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明清時代,北京私家園林營築十分繁盛。勳貴外戚、公卿士人、商賈豪富等,皆有較為出色的園林宅第。這時期的園林風格多樣,既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共通的藝術追求和造園意趣,又結合了北京地區獨特的地域風貌和文化,匠心獨運,人文氣息濃郁,又極富生活情趣,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且數量巨大,蔚為壯觀。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半畝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弓弦衚衕,清初兵部尚書賈漢復的宅園,今僅存遺蹟。據記載,半畝園為京師名園,系由造園名家李漁於康熙初年為賈漢復中丞幕客時,計葺斯園。

園內壘石成山,引水作沼,平臺曲廊,陳設簡潔古雅,有幽有曠,不落俗套,奧如曠如;雖小而局全,富麗而不失書卷氣。歷經顯宦名士多主,皆不改其雅。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滿族顯宦麟慶在年輕的時候就聽說過半畝園的故事,非常向往。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麟慶買下了正座宅園,並委託匠師做了重新翻修。翻修後的半畝園,純以結構曲折、鋪陳古雅見長,富麗而有書卷氣,在當時非常難得一見。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園中有拜石軒、曝畫廊、近光閣、退思齋、賞春亭、凝香室、琅圜妙境、海棠吟社、玲瓏池館、瀟湘小影、雲容石態和罨秀山房等景。園中植物多為花果,有海棠、蘋果、石榴、核桃、棗、梨、柿、杏、葡萄等。麟慶還是位收藏家,他把藏品羅列於園中,每處專陳一類,拜石軒專陳怪石,有大理石屏、端硯和印章等,多有精品。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麟慶本人經常在院中讀書、閒坐、下棋、賞花,有時候家中女眷還在屋頂平臺上撫琴,生活情調非常優雅,其後代對半畝園又做了若干改建和擴建,景緻更加豐富。

麟慶死後其後人將此園分租數戶,因無人整治,日漸荒廢。院子民國時期歸翟兌之所有,改名為“止園”,取歎為觀止之意。1947年天主教懷仁學會購得此園,改名懷仁會堂。解放以後,1951年半畝園收歸國有,逐漸被各機構單位佔用、拆改。1980年半畝園花園部分,被全部拆除,1986年園林原址上建起了大樓。一個著名的園林從此灰飛煙滅在喧囂的車水馬龍中。


1. 古建中國

2.《北京四合院》(賈珺 著)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四合院鑑賞 | 瞧瞧清代官僚的萬平“豪宅”!

文煜宅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名宅鑑賞 | 清末大學士的萬平四合院,有300多間房!

崇禮宅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四合院故事 | 西絨線衚衕51號的前世今生

西絨線衚衕51號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四合院鑑賞 | 這座院子住過王爺還被充過公,已經240餘年歷史了

國盛衚衕18號

北京半畝園,一代京師名園的興衰史

四合院故事 | 箭桿衚衕20號,“危房”裡走出新青年

陳獨秀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