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寧夏,一個被“遺忘”的省市(三、文字記載的稀少)

在古籍中關於寧夏的文字記載並不多。而人類在這裡頻繁的活動軌跡和記載的稀少又是相矛盾的。

那麼究其原因又是為什麼呢?

可能源於他的多民族聚居,文化的多元性,半遊牧半農業的生產方式,人口遷移不定。或是長時間處於戰亂的影響。

這與之前的文章介紹他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是相關聯繫的。

另一個原因可能源於儒家文化在寧夏基本沒有傳播。

為何如此說呢?

那麼首先要談一下春秋戰國時期與寧夏交流最為密切的秦。

在秦統一中國之前,相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國家而言,一直把秦當做蠻夷之邦看待。

你所不知道的寧夏,一個被“遺忘”的省市(三、文字記載的稀少)

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周遊列國,傳播儒家文化,楚國在其他國家看來算是沒有文化的國家了,孔子都沒有落下,唯獨沒有到過秦國。

一是秦正處於戰亂。

二是秦與戎狄雜處,乃是蠻夷之地。在孔子來說難以禮儀教化。

所以六國卑秦,笑秦無士。(六國認為秦國蠻夷,沒有士子,不懂禮教)

而自有秦至秦滅,儒家文化從沒有成為秦國的國策。

秦穆公有百里奚而施王道,秦孝公有商鞅變法施以法家,秦一統,甚至有過焚書坑儒。

儒家文化在秦沒有成為主流,臨近的寧夏也不會流行。

另外,寧夏是戎狄之地,民風也以遊牧風氣居多,戰亂頻繁,相對而言崇尚武力。

在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至明清。

寧夏慢慢以農耕為主,但是寧夏一直是邊陲重鎮,武將居多,也造成重武輕文。

雖然曾經出現西夏文化,但被元朝統一,元史有宋、金、遼,卻無西夏史。

出土的一些西夏文獻也以佛經居多。

這些造成寧夏記載缺少,可是文化卻以另一種方式留存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