是此行的第一站。


大田土堡雖沒有永安的安貞堡有名,但在閩中各縣中土堡數量眾多,其中不乏精品,人稱“大田七堡”,但具體是哪七堡說法不一,其中最好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是安良堡、芳聯堡、琵琶堡、紹恢堡等,都是清代及以前的建築,而安良堡被譽為“大田七堡之首”,據說三明要將此七堡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不知最後能否成功。


由於路標明確,東坂村並不難找,但因進村時車多路窄,交會困難,途中也頗費了些功夫,看來前來自駕遊安良堡的人還真不少。


東坂村不光有安良堡,還是畲族聚集地,該村於2014年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口有棵近千年的巨大柳杉,樹前立有“千年古村”的石碑,村莊位於山谷之中,沿途小橋溪流,水車亭臺,村舍飛簷翹脊,富有特色,真有些世外桃源之感,山谷右拐處就是安良堡,前臨一片池塘,後靠山坡森林,正面白牆斑剝,顯得有些年頭了,左側的土牆成色較新,可能補修不久,但大門前的石階高低不平,上下有些困難,全村大環境整理得不錯,不知這幾層臺階為何不修。


進入大院,全景盡收眼底,正中主屋魏氏家祠旁一塊“紅軍第七軍團總部”的紅牌分外醒目,據說這裡曾駐過朱德紅軍。安良堡佔地1500平,屬於山坡型土堡,且坡度較陡,高低落差達14米,圍牆上建有48間廊屋,中有土堡典型特徵的暢通式走馬廊,在廊內可自由穿行,左右兩側的廊屋層次分明,富有特色,將其與其他土堡明顯區別開來,我也右上左下逛了一圈。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可能是春節的原因,堡內掛滿了大紅燈籠,給大院平添了不少節日的喜慶氣氛。


今天,安良堡不僅敞開大門,而且免門票,但隨著全村環境治理完畢,房屋整修一新,今後很可能像永定洪坑村那樣,全村都成為一個旅遊景點,遊客一進村就要收門票了。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離開東坂,返回大田,下一站是距大田城北8公里的芳聯堡,穿過縣城城區,只見兩邊嶄新的樓房齊整規範,寬敞的道路平坦潔淨,初到這個山區小縣,給人的印象似乎比武夷山還好。


芳聯堡位於城北的均溪鎮許思坑村,進村不久只見右側路下有一建築掠過,似乎很像芳聯堡,下車一問果然如此,掉頭返回,沿土坡下到芳聯堡前,繞了一圈,發現此堡有幾個特點,一是古堡作為防禦匪患的建築一般建在村外,而芳聯堡卻建在村裡,周圍有其他民居雜處;二是古堡一般無人居住,但芳聯堡卻有人家,且由住家自行管理;三是正面無門,正門開在東牆南側,門邊掛著一塊“紅軍樓”的牌子,但無文字介紹,廈門畫家大石的畫冊《詩畫大田》中稱粟裕將軍在此住過,但眼下大門緊閉,最後是付了15元給主人才得以進入,院中的大堂似乎還算宏偉,但二層房間都鎖著,無法拍照大院全景,出來後在北邊山坡上也找不到拍照全景的地方,最後只得作罷,怏怏而返。


天色漸暗,打道回城,酒店是通過攜程預訂的,原以為春節期間就餐困難,實際上沒有問題。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第二天上午離開縣城,依舊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沿306省道北上,今天要去的各堡都在公路沿線兩側,最遠的在76公里外的萬宅村。


第一站是位於大田縣建設鎮建國村陳坑的琵琶堡,還未到建國村就看到路邊的大幅宣傳廣告,往前不遠又看路左的指示牌,左拐進剛輔不久的水泥路,兩側的民居很有特色,也較為齊整,我們竟將其中一座誤認為琵琶堡,實際上琵琶堡在村西邊的小山崗之上,四面都是梯田。


我一口氣爬上去,但堡前大門緊閉,繞堡一圈而不得入,爬上附近山坡,全堡盡收眼底,拍照非常方便,堡的南面山下有一條小河,形成一段瀑布,將來可沿河建一步道,豐富遊覽內容。琵琶堡又名廣平寺,根據山崗頂部地勢,古堡狀似樂器琵琶,外形獨一無二,呈水滴狀一頭大一頭小,可謂“大田七堡”中外型最奇特的古堡了。


由當時村中游姓首富以宗祠名義修建,比一般古堡又多了一重功能,歷經八年方成,至今至少已有640多年曆史,清代曾多次重修,可見琵琶堡是此行所見的最古老的土堡了。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離開琵琶堡,回到306省道繼續北上,來到建設鎮,只見高樓林立,頗有城市氣象,從這裡左拐可去永安槐南鄉洋頭村的安貞堡,但驅車10公里下山直到槐南鄉,也未見到安貞堡的影子,打開導航一查,發現已開過頭了,再返回山上,結果在建設鎮附近看到洋頭村的路牌,原來安貞堡緊貼大田地界,離建設鎮緊鄰,而距永安市卻遠達75公里。


閩中一帶的古堡,以永安的安貞堡最為有名,安貞堡又名“池貫城”,為當地池姓鄉紳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歷時14年完工,佔地15畝約1萬平方米,是福建最大的古堡,也可能是最年輕的古堡,至今只有130年的歷史。安貞堡坐西朝東,也是依山而建,前低後高,整體呈前方後半圓形,堡內有房350間,功能齊全,還有水井,可供千人居住,堡前有一寬闊平坦、可容千人的院子,據說是練兵場,三面圍以矮牆。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告別安貞堡,前往廣平鎮萬宅村的紹恢堡,這是此行最北的古堡。車到廣平鎮前的十字路口,左拐向西,路況很差,但一直走到盡頭的銀杏公園,也未看到紹恢堡。


萬宅村與桃源鎮的東坂村一同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特色之一便是這30多株銀杏樹,每到立冬滿地金黃,所以建成銀杏公園,但村容村貌很差,道路雜亂,也無路標,我問了多人均不知紹恢堡的位置,導航儀竟也失去作用,在迷宮般的村道中左拐到右彎走了一大段路,才在村東盡頭處的山邊找到紹恢堡,但在此又吃了一個閉門羹,只能在大門縫中拍一張內院的照片。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三明之旅 | 漲知識了!大田古堡深度遊


下午3時10分離開紹恢堡,沿原路返回銘溪路口,附近還有二座土堡很有特色。


一是棟仁村的潭城堡,因堡旁有二潭而名,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400多年曆史,其標誌是貼著外牆有一獨立哨樓,潭城堡也是三明土堡中為數不多的圓堡之一,佔地3400平,與芳聯堡相差無幾,據說也是國保單位;


二是水尾村的龍會堡,始建於元朝至治年間(公元1322年),距今已有近700年曆史,應是福建最老的古堡了,佔地2200平,文革期間被毀嚴重,中央二層樓閣為解放後興建,以上二堡內均建有當地村部,二者顯得格格不入,因回廈還有3個小時的行程,對此二堡只能割愛了。


除大田外,相鄰的尤溪縣也有三座土堡較為有名,它們是書京村的天六堡、瑞慶堡、蓋竹村的茂荊堡,均位於臺溪鄉,距大田較遠,看來還需再安排一次土堡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