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吐槽大会3》收官

2周前《吐槽大会3》终于收官了。作为关注度最高的收官一期,请来的主咖张艺兴也是很好地承担了流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只是,作为一名《吐槽大会》的老观众,看到网上一些剧评人对节目褒贬不一的评价,思考之余,忍不住的想为这个节目说句话:请一定要以一个年轻单纯的心态去看待这个节目。

和前两季比,真的是在退步吗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去感受,我并没有感到明显的大范围退步。因为每个人平时关注的领域有侧重,对于每一期的主咖的熟悉度和亲和度也不一样,最终的每一期的节目体验自然也就不同。以本人为例,包贝尔和陈乔恩那两期就觉得有些乏味。但是这种感觉,在前两季中甚至更明显一点,这也就涉及到下面要说的:主咖的人选问题。看遍了这三季的主咖人选,其实第三季的主咖和副咖阵容其实还是很有特色,很高能的。

吐槽嘉宾的人选(部分)

第一位主咖:王力宏。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王力宏

作为承担开门红任务的一个角色,王力宏实在是太合适了。作为一首一尾两个最关键人选其中的一个,既有不输给张艺兴的流量热度,又有更深的观众基础。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居然要来《吐槽大会》?第一期的选人注定了第一期必然很精彩。更有好友陶喆助阵,第一期完全可以做个双主咖嘛,播放量肯定会更高,也不至于紧接着就被下面第二期的这个女孩子给超过了!

行走的锦鲤:杨超越。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杨超越

说实话,知道第二期主咖是杨超越时,我对于节目组选人的精准真的是无比的佩服。这大概是整个第三季,最典型的人选了。从网上的热度上来说,那一期的播放量也是最高的。实时热点,逆袭人设,高颜值,自带槽点等等,太多地方和这个节目契合了。杨超越最后坦言自己受欢迎的原因:“也许是太完美的东西大家见得多了,见见瑕疵的东西也是好的。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完美无瑕的,有瑕疵的东西它才会更加真实。”即便在吐槽大会这样一个可以“胡说八道”的节目里,走心的发言依然最容易被人记住。不信,播放量第二高这位嘉宾,就很走心。

有形的翅膀:张韶涵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张韶涵

作为一个不太了解她背后心酸故事的观众,听到李诞那句“也许你的翅膀是隐形的,但是你飞过的时候我们都看见了”,还是有点恍惚。风过留声,雁过流形,那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热情。而对个人而言,如果做不到被大多数人认知,那就争取做到被少数重要的人理解吧。她最后的发言,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是遮不住的是后面的艰辛和沧桑,那便是岁月最调皮的地方,谁都不放过,谁都能原谅。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音色,清澈又有力量,开场一张口,便只剩下回忆,和下面这位同是女歌手的主咖一样,让我的思绪飞回到10几年前...

永远的“超女”:周笔畅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周笔畅

大概是在最初那个“李周”争冠的05年,我就对周笔畅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黑边眼镜的男生装扮,实在很亲切。超女过后她有点沉寂,但是每次总能从家里表姐那个死忠粉嘴里得知她背后的故事和种种优点。直到去年听到她的“最美的期待”,她那种熟悉的音色瞬间让我想到一个画面,那是当年超女,她和李宇春,张靓颖,何洁等合唱《你的微笑》。为什么十几年了还记得那么清楚呢,这就是节目组选择请周笔畅的原因吧。

那些意外收获的副咖(部分)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乔杉

乔杉:第二季筷子兄弟初登场时,就很惊艳。周笔畅那期表现依旧亮眼,强烈推荐!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方文山

方文山:作为一个作词人,能露面参加吐槽大会实属难得!表现也很不错。(其它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副咖,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什么要年轻单纯地看待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如果和歌唱类,舞台表演,真人秀等节目做比较,吐槽大会可以说是很单调,每期甚至每一季都是固定的流程,固定的形式,只是换了核心的那些吐槽素材。可是它的核心就在于“吐槽”或者说是脱口秀这种形式,在国内依旧很新颖,甚至不被认可。

《吐槽大会》第3季也完结了,《吐槽大会》究竟是在吐槽什么?

吐槽是门手艺

段子也好,调侃也罢,甚至是自黑,年轻人身上那种更多追求自由,个性的需求,被“吐槽”这种方式完美的做到了。第一季上线时的口号: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那种背后隐隐的慌张不言而喻。年轻人追求的表达习惯,会被把握话语权的长辈们认可吗?说到这里,真的很佩服张绍刚老师,和节目融合的实在是很棒。尽管第三季也有一些宣传电影,刻意洗白的情况,可是,建国,Rock,程璐的精彩补位依然让我看到了这个节目的希望。相信下一季会更好。

吐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吐槽被定义成一种年轻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吐槽是年轻人的专属。每一个群体都需要有发声的出口,只是随着社会面貌和观念的演进,作为最有活力的年轻人群体的情感输出接口,需要及时更新。某种程度上说,吐槽其实就是一种含蓄的问好。在社交越来越谨慎的现代,吐槽大概是最舒服,最轻松的表达和沟通方式了吧。但吐槽并不是没礼貌,也不是简单的开玩笑,每一句犀利走心的吐槽背后都藏着一句“你还好吗”。

任何形式的表达效果也都会有优劣,对于吐槽,能轻松地看待,也是令自己更年轻。哪怕只是说《吐槽大会》,它的本质是一个娱乐综艺,但珍贵的是,它是一个拥有“少年感”的综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