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乾貨:基金業績榜有多少“水分”?

每逢年初,各大財經媒體都熱衷對公募基金上一年度的業績盤點和總結,其間也有不少自媒體“煽風點火”,最終使得各類型的年度冠軍“神”氣十足。公募基金一年期的業績真值得這麼大做文章嗎?

小編注意到,基金業績榜有不少“水分”,擠掉這些“水分”後,我們就會發現公募基金的一年業績不值得過分關注。

週一乾貨:基金業績榜有多少“水分”?

基金業績的“水分”有三類:

其一,淨值虛增,也就是所謂的業績假增長。

在2017年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榜單中,有4只基金的年度回報率超過100%,我們觀察到,這4只基金的單位淨值均有“一夜暴富”的情形,鉅額贖回讓這4只基金單位淨值虛火高漲。僅有這4只嗎?不是,筆者繼續按榜單排名逐一篩選,還有5只基金的單位淨值出現了類似異象。也就是說,在今年的主動權益基金前10名中,有9只基金屬於假增長。

其二,市場風格難契合,註定一部分優質基金失落。

2017年A股藍籌復興,而堅守成長的基金由於無法契合市場難免落單,這種堅守有的是主動有的是被動。主動堅守是因為基金經理擅長或看多成長股,不為市場熱點所動;被動堅守是因為基金的契約限定,即便是看好藍籌也不可能調倉。從這一點上看,公募基金僅憑一年的業績論英雄,有失偏頗。當然,不排除有些躋身TOP10的基金,不顧合同約定做著“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意,這些基金即便有著搶眼的業績,但持有人未必買賬。

其三,基金經理已有變動,業績好壞已成歷史。

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這句話對基金來說“放置四海而皆準”,尤其是對基金經理已經有變化的基金,更合適不過。由於基金經理既定的投資風格和戰略打法不盡相同,造成基金經理變更註定會改變基金的業績趨勢。

2018年,恰逢公募基金成立20週年,此前19次的年底業績盤名給市場帶來了什麼?已經成為流星的冠軍基金及明星基金經理們去哪了?筆者認為,若切實增強基金投資者的獲得感,基金行業應從根本上輕排名,尤其是一年期甚至更短週期的排名,讓各類型基金充分迴歸本源,使得那些不隨波逐流,五年甚至十年的“長跑健將”們重回舞臺中央。


(更多理財乾貨,請關注利得基金APP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