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父亲这样出身于农村的人看来,读书是最高级的事情,代表着更高一层的社会地位,更是跳出自身圈层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中,出身于农村的Nick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一跃成为精英阶层有头有脸的人物。他靠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成功考取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后来又成为了美国知名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在很多人看来,他是这部纪录片里唯一一个真正实现阶层跨越的人。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可是,在这部纪录片中,除了学霸Nick,还有另一个人以另一种方式成功实现了阶层跨越:来自伦敦东部贫民区的Tony。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Tony从小调皮捣蛋,性格开朗乐观,不喜欢学习,一直想当赛马骑手。15的时候辍学去当骑手,但觉得没有天赋而放弃了。随后混迹于马场,帮人下注赌马。28岁的时候,他开出租车,并在业余时间学演戏,参加电视台的演出赚钱,之后还尝试做生意。

依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像杂草一般野蛮地生长,Tony为自己和家人谋得了安稳的小康生活,有车有房,还有幸福和谐的家庭,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相比于学霸Nick,Tony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成为大众眼中的社会精英,没有光鲜亮丽的职业,没有让人羡慕的头衔,更没有可以“随便花”的财富。总而言之,他的逆袭跟很多人期待的“阶层”不一样,所以他没有被列入实现了阶层跨越的成功典范也不足为奇。

但在我看来,他与Nick一样都成功的跨越了自己的阶层,并且比Nick和其它几位精英阶层的人活得更成功。他一直遵循自己的内心,活得真实且踏实。他用自己的方式,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心满意足。我们常说,最好的生活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而Tony实现了。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有人说 “阶层的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窄”,“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这样的说法常常让我们感到焦虑。但是,让我们觉得难的也许不是跨越阶层,而是跨越到顶层,成为“人上人”。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想上升到的是学霸Nick或出身于精英阶层的John那样有头有脸,生活优渥,受人尊重的社会上层,而不是像Tony这样的。

阶层这个词总是让我们听起来刺耳,因为它常常让我们联想到高低等级和贫富差距,让我们在不经意的对比中感到焦虑,甚至自卑。然而阶层却客观存在,只是划分的标准与我们“想当然”的有所不同。

2002年,由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1999年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为依据,以各阶层所占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原则,对社会群体进行大的聚类分层,划分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和五大社会阶层。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是三无人员,只要不是好吃懒做,只要受过一点教育,肯努力奋斗,都可能达到中层的水平。而如果你还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或者任职政府部门的管理岗位,你甚至可被归入“社会上层”。可是,这样的“社会上层”如果是清贫的,或只是小康,是否就让人满足呢?

能到达金字塔尖的注定是少数,如果以此作为阶层跃进的目标,也许很多人会失望。

如出生于精英阶层做了律师的John所言:

“对类似我这样背景的人而言,生活也许更难,因为竞争更激烈。很多没有背景的人也一起进入大学,而人们只会为工作雇佣最优秀的人。”

Tony在63岁的采访中也说:

“出身于更好的家庭可能意味着可以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更轻松的生活,更容易成功,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需不需要努力。”

换而言之,无论处于什么阶层,努力都是标配。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阶层也只是一个划分不同群体的标签而已。如何看待这个标签,是愿意被它限制而禁锢了我们人生的各种可能性,还是愿意承认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常常影响了人生。经常听到有人说“阶层固化“,也许固化的不是阶层,而是我们的思维,是我们打开世界的方式:你是否承认自由意志,承认你可以选择。

“自由意志”是哲学上的一个词语,即认为自己可以选择做什么。拥有自由意志的人认为,虽然人们都会受环境和背景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还十分强烈,但人们仍保有一定的自由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是“决定论”,即认为自己的行为受条件支配,人是环境的产物,只能被迫接受。

持有“决定论”的人认为,阶层难以逾越,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一生。与持有“决定论”的人讨论“寒门如何出贵子”是没有意义的。对深信这一观点的人而言,他的人生很难有大的改变,因为这样的信念会让他陷于瘫痪而无所作为,只能“认命”。

然而,承认“自由意志”的人认为,自己才是那个该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选择做些什么去改善,甚至得到自己想要的未来,并愿意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电影《哪吒》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王小波在《我看老三届》中说:人生在什么国度,赶上什么样的年月,都不由自己决定。所以说到底还是造化弄人。

试想一下,如果你我早几十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深圳,又或者当初国家圈的经济特区不是深圳,而是你和我的家乡,我们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父母。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

BBC纪录片告诉你:寒门如何出贵子

寒门如何出贵子?也许Tony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导演问14岁的Tony:如果你没有如愿成为骑手,你会做什么?

Tony回答:我不知道,但我会成为我所能成为的人。也许开出租车。

21岁时Tony一度让导演艾普特认为他会被送进监狱,但事实证明他错了。Tony告诉导演:不要根据封面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

63岁采访Tony,在回顾自己到目前为止的人生时,Tony说:

“我承认我与他们(不同阶层的人)不同。这就是我。我接纳自己的一切,但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突破这些障碍。”

当你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花在抱怨这个世界,抱怨生不逢时,抱怨爹妈的时候,你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它们都不由你决定。

承认并接纳自己的出身,但不认命,永远相信自己可以选择,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受限的框架内尽可能地发挥你的潜能,整合你的资源,突破这些障碍,让自己尽可能地蹦跶得高一点,过得好一点,幸福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