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官员为何大多乐意游山玩水作诗,竟是因为宋太祖!

宋代的官员为何没有“案牍之劳形”呢?

我们都学过宋代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千古名句耳熟能详。然而身为滁州太守的欧阳修为何可以游于山水醉于美景呢?按说作为一郡长官的人不都是每天忙于“为百姓谋福祉,为为国家计太平”吗?这就要从宋代实行的“三者分离”的制度说起了。

宋代的官员为何大多乐意游山玩水作诗,竟是因为宋太祖!

什么叫做“三者分离”呢?即“官、职、差遣”三者互不联系,而这种奇怪的行政体制则是因为宋太祖取得后周政权时,为安抚人心,将前朝官员全部保留下来,给予其同样的薪资待遇,尽管旧的机构和人员留了下来,可宋太祖并不放心这帮人,怎么办呢?就另外派遣官员去做事,以达到官僚系统全面换血的目的。另外“官、职、差遣三者分离”是头衔、职务、执行分离,与现代的“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宋代的官员为何大多乐意游山玩水作诗,竟是因为宋太祖!

中国古代的官阶制度,就属于级别分等。级别在古代叫品级或官品古代有种叫“三公三少”的官,三公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分别是少师、少傅、少保,级别很高,待遇也好,且受人尊重,看到皇帝不用下跪,还有茶喝。但受到尊重并不代表你有权啊,这六种都属于荣誉头衔,像唐代的姚崇、狄仁杰等人,三品的官权利还极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看一个官员是否会重用了,不是看他的官品和级别,而是看他的职务,因而品级大小,待遇高低,不代表你做的事。

“职”并不都是职务,而是虚衔,如学士,直学士、待制等都不是职务,学士呢本身没有什么实权,也属于荣誉称职,例如包拯,就曾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此乃“官、职、差遣”中的“职”。而宋朝的实际职务则是用“差遣”通常都是临时委派,所以判、知、管沟、权、提举,提辖等字样,如“知州”意为知某州军州事。所以欧阳修可以游山玩水不用有案牍劳形了,事务交给通判这个二把手做了,主官也只能去当醉翁了。

宋代的官员为何大多乐意游山玩水作诗,竟是因为宋太祖!

综上所述,赵匡胤推行的这些制度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加强皇权。但由于后来宋朝的“重文轻武”基本国策的确定,大批科举出身的士子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也造成了“冗官冗员”的出现,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