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本文参加

俄罗斯是个战斗民族,在此次的抗疫中成绩斐然,这两天网上就有谣言称,为了防止民众上街,按照俄罗斯总统普金的指令,俄罗斯在街上放养了狮子。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打趣说:我们没有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熊表示:忙得很,勿扰!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为何扎哈罗娃调侃说应该放熊呢?熊对于俄罗斯人有何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俄罗斯人与熊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熊是俄罗斯民族的象征

据说,不像其他动物,在熊身上,俄罗斯人感觉到了一种亲近感。熊是许多俄罗斯城市的符号,哈巴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雅罗斯拉夫尔等都将熊画在城市的徽章上面,彼尔姆甚至建立了纪念碑,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小熊。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等因素,俄罗斯的森林经常会有熊出没,所以俄罗斯人自然对熊就有了亲切感,毕竟“日久生情”嘛!

其次,熊是是善良、勇敢、智慧以及力量的象征,是俄罗斯永远的图腾。熊是一种猛兽,高大威猛、力大无穷,让人联想起强国、强军及勇猛的战斗力。俄罗斯民族是好战的民族,自然对熊这种具有俄罗斯人品质的物种有所偏爱。

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熊和俄罗斯民族产生了各种各样、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这种感情渗透到了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变得难舍难分。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熊的一些特质也成为一些外国公众诟病俄罗斯的话柄

在俄罗斯的复兴过程中,外国公众已经悄然接受了俄罗斯熊的形象。然而长期以来,熊一直代表时粗鲁和落后的化身。即使是现在,俄罗斯形象也通常与与笨拙的熊联系在一起,以强调其负面印象。

与之相对的是,俄罗斯熊也逐渐在苏醒,具有强大的力量。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曾警告说,不要吵醒熟睡的俄罗斯熊。俄罗斯人是善良的,但如果你冒犯了他,他就会捍卫自己的利益,绝地反击!

在俄罗斯,走在大街上就能碰到熊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种说法是:在俄罗斯,由于气候异常寒冷,食物匮乏,熊会径直穿过街道,闯入民宅寻找食物。这成为许多奇闻轶事的基础,在俄罗斯的村庄和小城镇,冬天出现野生熊开始被视为常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熊在红场散步也变成了刻板印象。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第二种说法是:自17世纪以来,俄罗斯上下,从沙皇到平民,都热爱熊马戏。无数的画册,后来的照片,都记录过这种喜爱。还有一些笔记,记录了驯熊的过程和马戏的收益,甚至还告诉我们俄罗斯以前就有专门驯练熊的人,驯好了卖给农民,农民再带出门赚钱。所以,能在大街上看到很多驯熊的人,刻板印象就是这么来的。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俄罗斯那些和熊相关的传说

1、熊是上帝派来惩罚罪人的神兽

东斯拉夫人认为,熊就是披着熊皮的人,如果把熊的皮去掉,它就和人没有两样!他们认为,熊在过去就是个人,可以像人一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跳舞唱歌、直立行走,无所不能。熊还和人一样有情感,有七情六欲,会开心、会难过。它们也具备人类的语言能力,听懂人话完全没问题,甚至可以用语言和人类交流,总之,在俄罗斯北方民族眼里,熊是非常智慧的,非常通人性的,如果它攻击人、甚至把人吃掉,都不是它的本意,它是上帝派来的智者,只是在替上帝行使惩罚罪人的权利而已。

2、熊是亚当与夏娃藏在森林里的孩子

俄罗斯北方传说,亚当和夏娃在生下孩子之后,就将他们的孩子悄悄藏了起来。那些被藏在森林里的孩子变成了熊,藏在土里面的孩子变成了爬虫动物,而藏到海里的孩子变成了海兽。熊就这样慢慢繁衍开来了。


俄方辟谣放狮子:要放也是放熊!俄罗斯为何被打上“熊”的标签


3、熊是俄罗斯版本《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在奥洛涅茨省同样有着关于熊的传说,讲述了一对老夫妻因为自己贪婪的欲望,最终变成熊的故事。老人请求神树满足自己妻子的愿望,神树给了他们一些木材,后来老人又来请求神树施舍面包,神树也慷慨的给予了。但是,老妇人依然没有感到满足。她让丈夫请求神树施展神力,让所有人都惧怕他们夫妻俩。老人回到家在门槛上绊了一跤,变成了一只熊。老妇人看到自己丈夫的样子,非常害怕,也跌倒了,于是也变成了熊。讽刺的是,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了。

总结一下:熊已经被打上了俄罗斯的标签。

正如“龙”被打上中国标签,鹰被打上美国标签,象被打上印度标签一样,俄罗斯人早已被打上了熊的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