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軍人品質 投身脫貧“戰場”

鄭州日報記者 李 娜

兩年時間,登封市範寨村有了文化中心,市民閒暇時,有了活動場所;以前無規模種植的田地裡,如今已是成片的櫻桃樹,每到5月,火紅的櫻桃掛滿枝頭;以前沒有工作的老漢,如今生活有了改善,天天樂呵呵地去工作……這一切的變化,要歸功於村裡百姓的努力,也少不了駐村第一書記周傳武的功勞。

迎難而上勇擔重任

撲下身子幹起工作

周傳武於2016年初轉業到鄭州市委辦公廳,2017年當得知單位正在遴選駐村第一書記時,他主動申請報名參加。

“儘管入村之前想到各種困難,但現實還是超出預期:基層黨組織弱化,班子不健全,人心不齊;村集體經濟空白,集體收入為零;個別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思想工作難以溝通,我本身是湖北人,說話具有很濃的地方方言,和群眾語言溝通不暢……”面對困境,周傳武沒有氣餒,而是主動進農家下地頭,向群眾學說話,用心傾聽群眾的呼聲和需求,撲下身子幹起了工作。

挖掘歷史文化瑰寶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當得知範寨村範姓村民皆為范仲淹後裔時,周傳武如獲至寶,圍繞這一精神財富,開始了他的駐村工作。

在他的倡議下,範寨村成立了范仲淹廉政文化中心,用於宣傳范仲淹廉政精神,並在範寨村設計范仲淹文化牆,在村委門口遊園內樹立了村碑,為範寨村代言。

不僅如此,平時晚上沒事幹的村民,如今有了“扶貧夜校”,每週四,周傳武都在這裡向貧困戶傳遞黨和政府的最新扶貧政策,並瞭解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向村民傳播慈善精神,他帶頭捐款500元成立範寨村愛心美德超市;組織開展“好媳婦、好公婆”“星級文明戶”評比表彰活動,引導村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鄉風文明培育助力範寨鄉村振興。

如今的範寨村,村民“等靠要”思想不見了,貧困群眾也積極轉變觀念,或在村級合作社幹活務工,或外出務工,通過自食其力享受自己勞動成果。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持續壯大集體經濟

範寨村土地貧瘠,且經常遭遇乾旱,種地收入微薄,大多勞動力都出外打工。2018年,周傳武通過多方調研發現,範寨村適合種植水果,特別是櫻桃。為了發展“造血”產業,周傳武自掏腰包,拿出1萬元入股合作社,帶動範寨村村民入股組成了10萬餘元的啟動資金,建設了百畝櫻桃採摘園,主要發展櫻桃、樹莓、西瓜、雜糧種植和芥菜加工等項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範寨百畝櫻桃採摘園已踏上正軌,去年帶動10名貧困戶,每人每年增收4000餘元。

發揮集體資產作用,造福全村百姓。範寨村2018年還通過扶貧資金入股潁陽鎮五村聯建生態養殖場,去年僅此一項村集體就增收7.5萬元。2019年建設了範寨村扶貧車間,以巧媳婦工程為依託進行服裝加工,解決範寨村富餘勞動力問題……這些落地生根的項目持續為村集體注入力量,並且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問題。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貫徹精準扶貧政策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範寨村的基層組織就是範寨村的火車頭。如今的範寨村,通過利用廢棄的小學校園,整修了作為範寨村黨群服務中心,完善了各項設施。藉助2018年初的村兩委換屆選舉進行班子成員調整,選出了群眾心中的村幹部,培養了一支勇於奉獻、敢於擔當的工作隊。

精準扶貧,越是和百姓親密接觸,越是能扶貧到戶。在一次入戶過程中,周傳武看到範欽垛兩口生活比較困難,範欽垛沒有子女,妻子杜留枝身患殘疾不能勞作,全家主要依靠政府補貼生活。他幫助範欽垛申請了村級環衛工,打掃村委衛生,每月可以領取380元補貼,這極大調動了範欽垛的積極性,現在範欽垛每天早早就來到村委,打掃衛生,人也比以前精神多了。

現在的範寨村,村兩委班子團結向上,街道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社會和諧,集體經濟越來越壯大。周傳武默默奉獻的精神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也讓村民們戲稱為“軍人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