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先舉個例子,秦某林今年61歲,無兒無女無配偶,還患有長期慢性病,上有83歲母親需要供養,按理說是可以申請為五保戶的,申請報告寫了好幾回,就是不批准,鎮裡答覆他,說他的存摺上有五萬元的存款,不能成為五保戶。而另一些60歲以上無兒無女無配偶,身體健康,吃光用光全家不慌的人,卻很順利的申請到了五保待遇,這不免讓人心寒。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一個人辛辛苦苦勞作一輩子,想到自己無依無靠,老了能有點保障,有個幾萬塊的存款,本無可厚非,但就憑這一點拒絕人家申請五保戶,未免太過牽強。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第六條的規定:“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週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很顯然,其中並沒有存款槓桿這一表述,很多地方設定存款的最低額是地方標準,與條例是有衝突的。我們確定五保戶是看他是否有勞動,有生活來源和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是否有贍養、撫養、扶養能力。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一個人生下來不會也不願成為五保戶,年輕時很努力,也曾意氣風發,但年老了體弱多病,又無兒無女無配偶,雖有一點存款,也是為保證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但就是這一項,卻把他排除在五保戶之外。眼看一些懶漢混日子的人到了六十歲,順利的吃上了五保,心裡難免百感交集。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要想辦理五保,就必須轉移或揮霍掉自己的存款,對於辛辛苦苦一輩子得來的錢,他們也不願轉移到親戚的存摺上,因為太沒安全感,很可能就是用肉骨頭打狗,一場空。很多人會考慮取出來藏在某某地方,但這樣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遺忘遺失。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我們政策的出發點應該是本著扶志不扶懶的原則,更不能讓好吃懶做者鑽了政策的空子。我就曾聽到很多五十多歲的光棍跟我說,反正我過幾年就能吃五保了,我還做個什麼勁,做好了,五保都吃不上了。按照廣西現在五保標準,每個月是500元,再加上基礎養老金,每個月也有600多元,什麼都不用幹就有600多元,何苦呢!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五保恰恰是社會的不公,退一萬步講,即使給有存款的老人申請了五保政策,對國家來說,一是鼓勵勤勞苦幹,宣揚正能量。另外來說,對國家也不損失什麼,五保戶去世後,遺產不能繼承,照樣會迴歸集體。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所以,將五保申請辦理與存款掛鉤無非是多此一舉,讓勤勞苦幹者寒心,讓好吃懶做者得利。

有存款就不能申請為五保戶,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