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感受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

几天宅在家里闲来无聊,翻看之前在 马来西亚 所拍照片,一张张在 马六甲 市鸡场街所拍的“ 福建 会馆, 潮州 文化坊,雷州会馆”让我感慨,不知情的人很难想象这是在异国他乡所拍,仿佛是上了油彩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 南方某个城市的老照片…。

来到 马来西亚 ,几乎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到处是你熟悉的中文、正宗地道的粤菜、闽南菜和 海南 鸡饭,还有令人亲切的抄一口南方普通话的黄皮肤、黑头发

我去马来西亚,是因为我的一位朋友在马来西亚新山市购置了一套公寓房,去年九月下旬,房子竣工,应盆友之邀,来新山市帮朋友接收房子,房子虽是精装修的,但安装灯具、床帘,购置家具家电等,还需房主自行解决。为了置办上述物品,在马来西亚呆了二十多天,期间,我们还抽时间去了马来西亚著名的旅游城市—马六甲市旅游。二十多天里,我们和当地华人多有接触和交流。马来西亚是个风光秀丽的国家,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印入我脑海中又挥之不去的不是异国他乡秀美的景色,而是浓浓的中华文化情。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的南部,华人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多,大约有七百余万人。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海南文昌市以及广州周边的移民后代。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来西亚华人的先民们为了讨生活,远渡重洋,经过100多年艰苦卓绝的打拼,在马来西亚扎下了根。

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生活着许多华人,仅印度尼西亚华人人口就有1000多万,但是经过时间的涤荡和当地政府强权的打压,这些国家华人族群的中华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华人后代几乎不会说汉语,更不会书写汉字。唯独马来西亚华人,虽然经过百多年的岁月且已繁衍了好几代,他们依然顽强坚守着中华文化的族群认同。我们在马来西亚打理住宅和购买家具家电时基本都是和华人客商打交道,我们接触过的华人几乎都能流利地说汉语,和他们交流没有任何障碍。我们也曾在一个小饭馆里遇到一个在饭馆打工的印尼华人,遗憾的是,她的嘴里只能勉强蹦出几个简单的汉字,据小饭馆的华人老板说,邻国缅甸和泰国的华人也不少,但他们的后代已经基本不会讲汉语了。我曾与一华人小伙子聊天,他诙谐的告诉我他会“六国”语言,当时让我惊呆了,他扳着指头说他会英语、马来语、汉语普通话、闽南语、潮汕语、客家话。他幽默的一席话让我既咋舌又感动,马来西亚华人为了适应异国他乡的语言生活环境,既要努力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又要传承汉语语言文化,可想而知,他们在打拼的道路上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呀。

语言是一个人的身分认同中主要的抅成部分,一个族群失去了语言,他们的身份认同就会逐渐失去,将面临被同化的命运。在和马来华人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华人小孩从小学到中学几乎都上华语学校,从小接受的都是华语教育。因此,华人几乎都能说汉语写汉字。

马来西亚华人传承中华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在马六甲市老街上漫步,一眼望去,沿街店铺华文招牌比比皆是,“廣源”商号,“宋河客栈”令人目不暇接。走进一个药店,一面墙都是深棕色的小抽屉,小抽屉上写着中草药药名,一位店员拎着一杆小铜称,仔细的在分药。在万里之外看到此情此景让人亲切感油然而生。

顺着街道往前走,不时还能看到具有典型华人文化特点的“福建会馆”、“潮州文化坊”、“海南会馆”、“林氏宗祠”等。街上处处可见许多结合中式南洋建筑风格的古楼林立。有意思的是,听当地人讲,中国大陆拍民国时期的电影,在国内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外景,然而,在马来西亚却选取到了钟意的外景地。在马六甲市我们参观了马来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青云亭。青云亭是当地第一和第二代华人领袖主持建造的,之所以起如此文雅的名字,其实内涵有平步青云的意思。青云亭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它是华人的信仰中心,供奉着观音、关公、妈祖和文昌帝,还有列祖列宗的牌位,在青云亭里,众多华人在烧香祭拜。在马来西亚,类似青云庭的神圣之地,是马来华人的精神寄托,也是马来华人的精神家园,有了精神寄托,马来华人虽然远离家乡,他们依然守护着中华文化传统。依然使中华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国情结无处不在、俯首皆是。我们在马六甲下榻的宾馆是由华人经营,走进宾馆大堂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数量可观的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布置在大堂各处,经岁月打磨,这些雕刻精美的古董家具散发出温馨幽暗的光,面对古董家具,有一种暏物怀旧,暏物思源的感觉。我猜想这些中式家具应该年代久远,价格不菲,将这些中式家具供奉在宾馆大堂,充分体现了收藏者的中华文化情怀。

我们在马来西亚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更体会到了马来西亚华人把热情好客,勤奋耐劳,守契约、讲信誉的品质和传统带到了马来西亚,并得到了升华和发扬。

我们抵达马来西亚新山市第一天,因没有准备插头转换器,手机不能充电,走遍了住所周边也未买到,无奈中我们经过一公寓楼售房推介点,打算询问一下哪里有售,一位华人小伙子热情的让我们不要着急,马上给他太太打电话,不久他太太给我们送来一个让我们暂用。经过这次接触,我得知这个华人年轻人姓蔡,我们加了微信,在马来西亚的日子里,遇到问题我曾多次向小蔡咨询,每次都能得到满意地答复。

在马来西亚我和朋友曾为新接收的公寓房安装灯具和窗帘,店家派来的安装师傅都是华人,记得两个安装窗帘的师傅足有五十多岁了,他们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一丝不苟。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用电钻打眼,他们都用一个长长的湿毛巾缠在钻头上,打眼产生的灰尘大部分都被接纳到湿毛巾上,避免了灰尘扬到空气中。安装完成后,他们还将现场打扫的干干净净。实事求是的说,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如此替顾客着想的。

离开马来西亚前,朋友将公寓房交给了小林和小李两位华人小夫妻打理,双方签了合同,约定了盈利后的分成比例。说心里话,之前我们和俩人从未谋面,更无深入地了解,把公寓房交给他们,略有忐忑。随着时间的推移,俩小夫妻将公寓房打理的井井有条。朋友多次向我提起俩小夫妻,称赞他们守契约,讲诚信,是值得信赖的好青年。

2019年10月14日,我们结束了在马来西亚二十余天的旅行,心情愉悦的返回了祖国。最近空余时间比较多,我把在马来西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此,供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