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行智庫對話周令坤:人和生態是出行行業能否進化成功的兩大關鍵

過去一年,汽車行業的變革仍在繼續,汽車產業的核心群體已經逐漸轉變為擁有“全時在線”數字接觸習慣的80、90後,汽車的產業協作也正在從局部走向全局。無論是造車勢力還是汽車產業全鏈條上的其他企業,近一兩年都在圍繞用戶出行需求的變化,將“數字化轉型”視作產業發展的一致戰略。數字化轉型到底是什麼?轉型應該怎麼“轉”?車企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什麼?在接受騰行智庫專訪時,德勤中國汽車行業管理諮詢領導合夥人周令坤,聚焦出行行業數字化轉型下的人車關係,提出諸多思考和建議。他指出:“車企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就要牢牢抓住‘人’這一變量,以及‘人車’之間的內在連結。”

騰行智庫對話周令坤:人和生態是出行行業能否進化成功的兩大關鍵

德勤中國汽車行業管理諮詢領導合夥人周令坤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關鍵在於“人”和“生態”

提起數字化轉型,周令坤認為,這既是汽車行業的發展的必然性,也是其必要性。

從外部看,由於移動互聯網的普及,C端用戶的數字化習慣發展迅猛,衍生出很多領先企業端的業務模式和業務特徵,所以toC端的極速變化是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最大的外在驅動力;從內部看,汽車產業面臨多重發展壓力,需要數字化革新。這內、外兩大因素構成了汽車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同樣,車企的數字化轉型會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是驅動其轉型的必要性。

當數字化轉型的浪潮襲來之時,周令坤認為,車企必須要做到“瞻前顧後”。在前端,車企需要圍繞“消費者”下功夫;在後端,車企要構建“生態”服務前端。總而言之,出行行業就是要將“以人為中心”作為最終目標,需要車企具備用戶洞察、用戶體驗和用戶運營這三種能力,要將這些能力轉化在用戶側,為“人”服務。

雖然在整個數字化轉型中,“人”是中心,但出行行業能否進化成功,關鍵不僅在人,亦需“生態”協同。

談到“生態”,周令坤認為車企與互聯網企業需要進行生態能力的互動。“如果車企和互聯網結盟形成產業互聯網的話,就會形成一種騰訊曾提到過的模式——C2B2B2C模式。也就是把消費者的需求或者潛在需求通過平臺清晰的洞察力,把它給運營起來,同時,有另外一個B端,有生產或者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把這個能力再轉化,給消費者直接傳遞過去,形成一個閉環。”周令坤說。

人車關係是數字化轉型的抓手,應重視二者“連接”的重要性

在數字化轉型的“沙場”上,周令坤將人車關係比作“戰士和戰馬”。要在沙場有立足之地,不僅戰馬要精,還要懂人。演化到最後,“戰馬”會和“戰士”並駕齊驅,二者之間更像人和人的關係,周令坤稱這樣的汽車為人類的“buddy”(好夥伴)。這種新型的人車關係,已經成為車企數字化轉型的一大抓手。

正如德勤汽車行業管理諮詢曾發佈的《智能互聯構建新時期的人車關係》白皮書所強調的,人車關係的最大特徵是“由技術和產品為中心,轉化成以用戶為中心”。

當汽車成為生活中重要的智能終端,以及移動生活的“第三空間”,所有的服務就會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流轉,“這就構成了一種新的人車關係:一切都是以人的需求、人的情感為中心的。”周令坤說,“未來人和車的共處時間會越來越多,意味著人和車的連接性也會更多,這種連接性能賦予汽車更多的價值。”

在用戶體驗方面,首先需打造一種全時在線的一致性體驗,從而衍生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他說:“由於全時在線的能力出現,未來這個車不單是智慧的體驗空間,可能還是一個能量空間。能幫你做一些遠程的計算,從這方面展望的話,未來是大有可為。”

其次,由於車要做到主動感知人的需求,理解人的潛在需求,主動推出千人千面的服務和內容,所以真正的人車關係要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能力來賦能車本身,以及車背後的整車企業的用戶運營。

最後,周令坤認為,人車關係的構建需要生態能力的注入,需要持續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大數據主動運營能力,從而打造真正的生態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對於車企來說,建構數字化生態架構的時間成本、管理成本等都會非常高,而互聯網企業具有天然的優勢,通過打造“Super ID”(超級賬戶)貫穿人車關係。未來的車企需要想的,就是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提升用戶粘性,在消費者的24小時中打造品牌的專屬時間。

【關於騰行智庫】

騰行智庫是智慧出行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價值共享平臺,匯聚了智慧出行領域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頂尖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出行公司掌舵人等行業精英,通過產業論壇、主題沙龍、學術研討、人才培訓、企業訪問、專家面對面等深度交流活動,記錄出行進化歷程,沉澱行業觀點精髓,輸出系統性行業思考,為行業發展與企業決策搭建價值共享的全行業生態平臺,提供戰略參考和諮詢,進行產業數字化管理人才培養,促進生態資源對接合作,發揮騰訊“數字化助手”的角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