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祕籍——運動

在美國人的生活中,運動似乎四處可見。無論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身邊似乎都有人在打球、騎車、慢跑,特別是在公園裡,成群結隊的孩子在打籃球、棒球,看著他們大汗淋漓卻興奮、自信的樣子,自己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這是小G老師的朋友對美國深刻的印象。在大多數美國家庭,普遍重視孩子的運動愛好和發展,美國家長認為,運動是對孩子最剛需的教育,不僅能幫助他們身體強壯,更能培養他們的自尊自信,影響一生。

運動可以增強自信

幼兒心理學分析,孩子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其一切行動的基礎,對其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那些身體活動能力較強,能夠完成多種體育活動或運動動作的幼兒,獲得的成功體驗較多,往往會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從而樹立較強的自信心。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運動是最優的自信教育

在幼兒階段,孩子的個性心理還尚未健全,他們的自我評價主要依賴於他人的評價,尤其是孩子心目中最有威信的老師和父母,他們的一言一行、批評或是表揚,往往是孩子評價自己的尺度。

在運動中,老師和家長給予孩子的積極評價,能是孩子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得以樹立。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如何用運動培養孩子自信

1、給孩子成功的機會

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於孩子本身而言是模糊的,但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區分對待。

這是也是格姆思一直強調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我們建立每個孩子專屬的健康檔案,根據個體情況設計量身定做的動商培養計劃。

對於不同的能力的孩子,給予不同的課程設置,例如,之前小G老師文章提到的孩子彈跳力訓練:對於水平不同的孩子,我們設置10cm、20cm、30cm的不同高度,剛開始還有針對性加以教師輔助,讓孩子初嘗成功的果實,加強信心後,再根據年齡層次不同,逐步增加高度,直至達到適宜的閾值。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2、給予空間,讓孩子主動探索

在運動中,老師和父母應該給孩子發揮主管能動性的空間,給他們創造值得探索的運動情景。例如,把運動器具給孩子後,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更要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發現器具的其他使用方式。

在身體的探索和大腦的思考過程中,孩子們會一次次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認識也不斷加深,自信心也隨之增強。

讓孩子獲得自信的秘籍——運動

3、不吝色你的讚美和批評

幼兒的自我評價依賴於成長的評價,這就要求了我們老師和父母要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向孩子傳遞讚美或批評的信息。孩子則會通過當即的感受來接受大人的意圖,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利用語言形式評價孩子時,我們要注意:

1、不用單一、簡單的評價:不要只給孩子“好”“很好”這種單一的評價,可以豐富表揚的形式,如“你真勇敢”“乾的真棒,你是老師最棒的學生”……;

2、用肯定性語句代替否定性:如孩子對某項運動產生畏懼心理,老師用“勇敢些”“你能行的”要比用“不要緊張”“不要害怕”更有積極作用;

3、動作行為:大家都知道人的肢體動作在很多時候,比語言更能影響他人,對於敏感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在帶孩子運動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動作;

4、目光接觸:積極主動的用視線和孩子交流,給予他們肯定和信心。

運動啟蒙,迫在眉睫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運動啟蒙和運動培養應順其自然。但要知道,人運動興趣是要從小培養的,運動習慣更是自小形成的。

一個孩子運動不足,影響的不僅僅是身體形態的發育問題,更會影響到智力水平和社交能力。所以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就要有運動培養意識,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倘若真的等到出現問題才想到運動,就為時已晚了。

GAMES,兒童運動必修課!

參考資料:

金瑋蓉 結合體育運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J] 新課程(下), 2014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