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我們都知道,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而且支配著全球的陸地生態超過1.6億年,直到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才消失。

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普遍認同的都是小行星撞擊說。約6500萬年前,一個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這次撞擊相當於13級的地震,產生的隕石坑直徑甚至超過100公里。這麼猛烈的撞擊讓所有的恐龍都死亡了。

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恐龍


但,我們今天談的不是恐龍的滅絕,我們來聊聊如果當初那顆小行星沒有把恐龍毀來,那人類還能不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水平呢?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拆分為兩種情況去聊。

第一種就是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或者撞擊對地球影響並不大,只死了很小一部分恐龍,恐龍依舊是地球的霸主。

第二種就是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且對地球的影響很大,恐龍已經死了很大很大一部分,而且地球的生態發生了變化,但恐龍並沒有被毀滅,但數量也已經不多了,失去了地球霸主的地位。

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小行星撞擊地球


第一種情況,恐龍依舊是霸主,那估計哺乳動物根本進化不到人類。因為,所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發展都是需要資源的,而恐龍時代,可以說,陸地上都是恐龍的世界,其他的大部分動物物種根本沒有生存繁衍發展的資源,而且恐龍的霸主地位長達1.6億年,也沒有被取代,可以想到恐龍的群體有多強大。

而人類是怎麼出現的?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是現在的科學普遍接受的,而猿在進化為人類之前主要活動的範圍就是樹上,但恐龍是霸主的時代,這個活動範圍也都被恐龍佔著,所以猿的生存空間都沒有,別說要進化成人類了。

其實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可以說都是生存在地面之下的,也就是洞裡,因為地上都是恐龍或者其他一些卵生動物的世界,沒有哺乳動物的生存空間,但也正恰好因為這樣,在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哺乳動物在地表之下,受到的影響很小,才生存了下來。


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猿人


每二種情況,也就是恐龍沒有滅絕,但已經死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地球的生態發生了變化,恐龍已經變成了少數物種。那人類還是有可能發展到現在這個情況的。

假如恐龍成了少數物種,那麼本來被恐龍霸佔的陸地資源就釋放了。其他的物種,如哺乳動物就有生存和繁衍發展的機會了,然後哺乳動物的發展速度也要足夠快才有可能,如果哺乳動物發展的慢,而恐龍還是迅速的繁衍發展,那可能恐龍還會回到霸主地位,而人類就又出現不了了。

如果哺乳動物可以迅速發展,而進化成人類的話。那恐龍呢,就會像現在的蜥蜴等這些生物一樣存在著,與人類等其他物種一樣享受著地球的資源。其實現在科學認為,現在的鳥就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生存了1.6億年的恐龍並不是完全沒進化的,只是沒有進化到有智慧而已。


假如恐龍沒有毀滅,那還會不會有現在人類呢?

鳥類

不過有趣的是,如果真的出現第二種情況,那我們現實生活中,就真的可能出現龍騎士或者屠龍者這些職業了。不過如果那樣,恐龍更可能會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恐龍的毀滅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偶然,因為這是天災,預測不了,更不可能阻止。必然,因為生命也是需要進化和發展的,每個物種都會滅亡。

恐龍生存了1.6億年,也逃不過毀滅,那隻存在了幾百萬年的年輕人類,如果不好好保護地球,會不會也有自取滅亡的一天呢?

喜歡的記得點贊加關注,還有轉發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