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

(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感到侷促不安。


(二)諸葛恪得驢

諸葛恪字元遜,諸葛亮兄瑾之長子也。恪父瑾面長似驢。一日,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以紙題其面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坐歡笑。權乃以驢賜恪。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諸葛恪字元遜,他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的大兒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聚集大臣們,讓人牽一頭驢來,用筆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貼在驢的臉上。諸葛恪跪下來說:“我乞求大王讓我用筆增加兩個字。”孫權聽了就從了他,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的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三)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嬉戲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子樹上果實累累,把樹枝都壓彎了。許多孩子都爭相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四)曹衝稱象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複稱他物,則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曹操的兒子曹衝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孫權曾經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五)司馬光砸缸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人一樣非常懂事。有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裡嬉戲,一個孩子爬上大水缸,失足跌入水中,大家都被嚇跑了。司馬光拿起石頭砸水缸,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那個小孩子也得救了。


(六)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家有麒麟兒是種什麼體驗

大語文,小古文;常誦讀,長智慧

選擇自己喜歡的讀一讀,背一背。聰明的小朋友,比一比誰背得快,誰背過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