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是我國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在今四川灌縣城外岷江中,是戰國秦昭襄王時(前256~ 251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位於我國西南的四川成都平原,是由岷江與沱江長期沖積而成的。岷江是長江一大支流,發源於川西北高山峻嶺之中,海拔達3000米,川西北又有“

西蜀漏天”之稱,全年雨量充沛,因而山高水急。然而一旦進入成都平原,地勢陡降,岷江水流速度驟然減慢,夾帶的泥沙大量沉積,淤塞河道。成都平原的降水量分配不均,遇到多雨季節,雨水猛漲,氾濫成災,到了雨水不足時期,又幹旱成災。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李冰之前,就有蜀國國王杜宇任開明為相,“決玉壘山,以除水害”的傳說。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李冰在蜀人治水的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群眾,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地段灌縣,建成防洪、灌溉、航運的綜合性工程,稱為都江堰。都江堰古稱“湔堋”、”都安大堰”、“湔堰”、“金堤”等,唐代又稱“楗尾堰”,到了宋代才稱都江堰。這項工程經過二千多年的不斷擴建與維修,逐漸形成了近代的規模。但它的基本雛型,在戰國秦李冰時代已經具備。關於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情況,晉《華陽國志》卷三《蜀志》中載:“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今都江堰的主要工程包括分水魚咀、寶瓶口及離堆三部分。分水魚咀又名都江魚咀,因堰首形如一個迎向岷江的魚咀而得名。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魚咀金堤即李冰“塞江作堋”中的堋。蜀人稱堰為堋,原義為矮牆,指低矮而又具有攔水、溢水功能的堰。“壅江作堋”,即是在岷江上修建大堰,使江水的水位提高,把岷江水分流。分水魚咀的兩側為內、外金剛堤。分水魚咀上游建有百丈堰,其作用是引導水流和防護江岸。分水魚咀把岷江水分為二,西側為外江,即是岷江的正流,既能保證足夠水量航運,又是洩洪河道;東側為內江,是灌溉河道。寶瓶口是控制內江流量的咽喉,因形狀像瓶口而得名。它是在灌縣城外岷江東岸鑿開山石而成的一個口子,使內江水通過這一口子流人長江另一支流沱江。開鑿後隔離江的石堆稱作離堆。飛沙堰為防洪減淤的調節工程,位於內金剛堤與人字堤之間,是用竹籠裝石砌成的一條低堰。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平時這條低堤擋住內江的水不流向岷江,全部通過寶瓶口,起到了攔水入灌溉河道的作用;而在洪水時節,內江水滿,就從飛沙堰頂溢到外江,以控制內江的水量,確保內江灌溉區的安全。此堰唐代已建,稱侍即堰,因有排沙減淤作用,宋以後稱飛沙堰。李冰在修築都江堰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堰經驗一“深淘灘,低作堰”。即在春夏季之初,成都平原缺水,也是岷江的枯水期,則要把內江河灘淘得深些,才能使更多的岷江水分流入內江,以灌溉成都平原。而盛夏之時,多雨,是岷江洪水期,則需低作堰,使大部分洪水漫越低堰而排入外江,才能確保成都平原安全。這是李冰總結千百年勞動人民的治水經驗而提出的。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據晉《華陽國志·蜀志》所載,李冰在白沙郵(今白沙河人岷江附近)的岷江外江、內江中各立--石人,其上刻有“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的水則,以觀察三江水位的變化。這是我國見於記載的最早水尺,告示人們,水淺到石人腳部,灌溉水就會不足,農田就會幹旱;水高到石人肩,就會發生洪災,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以防止災害的發生。1974 年、1975年相繼在今魚咀外金堤挖掘出兩尊石人。1974 年發掘出的石人是李冰石像,高2.9米,石身上有字,為東漢建寧元年(168年)都水長陳壹所立。李冰石像的發現,證實了秦漢作堋分江的故址,即今魚咀金堤。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經歷二千多年,都江堰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灌溉水利作用。東漢陳壹仿造“三神石人”,也是測量水位的“水則”,雖沒有“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的文字說明,其作用是相同的。都江堰築成後,岷江沿岸還開修了許多灌渠,既引水灌田,又能分洪減輕澇災,使沿途三百萬餘畝農田受益匪淺。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有計劃的擴建,都江堰被改造成現代化的巨大的永久性水利工程。1974 年以電動節制閘替代分水魚咀,能史好地調節水量同時大力進行擴灌工程,開闢人民渠、東風渠、三合堰、解放渠等灌區,將灌溉面積擴大到一千萬畝以上,使佔老的都江堰發揮更巨大的作用。

我是“迅捷”,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