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京西太平鼓在北京西部的門頭溝地區流傳極廣,太平鼓取“太平”的意思。每年年末的時候也會有擊打太平鼓的習慣,用以展示太平,所以這種大鼓也被稱為“迎年鼓”,表現出人們對太平盛世的期盼。歷史記載,北京門頭溝地區幾乎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會打太平鼓。京西太平鼓在明朝時已經成形,清朝初期,隨著清朝社會的逐步穩定,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相傳在唐朝武則天時代,太平鼓已經有了雛形,據《燕京今古瑣聞錄》記載,太平鼓又可以稱為“單鼓”“獵鼓”,是用於祭祀、狩獵等民俗活動中的歌舞表演,後來又用在民間歡慶新春佳節,形成了一種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表示人們追求“太平”的心意。到了明朝,社會經濟繁榮,在每年年末的時候百姓都會日夜玩鼓。明朝著名大臣劉侗、於奕在他們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記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清朝是太平鼓日漸成熟的時代,有很多史籍記載了當時太平鼓當時的盛況。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相傳,在北京城門頭溝的大峪村,當時清朝的九門提督在大峪村購置了一塊墳地,因此,京城很多人給他幹活,這些幹活的人,他們的太平鼓技藝超群。當地人就學會了京城的太平鼓技藝,京城的大鼓技術也因此在門頭溝地區流傳。門頭溝琉璃渠村老藝人彭松年曾經說過,他的外祖父是太平鼓的第四代傳人,據此推斷,太平鼓在京西門頭溝地區流傳至少有上百年的歷史。到民國時期,打太平鼓的人多為婦女,她們很少走街串巷進行大規模的演出活動,只是在家中和街巷中結伴玩耍。抗戰時期,由於日本軍的迫害,很少再有人玩太平鼓了,以至於這項民間藝術幾乎銷聲匿跡。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1949年,全國獲得解放,北京城的人民歡欣鼓舞,於是重新拿出這項藝術走上大街,加入歡慶的海洋之中。由此,太平鼓獲得新生,並在新中國政府的保護下逐漸地壯大起來。據說年末的時候,太平鼓表演隊伍足足排了十三里之長。1953年,西店村的老藝人樊寶善,他十分注重對太平鼓的傳承,為了太平鼓能夠發展下去,他專門舉辦了兩期太平鼓的學習班,親自編排太平鼓的表演舞蹈《和平鼓》,併到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參加演出,太平鼓從此被搬上舞臺。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1984年,在國慶35週年時,門頭溝地區組織了三百多人的太平鼓隊伍進行遊行表演的活動。1990年,在北京閉幕的第十屆亞運會上,800人組成陣形龐大的太平鼓隊伍,在國際上引起了重大的反響,從此,太平鼓成為享譽國內外的一項文化活動。太平鼓是一種用大鼓為道具的表演舞蹈,擊打太平鼓是舞蹈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種有手柄、有環的單面鼓,鼓面由羊皮、牛皮紙做成,大鼓的邊緣配有幾根紅色絨球,大鼓鼓柄下端拴有幾個閃亮的小鐵環,在起舞時發出“咚咚”等聲響,清脆悅耳。京西太平鼓的表演方式有打鼓、有唱歌,歌詞也十分的廣泛,他們唱花、唱草、唱古代聖賢,也為現代社會的衣食住行而歌唱。

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太平鼓,有著何種特色民族風采?

太平鼓的鼓點也很豐富,流傳下來的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圓鼓》等。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獨特的民間肢體語言,比如,因為過去纏足等陋習形成的“扭勁”“顫勁”,男性所特有的“勁”“艮勁”,以及你追我趕、男追女逐的情趣,都在表演中展現得極為形象。另外,在耍鼓、步伐、隊形變化等方面,均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太平鼓紮根於民間、成長於民間、繁茂於民間,老百姓對太平鼓的喜愛和太平鼓在民眾心中強大的生命力,使得這項民間文化得以繼續延續下去,並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太平鼓不斷地獲得創新和發展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