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生了虫,还有药可治?

大家好,我是漫漫。很惭愧,我在2019年12月28日的凌晨才大概理清楚了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

2019年12月24日六点,杨文医生在值班时被一名病患家属恶意杀害。说实话,这是谋杀,赤裸裸的谋杀无疑了。凶手的20CM长的尖刀,让杨医生的颈部严重受损,后虽经救治,但杨医生伤情太重,数小时的抢救回天乏术,她在她救过无数人的急救室结束了生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不知道,一个人,是凶残到何种地步才能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恶劣行径?不是什么临时冲动,不是什么情绪失控,这恶魔,早早地备好了凶器,早早地潜伏到了杨医生旁边,一切都在他恶毒的计划之内!这,摆明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谋杀案!

心底生了虫,还有药可治?

白衣天使惨遭横祸,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公众在震惊之余,似乎也带着一丝无奈。关于本次案件,一些知情人士也提供了不少线索,我不想再提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相信很多人比我清楚,比我更有感触。学医的朋友在空间发声:“我们冒着秃头的风险,是为了以后用得上,不是去送死的!”是啊,谁能想到,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数不尽的难关,迈不完的坎儿,最后迎面而来的却是一把闪着白光的利刃呢?

据2018年九月份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达到6400余个,基本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

我不知道这样的数据是否绝对真实,但我相信这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医疗纠纷发生的频率太高,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广大社会群众关注的一个问题。它可以是一场短暂的争吵,那种被大家习惯甚至到忽略不计的叫骂。但是,也如大家所见,它也可以,是这样,是那样的令人觉得残忍到令人汗毛倒立的谋杀案。

心底生了虫,还有药可治?

这一位杨文医生离开了我们,那其他“杨文”医生呢?比如,临近期末考试正没日没夜地苦读的“杨文”医生,比如,正在纠结于主治考试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的“杨文”医生,比如,正拼着命准备省厅级别课题的“杨文”医生,再比如,那一群正庄严宣誓着,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的“杨文”医生……我不知道他们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手会不会微微颤抖,我不知道他们听见这个噩耗的时候,心会不会稍稍动摇。这世间,“生病”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的心底生了虫子,里里外外都烂透了,却还是命令着医生给他健康的躯体,心都是黑的,皮囊拿来做什么?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为什么到今天才了解到了这个案子,我的朋友圈为什么在案发几天后才爆炸。这可真是个5G时代了。这么大的案件,一群天天在微博冲浪的人,没有感受到一点儿风声?该大声的地方,很低调地发声了,不该压制的地方,很强势地压制了。嗯,我们不能传播这些非正能量事件。可是!我们不说这个事情难道就可以不存在吗?我们不问这个事情难道就可以一笔勾销吗?我们是需要正能量,我们不能听信谣言,我们不能搞得人心惶惶,可是,我们更需要一份正义,一份保护,一份警惕!如今,掩耳盗铃的人多了去了,可我们并不应该自欺欺人。

心底生了虫,还有药可治?

不禁想起网友miracle的一则留言,“前天诊断理论课,老师讲着讲着突然说最近杨文医生的事情让他很心痛,然后对着我们说了一句: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善良,希望你们做个好医生,但是老师更希望你们好好活着,保护好自己。”良久,空气凝结,老师抬起头:“不说了,得讲正能量。”


当做个医生和好好活着成了对立面,当实现梦想和失去生命成了矛盾体,当不再有人愿意承受压力拿起听诊器,当不在有人愿意整宿整宿地守在医院里,我不知道,这世间的关于“白衣天使”的美好佳话会传到何时停止。


好好保护他们,可以吗?给他们一份安全感,必须是一份生命上的真真正正的安全感。可以吗?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


谢谢欣赏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禾居”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