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笔记读书法,不再“死读书”

读书的过程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很多时候,我们读完了一本书去回想的时候却觉得脑袋空空,无法把书中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更遑论说收获。

翻完了这本书,并没有读书的效果,增加了读书的数量,却并没有达到提升自我的质量,只是完成了一场“死读书,没有思考”的过程。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每读完一本书都能从输入中有所收获的,完成自我的内化,有所输出呢?

以“笔记本作家”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的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来进行读书和做日常记录,这种方式在日本NKH和TBS电视台节目中播出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他著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就详细说明了该如何运用一本笔记本对信息进行“一元化整合”来贯穿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的全过程

如何选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如何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如何读书可以加深理解、深入思考,如何制作读书笔记,留下与书的交流过程,怎么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并让自己有所提升。

工具的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是工具的准备:一本笔记本、一支签字笔、一个便利贴,简单方便。

笔记本一元化

一元化”的意思是你可以在这本笔记本中添加各种不同的内容,而且不局限于形式。

比如说:关于记录你日常的随想、灵光一现的创意;上班路上看到不错的广告创意观察到的很有意思的人事物;书中看到的觉得很有蕴含意义的句子······

这些内容可以是手写的也可以是粘贴的,可以是详细的描述也可以是粗略的速记,按照时间顺序,标注日期进行记录。

这本笔记本就是积累素材的容器,可以辅助找到想读的书,帮助更好地阅读,记录阅读中的发现,还可以通过回看所记录的内容产生新的想法。

选书和购书

自媒体时代,不少的书籍广告信息嵌入了文章中,形成软广告宣传,而我总会被作者的文字和折扣所迷惑,买回来推广的套书。往往买回来之后翻一部分就会被束之高阁,再也没有拿起。

这就是没有明确读书目的的意识,生成书籍清单,因此就会在选书的过程中陷入被动接受信息,冲动买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想看的书。

如何通过笔记读书法并买到自己真正想读又有益的书呢?

平常阅读的报纸书评、新闻报道中用笔记本记下与书有关的关键词、作者名进行查找,或者通过作家出书中所提到的书籍为“枢纽书”进行查找,生成一份包含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信息的书籍清单。

在购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笔记中记录的“选书清单”选择自己真正想读、有必要读的书,也可以通过日常笔记记录下的有关书籍的信息,现场看到实物后判断要不要买。

读书

读书是为了有所收获,从头到尾读了一本书后能说出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对本人有什么样的启发,这是一个不断理解和深入思考的过程。

读书的过程通常要分为三个过程:通读、重读、标记,这个过程如何为做好读书笔记做准备

通读就是一本书完整的读一遍,在认为有价值的地方折上书页的一角;

重读就是根据第一遍通读过程折角页的部分进行再读一遍,仍然有感触的再次折角;

标记就是在经过重读之后进行了两次折角的页面用不同方式进行重点的划分。

阅读过程中有感触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笔记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摘抄到笔记里的段落都是读书笔记的内容。

记录

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和思考,铭记当时的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的证据。

摘抄和评论并存的“葱鲔火锅式”组合读书笔记方式正如菜中火锅肉和蒜苗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才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摘抄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筛选摘抄的内容。摘抄的方式是:选择让自己心动的语句;选择文章的关键段落、关键句、关键词;找不到合适的关键句而选择文章中的小标题。

根据摘抄的内容发表对文章的感想、评论、当时的心情,可以是一句话,这些都是阅读输出思考的源泉。

活用

输入就是为了输出

读完一本书可以向周围的人分享书中的内容、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这就是你形成的思想输出的方式,当你不进行积极输出,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你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通过笔记本记录和书相关的笔记时,这是在利用自身的知识系统在进行判断、整合,变成自己的收获。

随笔笔记中也有个人的生活态度。

前两天翻到了四年前清明出游时携带书中随笔记录:湛蓝的天空、锦簇的花朵、靓丽的花儿、常青的仙湖,感叹人间四月天真美,可见当时心情舒爽。

如今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消散,大家出行还是需要一定的社交距离,外出也需要佩戴口罩,心情受到一定的影响,心境也有一些变化。

可是还是能从之前的文字中感受到那份出行快乐,并且如今再读又产生新的感受、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