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碳粉技術看原廠地位

從進入碳粉這個行業以來,我接觸和拜訪了全世界所有的500噸以上碳粉製造工廠,其中包括所有的原廠(設備生產商),並跟包括佳能理光施樂柯美原廠的很多工程師都有過深入交流。看到東芝夏普的奄奄一息,三星的強作歡顏,以至名聲大盈利少為兼容市場做嫁衣又掄起專利大錘的佳能……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原廠今天在行業的地位究竟是怎麼形成和由什麼決定的?這次去日本接觸了一些原廠的關鍵材料供應商後,終於找到了答案:現在各個原廠在行業地位除了他們的設備外,更大程度上是由他們所掌握的碳粉研發製造水平決定。因為現在原廠都是根據不同的碳粉設計不同的對應機器,所以碳粉的技術水平第一決定了打印複印的畫質,第二決定了兼容市場做這個碳粉的技術難度。


按這兩個評價標準我將現在十幾家原廠以他們的“出生和血統”分為三個陣營:第一個陣營是以前做家電的夏普、東芝、松下、三星、兄弟、OKI等;第二個陣營是出生於和計算機、半導體材料相關的惠普利盟和京瓷;第三個陣營是和光學照相相關的佳能理光柯美施樂。總的來說目前第一個陣營技術水平最低,只能做打印機或中低速的複印機,他們的碳粉最好做,受兼容市場衝擊最大;第三個陣營除了有光學照相技術外,每一家在物理法向化學法轉型的過程中都掌握了原創性的不同的化學法生產技術,他們不僅生產打印機也生產複印機,不僅生產辦公用的複印機還生產高速超高速生產型複印機,打印複印從機器到碳粉的最高技術都掌握在這四大機器商手中。目前,這個陣營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第一個陣營之所以是目前原廠中技術水平不高,從研究他們的碳粉發現,無論是物理法還是化學法,沒有一家有原創性的碳粉技術,很多自己沒有能力生產碳粉而是請專業的碳粉工廠代工,如兄弟是ZEON代工的,OKI是三菱代工,松下是花王代工,三星的物理法碳粉是花王代工,無論是打印速度還是畫質都和第二第三陣營有相當差距,兼容市場很多碳粉工廠技術水平甚至超出了這些原廠,因為原廠的碳粉技術水平不高,兼容市場之間在這塊的競爭也就最激烈。(三星雖然花了一億美元建立起的號稱3000噸生產能力的化學碳粉工廠,但現在每年自己只能用掉其中的不到300噸,而且每公斤碳粉的生產成本更是高達60美元/公斤,看三星的財報就會發現打印複印這塊每年30億美金的銷售額,盈利才幾百萬美金。)


第二陣營中的惠普自己沒有碳粉的生產技術全部是由佳能或其他工廠代工,但是惠普是計算機生產廠家有強大的軟件開發和市場渠道佈局能力,憑藉這個優勢惠普幾乎佔領了打印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它的碳粉由於是有第三陣營佳能生產的所以從畫質上來看比第一陣營的好很多,但是因為佳能的碳粉無論是物理法還是化學法又是第三陣營中技術門檻最低的,所以惠普雖然佔領了打印機市場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是碳粉的銷售兼容市場佔了70%,原裝只佔30%。我有一個觀點,沒有惠普就沒有如此巨大的兼容市場的存在,所以最近幾年部分原廠舉起專利的大棒阻擊兼容市場的挑釁,因為兼容市場不僅動了它的牛奶,恨不得要把它養的奶牛牽走。第二陣營中的利盟是原廠中我最熟悉和了解的,去了不下十次,我認識利盟幾乎所有做碳粉研究的技術人員,利盟也沒有很高的碳粉技術,物理法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化學法的技術是花了幾千萬美金從AVICIA買來的,而且乳液和顏料的分散都沒有能力生產也是找外面工廠代工的。但是利盟前身是IBM的打印機部門,它把卡匣的芯片做得象美國國防級別一樣難破解,更甚的是他們利用對美國專利法的瞭解在每一個卡匣上註明:你買的是價格優惠的產品,所以這個卡匣不能再次回收利用,用專利將全部的全新卡匣拒之於美國國門之外。第二陣營中最讓我敬佩的是京瓷,京瓷雖然是做物理法碳粉的但他們做的是帶正電的物理法碳粉,他們在做碳粉設計時把碳粉的蠟和樹脂材料的技術參數的窗口設計的非常窄,再和這幾家原料供應商簽上獨家供應協議,兼容廠商很難做好京瓷的碳粉,在以物理法碳粉為主的原廠中,京瓷的碳粉兼容市場佔的比例只有不到10%。在原廠中京瓷的盈利狀況是比較好的。


