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疫”路:黄浦机关干部用心守护回家路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愈发凸显。黄浦区委组织部在发出入境疫情防控“集结令”后,90后青年干部张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参与到浦东机场的入境人员防控工作中。


机场“疫”路:黄浦机关干部用心守护回家路


“战士们的参谋”


初到机场,张强便作为驻场负责人助理,承担起机场一线与黄浦区间各类信息和物资的沟通协调工作。疫情形势持续变化,防控政策也不断调整,不到一个月,诸如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单、黄绿码处理标准等重要政策口径发生多次变动,给机场一线的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张强在关注政策口径更新的同时,时刻对现场形势作出研判,向一线工作人员准确传达解释最新政策口径,为一线战场和后方指挥部间搭起桥梁,成为了“战士们的参谋”。

张强是第一批入驻机场的志愿者,但在第一批志愿者完成工作任务,第二批志愿者上岗时,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衔接,新一批志愿者能尽快掌握政策、熟悉流程,他又主动留了下来,继续与新战友并肩作战。他坦言,那段时间工作十分困难,政策口径不断发生变化,新志愿者对工作较为陌生,面对这一局面,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和头脑清醒,为新来志愿者耐心进行讲解培训,明确工作口径标准。每当志愿者们遇到难以处理的状况时,他总能第一时间予以妥当处置,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前线的管家”


在浦东机场,他不但是志愿者的“参谋”,还是“管家”,为驻场人员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

一天半夜,一名志愿者突然接到电话,爱人发生紧急状况,然而深夜的浦东机场很难叫车,工作职责也不能轻易丢下,他顿时心急如焚。张强得知后立即从机场调度了一台车辆,将这名志愿者送回家中,让他陪伴家人就医。紧接着,他立刻向区里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人员增补,确保防疫工作正常进行。

一线志愿者们无不承担着巨大压力,有时却得不到入境旅客的理解体谅,难免感到沮丧疲惫,出现情绪问题,张强总能及时为志愿者进行疏导,排解压力。工作之余,他通过照片和视频记录志愿者的工作点滴,挤压原本就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将这些片段剪辑发布,从一线人员的角度向外界叙述前方情况和志愿者工作的艰辛,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社会各方纷纷向志愿者们表达敬意,各单位对本单位参与一线抗疫的同志也加大关爱力度,有的提供物资支持,有的帮助志愿者解决家庭困难,这些都给志愿者们极大鼓舞,增强了士气,让他们更加安心、心无旁骛投入一线工作。


“逆行者的使命”


机场“疫”路:黄浦机关干部用心守护回家路


作为派驻浦东机场负责人助理,他是浦东机场志愿者中少数几个24小时驻守机场的人。白天是满负荷的工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行于T1和T2之间,协助领导做好两个航站楼接待点的指导、沟通和物资传递;夜里则在机场休息点随时待命,及时传达最新政策口径,紧急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很多国际航班是下午或晚上到达,等旅客完成入境的所有手续到达各区接待点,往往已经是半夜或凌晨。因此,张强经常是刚到休息点睡下,就有电话进来让他去现场处理。有一天凌晨三点,张强被电话铃叫醒,机场值守的同事遇到了棘手状况:一名入境旅客声称要前往黄浦借宿朋友家中。由于该名旅客并非上海常住人口,且其提供的朋友手机一直无法打通,信息难以核实,值守同志不知该如何处置。张强迅速作出研判:在信息无法核实情况下,如冒然将其接到黄浦,万一信息有误,可能出现无法安置的困难;且在防控形势如此严峻情况下,即使信息准确,借宿朋友家中也可能引起周边居民反对,最佳处理办法是劝说他前往浦东机场转运中心,等待进一步通知。然而值守同志一时无法联系到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处置,张强立刻起床赶赴现场。深夜里,他奔走在庞大的浦东机场,向转运中心说明情况,并耐心与旅客沟通协商,终于成功将旅客劝服并护送到转运中心。张强几乎每晚都被电话叫醒,本就宝贵的睡眠时间因此变得更加破碎,他表示,在凌晨处理突发状况已成常态,现在就算没有电话打进来,他也会习惯性在半夜突然醒来,在工作群里确认一切顺利后,才又安心睡去。


机场“疫”路:黄浦机关干部用心守护回家路


张强在机场连续工作21天后,目前已经开始轮换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投入下一批志愿者工作中。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张强丝毫没有松懈退缩,相反,从他身上能感受到一种自豪和热情。他说:浦东机场是抗疫的一线,我们的工作,就是为黄浦、为上海、乃至为全中国把好这扇门。

正是这份使命感,让他在国门前竭尽全力而无怨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