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相传,阿基米德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难题。国王怀疑金匠制作王冠时用廉价金属替换了黄金,并把真正的黄金据为己有。国王要阿基米德想出一个办法——破坏王冠,证明金匠是否清白。阿基米德想了很久,都没法解决。他想出来的办法都必须切割或熔化王冠。直到有一天,他泡澡的时候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从浴池里跳出来,激动地大叫,尤里卡,尤里卡。

你知道阿基米德想出了什么办法吗?

阿基米德从自己进入浴池看到水面上升而想到可以把王冠放入水中,再把同等重量的金子放入水中,如果两者重量相同,那么上升的水位也相同。阿基米德定律由此而来。

你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有人说可惜阿基米德没有生在中国,如果他生在中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有可能他可以很轻松地解决国王交给他的难题。

可见,记忆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但是,记忆并不是一个仓库。记忆是我们保留和提取过去经验,并在当下运用这些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复的次数越多,我们记的越牢。如果你关注新教育,那么你一定听过现在流行的项目制学习,其学习过程就是不断让孩子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记忆的角度来看,这种学习方式有可能让孩子记得更好。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孩子记住了呢?

记忆的考察方式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在客厅想好了要去厨房里拿把勺,可你到了厨房,却想不起要拿什么。这时候,我们总是感慨自己记性差。但是,你如果回到客厅,往往能立刻想起自己要拿的是勺。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们在同一时间内能记住的事情是有限的。成年人想的事情比较多,在你去厨房的路上往往又想了别的事情,受到干扰,你就记不起去厨房要拿什么了。

孩子很少会这样,他们专注于当下,绝不会忘了去厨房拿的是勺。更何况拿勺是为了吃好吃的,怎么能忘?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记住了呢?

小时候,我们都考过试,做过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填空和简答,需要我们回忆出所学习的内容,才能答对。选择题和判断题,我们对所学知识有足够的印象,往往也能答对。在记忆研究里,这种方式叫作再认。也就是说,回忆和再认是考察我们是否记住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叫再学习

,我们后面再讲。

可是,对于还没有进入小学的孩子,我们如何知道他们记住了呢?

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记忆是有些误解的。大部分人记不起3岁以前的事,所以我们认为3岁前孩子没有记忆力。事实并非如此,婴儿也有记忆——出生仅3天的婴儿也能区分得出妈妈和其他人。但婴儿缺乏表达自己的手段,所以我们不太容易知道婴儿记住了一些什么。

如何了解孩子的记忆?

我们如何知道小孩子的记忆如何呢?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

我推荐过一个

百日宝宝

的游戏,类似这样。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这是我在网上搜的图,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去买这样的玩具,价格高,不划算。你可以用别针把小铃铛系在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偶上,把玩偶挂在婴儿床上方,孩子躺着能看到就行。然后用一根丝带,一端系在玩偶上,另一端系在孩子的小手腕上,摇孩子的手腕,让玩偶动起来,或者铃铛响起来。孩子明白之后,让孩子自己玩。三个月的孩子,玩不了太长时间。几小时后,或者第二天,或者再过几天,再给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如果孩子不需要你先摇他的小手就会自己玩,就说明孩子记住了。

同样的观察方法,你还可以观察孩子玩别的游戏。记得这时候不要急于评论孩子记性好或不好,这时候孩子如果记不住,是完全正常的,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没有发育到可以记住很多事情的程度。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2岁前的孩子,看你反复多次演示,才能记得更多东西。所以,你不是刻意地要做什么,而是观察孩子能否模仿你的很多动作。有这些模仿,就说明孩子的记忆在发展。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发展,2岁后,孩子的记忆会有很大进步。怎么知道这种进步呢?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已经知道吃饭的步骤和顺序,比如洗手、坐到餐桌前、拿起小勺,等着妈妈给自己小碗……一系列步骤孩子会很轻松地完成。

我女儿2岁时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我们在外面玩了之后回家,时间比较晚,孩子很饿了。我在厨房里做饭,让她自己先玩一会玩具。她实在太饿了,就跑到厨房里跟我哼唧。我说,妈妈马上就做好饭了,你先坐好等一会。她就出去了。我以为她会去自己的玩具区继续坐着玩,哪知道我出去一看,她自己爬上小餐椅等着了。可见,她已经完全记住吃饭要经历的整个流程。类似这样的记忆,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不留心,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会让孩子去讲这些过程。但类似这样过程的记忆叫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一天天一步步内化而获得的。

2岁后,孩子记性更好了,但也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看到电视里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做的事,比如坐飞机,在回顾时,他们会说成是自己做的。这不是孩子有意撒谎,而是真的分不清楚是谁做的。这时候也是特别会幻想的时候。从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有了可以回顾的自传体记忆——也就是孩子自己参与的事件的记忆。

3岁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很多第一次,他们都会激动地表达出来。如果你一直观察,会发现孩子讲述自己的事情时,内容会越来越多,表达会越来越详细。从这时起,你跟孩子讲故事,孩子渐渐可以复述了。

如何协助孩子提升记忆力?