第三陣營中佳能碳粉技術水平最低,所以佳能的機器都集中在打印機和辦公型的中低速複印機,為了彌補生產型的不足買了歐洲的OCE,佳能的碳粉也是這個陣營中受兼容市場衝擊最大的原廠,因為無論是物理法還是化學法佳能的碳粉的技術門檻都不高。佳能也知道自己碳粉的技術難度低,所以它主要通過對原料供應商的控制來提高門檻,在日本的碳粉原料供應商中佳能是最讓人頭疼的公司,原料供應商的某一個原料只要佳能評價不錯,第二天佳能就把它寫進新的專利不讓其他碳粉工廠使用這個材料,同時綁架原料供應商。


柯美是這個陣營中碳粉的技術水平僅次於理光和施樂公司,雖然是第二代的化學法技術,但他們乳液包蠟的技術做到了極致,這種技術對設備的要求極高,並且把蠟參數窗口設計的極其窄,再配上他們的載體包覆技術,所以柯美的加了載體的複印粉即使是巴川三菱這樣的老牌碳粉工廠也非常難應對,不說高速的生產型複印機1051,即使是中低速的彩色220,224,同行的物理法粉也很難做好,為了提高兼容市場進入的難度,柯美不僅在某些機器的彩色碳粉中添加載體,甚至添加了從芯才到包覆到磁特性相差極大的幾種不同的載體。所以柯美的生產型複印機無論是黑色還是彩色是僅次於施樂的行業品牌和地位。


理光的PXP聚酯型碳粉從理論上來講是最適合做出最完美的碳粉,但是工藝流程太長,投入太大,生產成本很高,生產極難控制。理光自己的原裝粉在和機器匹配都會出現問題,所以理光地位很尷尬,高端競爭不過施樂柯美,低端競爭不過佳能。


這個行業無論是從技術市場,打印品質、速度,及兼容市場進入的難度,施樂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施樂用超前的眼光在1990年左右買下了日本的卡巴伊多公司,以這家公司的化學碳粉工業化技術為基礎,結合自己其他的專利技術,形成了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化學碳粉技術體系並全部工業化。生產從打印到複印,從低速到高速,涵蓋了全部的機器類型。從畫質上來講,在每一個檔次的機器中,施樂的品質是最好的,特別是施樂的第四代聚酯型碳粉最完美地平衡了碳粉打印品質速度和保存性。業內人士認為,從碳粉的打印複印要求來講,施樂的第四代碳粉是碳粉技術的頂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沒有公司製造的碳粉可以超越它。從技術門檻上講,施樂的第四代碳粉不僅幾種樹脂是自己合成的,甚至生產這幾種樹脂的關鍵材料沒有生產工廠,都是自己合成的,沒有相當技術能力的公司要想複製都是不可能的。這種碳粉再配上自己獨有技術包覆的載體,更進一步增加了兼容廠商進入的技術難度,在中國非常流行的施樂高速黑白複印機4112大風神,用的還是第三代的碳粉,由於配上了載體,在兼容市場除湖北鼎龍以外,即使日本的頂級碳粉企業現在也難於應對。


研究這些原廠由於不同的碳粉技術形成的不同地位,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沒有碳粉技術積累的公司,哪怕砸再多的錢進入原廠也只能混跡最低層次於第一陣營,三星是最典型的例子,市場佔有率再高也很難盈利;2)不同層次的化學碳粉技術奠定了各個原廠在這個行業不同的地位和市場份額;3)同時掌握了化學碳粉技術的公司在原廠中處於這個行業的領導地位。


兼容廠商研究這些原廠的碳粉技術和行業地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哪個層次的市場、競爭對手和盈利機會,在不同的陣營要有不同的技術和市場應對

注:由於文章時間原因現三星打印相關技術已經被惠普收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