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繼續學習《論語·公冶長》。看精彩解釋,關注我愛多嘴。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釋義:

(1)惡,過也。——《說文》。

(2)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以直爽著稱。尾生高也是指他,有尾生抱柱的典故,盛讚守信之人。

孔子說:“伯夷叔齊不念已經發生的過錯,(因為這已經變成規律了),所以心中才沒有怨恨。

孔子說:“誰說尾生高有直這個品德呢?有人討借點醋,他向鄰居討要也要送給別人。”

孔子說:“說空大假的話,虛偽的面孔,過分的恭敬,左丘明認為這麼是恥辱,我也這認為是恥辱;把怨恨藏在心中表面上卻很友好,左丘明認為是恥辱,我也認為是恥辱。

解析:

伯夷叔齊句中,他們的怨的對象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才行。他們要死的時候,說了:“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解釋一下就是“登上西邊那座山啊,去采薇。以暴力取代暴力,本身就是錯誤的。神農,虞,夏這些人的(禪讓)時代已經過去了,我該走向何處?哎呀,這是命運啊。”

他們原本認為用暴力推翻暴力是惡,但是禪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種以暴力取代暴力的時代來臨了,成為世間的規律了。他們認識到這一點後,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了。 這是說明伯夷叔齊的什麼品德呢?智。明智的人啊,規律,大勢不可擋,明瞭這個才算智。

以暴易暴這個命題在伯夷叔齊這裡提出後,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沒有停止過。後來,佛教中的以暴制暴的命題也是以暴易暴的延伸。

尾生高,本來沒有醋,他自己借都要借來滿足別人。我該說他是慷慨嗎?以人情來換人情,從利的角度講,如果後面這個人情更值得,那麼就可以這麼做。但是從利的角度講,你認為划不來你還會這麼做嗎?

不從利的角度講,如果後面這個人知道了,你本來沒有醋而借醋給我,我該是對你報以什麼心情呢?反正不會是感恩,而是愧疚。愧疚與感恩,表面上是一樣,但是卻真的不同。不論這件事情,你是不是從利的角度看,但是有一點,你違背了誠實的原則,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天知地知,你自己知道。能跨過自己良心的那道坎,很多違背良心的事情就可能發生了。

“巧言、令色、足恭”是對地位比你高的人。“匿怨而友其人”是對和你地位一樣的人。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偽,把真正的自己藏起來,以假面目示人。這是令人討厭的。孔子認為這麼做是羞恥的事情。

這裡出現三個仁的特徵,智,直,不偽。仁的涵義慢慢豐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