协助孩子复述自己的经历,讲自己听过的故事,是非常棒地协助孩子提升记忆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孩子6岁前并不是记不住,而是不懂得运用主动运用记忆的方法。

完全学会使用记忆方法,是个慢过程,这种能力通常要到9岁才能发展起来。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在9岁前不能帮助孩子学习记忆方法。

分类游戏

有一种方法是从小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比如分类游戏。你可以找一些卡片(照片也可以),内容多样一些,有水果、有蔬菜,有肉、有动物、有家具、有日常用品、有人等等。先给孩子看这些卡片,不需要孩子记住,然后让孩子给卡片分类,比如水果一类,动物一类,家具一类,日常用品一类。之后打乱卡片。按照各种动物的喜好来分类。比如小猫爱吃鱼,是一类;小兔子爱吃白菜,是一类;宝宝爱吃水果,是一类;爸爸用手机,是一类;妈妈看书,是一类……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分完类后,爸爸或妈妈拿起卡片,不让孩子看卡片正面,让孩子回忆有哪些卡片。孩子说出一张卡片,爸爸妈妈就放下一张卡片。孩子想不起来,不要批评孩子,用刚才的分类方式提醒孩子,年龄小的孩子要多次提醒才能记得更多。

准备卡片的数量也不要一下子太多,最开始可以尝试6张卡片,然后再慢慢增加。

这样一个小游戏,既是亲子互动,也是在教孩子记忆方法。慢慢地,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用这种方法来记忆了。

但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耐心再耐心,每个孩子的发展不一样。大部分孩子的记忆,要11、12岁才能和成人差不多。

利用插图

有很多父母会给孩子讲绘本,我们可以运用绘本来提升孩子的记忆。我们给孩子讲了绘本后,可以和孩子交换讲。孩子很喜欢重复听一本绘本。爸爸妈妈给孩子讲过几遍后,刚开始,可以翻到其中的某一页,让孩子讲那一页。孩子根据图画讲出来,可以帮助孩子用图像来记忆,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

同样,你也可以讲了一个故事,邀请孩子用图画画出来,像不像不要紧。画完后孩子能讲出自己画的内容,就足够好了。这是利用视觉图像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

背诵

另外一种协助孩子记忆的方式是背诵。我们都知道,6岁前孩子背的很多诗,过后都会忘记掉。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背诵依据的是语音和韵律,这种方式不如完全明白诗意的方式记得牢。但是早期的背诵是有意义的。我刚才讲了考察记忆的一种方法是再学习。早期背诵,相当于有过一些学习经历,上学后再学习时会变得更容易。

问问题

还有一种帮助孩子记忆的方式是提问题。平时我们可能都会认为提问题很简单,其实不然。我们提的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我们要提开放式的问题,要孩子能讲出更多内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容易提。比如放学了,你问孩子今天怎么样啊?孩子往往回答,很好啊。然后就没话了。你需要问的更精细才行。比如问:今天在午饭吃的什么啊?什么最好吃啊?老师今天和你们做了什么游戏啊?今天的什么课你最有兴趣啊?这一类的问题,孩子比较好回答,也更促进孩子记忆的发展。

你还可以让孩子回来模仿老师上课。整个过程你都配合孩子,这时候孩子的主动性最强,最能够激发孩子自己想办法记住更多。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你会发现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主动性更高,记得也更好。

所有的方式都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大孩子。当然,成人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记忆的。我们在和孩子用这些方式时要自然,不刻意,同时不勉强,尊重孩子的意愿,让教育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发生,不知不觉孩子就可以学会更多。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相关阅读推荐


好记性的秘密

用科学方法辅导孩子作业

为什么孩子记不住知识

宅家的娃儿不好带,亲子游戏玩起来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如何在生活中提升孩子记忆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