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明清时代,北京私家园林营筑十分繁盛。勋贵外戚、公卿士人、商贾豪富等,皆有较为出色的园林宅第。这时期的园林风格多样,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共通的艺术追求和造园意趣,又结合了北京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和文化,匠心独运,人文气息浓郁,又极富生活情趣,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且数量巨大,蔚为壮观。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半亩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弓弦胡同,清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园,今仅存遗迹。据记载,半亩园为京师名园,系由造园名家李渔于康熙初年为贾汉复中丞幕客时,计葺斯园。

园内垒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廊,陈设简洁古雅,有幽有旷,不落俗套,奥如旷如;虽小而局全,富丽而不失书卷气。历经显宦名士多主,皆不改其雅。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满族显宦麟庆在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半亩园的故事,非常向往。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麟庆买下了正座宅园,并委托匠师做了重新翻修。翻修后的半亩园,纯以结构曲折、铺陈古雅见长,富丽而有书卷气,在当时非常难得一见。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园中有拜石轩、曝画廊、近光阁、退思斋、赏春亭、凝香室、琅圜妙境、海棠吟社、玲珑池馆、潇湘小影、云容石态和罨秀山房等景。园中植物多为花果,有海棠、苹果、石榴、核桃、枣、梨、柿、杏、葡萄等。麟庆还是位收藏家,他把藏品罗列于园中,每处专陈一类,拜石轩专陈怪石,有大理石屏、端砚和印章等,多有精品。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麟庆本人经常在院中读书、闲坐、下棋、赏花,有时候家中女眷还在屋顶平台上抚琴,生活情调非常优雅,其后代对半亩园又做了若干改建和扩建,景致更加丰富。

麟庆死后其后人将此园分租数户,因无人整治,日渐荒废。院子民国时期归翟兑之所有,改名为“止园”,取叹为观止之意。1947年天主教怀仁学会购得此园,改名怀仁会堂。解放以后,1951年半亩园收归国有,逐渐被各机构单位占用、拆改。1980年半亩园花园部分,被全部拆除,1986年园林原址上建起了大楼。一个著名的园林从此灰飞烟灭在喧嚣的车水马龙中。


1. 古建中国

2.《北京四合院》(贾珺 著)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四合院鉴赏 | 瞧瞧清代官僚的万平“豪宅”!

文煜宅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名宅鉴赏 | 清末大学士的万平四合院,有300多间房!

崇礼宅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四合院故事 | 西绒线胡同51号的前世今生

西绒线胡同51号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四合院鉴赏 | 这座院子住过王爷还被充过公,已经240余年历史了

国盛胡同18号

院子故事|北京半亩园,一代京师名园的兴衰史

四合院故事 | 箭杆胡同20号,“危房”里走出新青年

陈独秀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