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我是心理小小師,與你一起走進心理百態!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擔心被感染和居家隔離不自主等因素,導致很多人產生了一些特定的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可能在身體和心理方面對我們身心造成傷害,尤其是以下這3類,如果我們一直在體驗,一定要重視了。

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1.因過於悲觀等導致的情緒抑鬱。一些人在疫情爆發時,因居家自我隔離或者集中隔離期間,覺得被“禁錮”在一個小圈子裡,個人的自主性行為受到了阻礙,失去了“自由”和積極性;也有一些人原本對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我防護能力等存在較低的評價,認為自己身體既無法抵抗病毒的侵害,也無法做到採取有效措施阻斷病毒。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會產生情緒低落,精神疲勞,難以集中注意力等情況;也可能同時出現胃口不好,睡眠狀況不良等身體反應,甚至容易悲傷、哭泣、絕望等。這些情況表如果長時期存在,而又沒能得到有效緩解,就可能已經形成抑鬱症狀,嚴重還有可能引發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健康問卷抑鬱量表

2.因擔心感染病毒而產生焦慮等負性情緒。當前,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嚴重性,但是對於病毒的可控性、自我抵抗力及自我防範等方面的問題還是做不到完全自信,尤其是分不清誰是病毒攜帶者或感染者等會讓我們產生焦慮、緊張、多疑等情緒。有時出門看誰都像病毒感染者;有時因為不小心口罩沒有戴嚴實,發現後都緊張得不得了;偶爾咳嗽一下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肺炎症狀;也有人過分關注疫情發展情況,反覆查看相關內容。反過來,這些心理和行為又會進一步加劇我們的焦慮、緊張和恐慌的情緒,還可能導致過量使用消毒劑、過量吸菸飲酒,搶購囤積口罩、食品等一系列盲目行為。過度的焦慮很容易造成食慾不好、睡眠障礙、免疫力下降等,嚴重的可能引起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廣泛性焦慮量表

3.因心理受挫而出現的憤怒情緒。憤怒情緒的產生,常常緣於我們心理上受到挫折。面對病毒的肆虐,我們感到無能為力,原本可能就充滿了焦慮情緒。有時當我們在病毒防控過程中的遇到挫折時,比如,某些對於居家隔離工作做得非常踏實,但對於居家者的買菜、買藥等情況可能考慮不周全;有時也會一些防控工作人員在方式方法上簡單粗暴等問題;還有網上屢屢爆出的一些工作人員區別對待中國人和外國人的事例等等,都會讓我們感到憤怒。憤怒的結果往往容易通過攻擊行為表現出來,像前些時間那個“15歲少年打死73歲老人”的悲劇特別值得我們思考。

新冠疫情期間,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緒,一定要重視了!

最後,一般來說,生活中,我們體驗到一定的負性情緒都是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憂,但是,如果以上一些情緒在我們身上過多過久地存在,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就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因此 ,我特地在文中放上了抑鬱和焦慮量表,讀者可以自行做情緒檢測,但請不要隨意解讀和貼標籤,如需科學瞭解自身抑鬱和焦慮情緒狀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我是心理小小師,關注我,每天學點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