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如果没记错的话,今日头条APP在自己的手机里差不多有5年时间了,然而直到上月底我才决定申请开通头条上的图文写作功能,并通过了健康类文章的资质认证。今日头条APP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让我觉得又爱又恨的一款软件。

记忆里大概是在2015年换上三星的s6手机后安装的这款APP,当时手机里还有一款APP叫微博。早期的微博是我闲余时间最主要的去处,因为在此可查看并参与各类大咖们的各种言论及时评,然而随着该平台的频繁禁言及娱乐倾向越来越严重,让我慢慢失去了打开该应用的兴趣。与此同时,今日头条慢慢成为手机里的自启动应用。而且,它的网站链接也被显示在我自己的个人网站首页,以推荐更多的人关注和浏览。

今日头条APP的布局、文字大小、基本配色等方面的舒适体验,是我最初喜欢用今日头条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业余的网站前后端开发人员,在界面布局、配色、导航、按键等方面会有更多的一些要求,今日头条在这方面总体做的很不错,让用户在浏览信息时有一个不错的体验。

头条里永远刷不到尾的信息是当初喜欢它的原因之二,当然,这也是我最痛恨它的一点。

由于头条系统弱化了信息的时间属性,重点以用户的爱好、浏览历史来推送相关信息,所以只要你打开这个APP,永远有看不完的相关信息被不断推送。看不完的信息对于打发闲暇时间是有利的,但它也会像游戏一样容易让人深陷其中,还让人误以为这是在利用碎片时间看新闻、学习东西(这点需要我们更好的管理自己)。

更糟糕的是,当你习惯于早晨蹲大号刷头条,你会发现常因为这刷不完的信息而越蹲越久,有没有?

头条认证用户广泛参与信息发布、评论是让人喜欢的原因之三。

头条有一般用户、身份认证、兴趣认证、作者认证、资质认证等多种用户认证及权益,这些认证给头条文章、悟空问答等高质量内容输出提供了基础与保障,让一般用户在该平台上能便捷的浏览到质量较高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并且,大部分首页推荐的信息用户参与度都挺高,给创作者及一般用户提供了很好的互动平台。正如平台的一个口号“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头条的这些优点,是它占据我手机首页APP位置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也是看多说少,很少发言。


近几年,时常内心会有一种想法,想在网上留下点自己的文字,不管是学习笔记、还是发表行业观点。曾经想过用微信公众号,但它只能通过PC端去发信息很不方便,也想过用“看云”平台,这是来源于thinkphp团队的产品, 用markdown编辑器,可通过git进行文档管理,只是又觉得自己想写的东西在这个平台上目标用户会很少,既然在网上写东西,当然不想写成日记,只为自己看了。还曾想自己架设个blog程序,但因为诸多原因迟迟没有启动。

今年8月底的某一天,自己突然想写点什么,而此时PC浏览器正显示今日头条首页,它上方的输入框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关注它。之前我只想在这个平台看信息,此时,我开始想是否可以在这个平台记录下我想写的内容呢?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按照提示,我提交了作者认证(含健康类资质认证)、兴趣认证,前者只要提供有效的证件即可,认证速度比较快;兴趣认证稍麻烦一点,需要在申请之日起30天内取得4个优质回答。幸运的是我顺利的在20天内通过了“科技领域创作者”的兴趣认证。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今日头条,不再只是我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我“创作”的平台

通过兴趣认证、文章发布,让我对头条平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我在头条开始记录自己文字的选择,因为我又发现了头条的一个优点,它的编辑器简洁、明了,在码字和排版的时候非常令人舒适!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下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弄的太复杂,花样太多,出来的作品往往让最重要的文字失去了重点,这也是我不喜欢看公众号信息的原因之一,不过它的文章模板功能还是不错的。

今后,希望能在这里更多的专注写些中药行业内容,一方面是和大家分享知识与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与提高 。期待早日获得原创认证,早日入选青云计划!感谢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