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初聞《應物兄》,以為是人物傳記,但是又很奇怪,誰人起名字起個什麼風雅的不好,叫個“應物”。等書拿到手,才知道確實是人名,但書不是人物傳記,而是一部浩瀚的時代世相圖,全書除了“應物”,還有70多個人物,

領域涉及學術圈、商場、官場;故事場景幾經轉換,從濟州到北京、上海、香港、紐約等多個國家和城市;小說情節囊括幾代人的科研學術、日常生活、婚姻情感、人際往來,隱秘內心等。

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應物兄》

作者李洱,作為中國先鋒文學之後的代表性作家,寫出《應物兄》花費了13年光陰,他如同縝密的繡娘,以筆代針,密密麻麻“繡”出這部90萬字的巨幅“畫卷”。由於前期場景鋪陳過於龐大,不少讀者,特別是80、90、00後在讀過前幾章之後,果斷棄書。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碎片化閱讀,文化快餐,年輕人已經不適應細嚼慢嚥,反縐閱讀。加之,小說中人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40歲以上中老年男女,敘事風格樸實平淡,沒有年輕人感興趣的那些“爆點、燃點”,所以不被年輕人喜愛,豆瓣評分6.8,實屬正常。

可是,就是這本豆瓣6.8分的書,卻榮登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榜首,第十五屆《當代》長篇小說論壇2018年度最佳作品、《揚子江評論》年度文學排行榜第一名,新浪網2018年度排行榜第一名,《南方週末》2018年虛構作品第一名。作者也因《應物兄》榮獲“第十七屆華語文學獎•年度傑出作家"獎。2019年8月,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如同冰與火的兩極,“讚譽極高”與“果斷棄書”同時存在。難道,這本奇怪的書,真的不適合年輕人閱讀嗎?當然不是。多個“第一”、獲得大獎證明了其文學、思想、藝術價值。那麼,作為年輕人,我們能從這些價值中讀出些什麼呢?

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應物兄》作者李洱

一、創新與守舊

《應物兄》的“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說的敘述方式;二是時代變遷。全書圍繞濟州大學擬引進海外儒學大師程濟世,籌建儒學研究院而展開,敘述借鑑經史子集的方式,即各篇章擷取首句二三字為標題,其後或敘或議、或歌或哭,娓娓道來。這種看似散漫隨意的方式,其實正是呼應著本書的中心思想之一:虛己應物,恕而後行。放空自己,十分謙虛的對待別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在時代變遷方面,深受傳統知識分子尊崇的“儒學思想”正在新時代發展中,面臨斷裂、斷層的尷尬境遇,傳統價值觀在現代官場、商場利益紛爭中,發生激烈碰撞,產生一系列矛盾。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治大國若烹小鮮。”“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這些句子由現代人口中說出,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其實,所有“新”的元素是為了表達作者的立場:儒家經典別樣魅力任何時代都不應抹殺,無論社會怎樣發展,對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傳承還是必須堅持。作為寫作者,如何在信息化多元化社會,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創造出適應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價值觀,道德觀”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守舊的基礎上必須創新,創新的過程中不否決“舊”,這是《應物兄》和李洱帶給我們的啟發。

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應物兄》榮登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榜首

二、辨證與思考

“應物兄”既是小說中的“主人公”,又是冷眼旁觀的“局外人”,每一件事,他有一套接納方法,同時內心又說著那些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腹語”,比起外在待人接物的溫吞柔和,他的內在更顯得犀利直接。從第一章開始,故事猶如一張大網漫不經心張開,應物兄就不斷把一個個相對的問題拋給讀者。自從他的岳父,國學泰斗喬木先生教育他:君子敏於行而納於言,不要多說話之後,他就習慣了這種“心口不一”的“正常生活”。

和應物兄一樣,程濟世、葛道宏、費鳴、喬木先生、甚至電臺女主持人清風朗月,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世相”和“私像”兩種面目,堅守與捨棄、真實與虛妄、忠貞與背叛、高尚與鄙俗,在作者筆下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書中語言樸素平淡,文字架構鬆散,但是細讀,還是能感覺到充斥著濃濃的諷刺意味。

儒學大師的迴歸,初起會讓人感動於家國情懷,但是隨後剝絲抽繭,才會發現其實理由不過滿足個人幼年的回憶與成年想擁有一座私宅的念想。費鳴與喬木先生的最親密連接,表現於照顧一隻“串兒”小狗,而不是學術。最後被雙規的副省長欒庭玉嘴上說著“仁義禮智”,卻同時在於年輕女子金彧暗渡陳倉。費鳴費盡心思對應物兄的打擊與對付,和喬珊珊愛的死去活來的郟象愚喜歡的竟是男人。

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書中每個人都有“世相”和“私像”兩種面目

這一切都在啟發讀者,透過人物幽微的人性,去發現並思考,面對醜惡和美好、虛偽和真實、高尚和鄙俗時該怎樣抉擇。“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簡單的道理,不僅適應於事物,也適用於做人和學術研究。我們不應迷惑於表象,不是身處高處的就一定意味著高貴,也不是身處低窪就是卑俗。

三、生死無常,去偽求真:是生命永恆的真相

在小說的最後,應物兄遭遇一場車禍,結局是生是死,作者並沒有寫明,只是留給讀者思考。同時開放式結局也體現於小說的整體架構,那位從一開始就被各色人馬轟轟烈烈“恭迎”的儒學大師程濟世最後依然沒出現。一場大雪,不禁讓人想到《紅樓夢》中:“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最真實人性,最真實利益,尖銳鬥爭、傾軋累積的卻只是一場虛空幻境,應物兄的生死也很好詮釋了"生命無常”。

書中學者、官員、商人雖然諸多道貌岸然,但是也不乏真正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比如“核專家'雙林院士,在這些人身上寄託著李洱作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原鄉,也表達了他對當代學術圈與官場、商場攪混一起,魚龍混雜的深深焦慮。

豆瓣6.8,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奇怪的書裡,我們能讀到什麼?

有些人身上寄託著李洱作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原鄉

其實,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其他人,作為社會一份子,能夠明白生命與生活的“虛”,能夠掌控個人思想行動的“實”,能夠始終在各種“偽命題”中檢識到“真理”,能夠懂得如何在複雜的世相中保留清醒自洽的內心,這就是生命最值得的意義,也是《應物兄》帶來的永恆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