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止步於冥想


不能止步於冥想

現在很流行冥想,大家盤腿這麼一坐,兩手結印,雙眼微閉,似乎立馬透出神密與超能力。

我們來梳理一下冥想,不難發現,冥想並不玄妙,他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鍛鍊身心的辦法,而婆羅門,過去被稱為外道。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婆羅門教的聖哲寫了一本書,名叫《瑜伽經》,在這本書中,詳細講述了強固身體與收攝意識的訓練方法,因為結合身心,方便易行,所以流傳的很廣泛。

瑜伽這個詞的意思,本來是合一,一致,和協的意思,有點類似於中國人常說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道生一的觀點,再加上婆羅門教注重神秘的儀軌形式,講究咒語,讓人不由的認可其對於我們身心健康的作用。

但是仔細來研讀瑜伽經,也不難發現,身體柔順與意識控制的訓練方法,永遠只能到達心開愉悅的門口,不打開門進去,登堂入室,是沒辦法真的到達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喜悅境地的。

冥想的方法,可以拿來讓人安靜,可以讓身心放鬆,但不能止步於此,還需要我們更進一步,從一的絕對入手,從獨立的覺知入手來用功,才有可能超越冥想,成就真的安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