攆走丫頭的王夫人,事後又對丫頭有感情流露,說明“佛口蛇心”?

王夫人在書中給人的感覺是個比較刻板的人,矜持且不容易對人生出好感,但是平時還算和善,比如對窮親戚劉姥姥,一次就給了100兩銀子,對賈環和探春這兩個姨娘生的庶子都沒有另眼相看,連賈瑞治病需要人參配藥,也督促王熙鳳儘量幫忙。迎春後來在夫家被虐,也首先想著找她求救,說明王夫人至少比邢夫人有人情味。


攆走丫頭的王夫人,事後又對丫頭有感情流露,說明“佛口蛇心”?


但是說有人情味吧,她的丫頭金釧在32回跳井自盡、寶玉的丫頭晴雯在77回病中被趕出大觀園,還有芳官等三名唱戲的小姑娘被逼為尼等事件,很讓人詬病。曹公毫不客氣地讓這些都上了回目標題,32回《含恥辱情烈死金釧》,77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王夫人的嚴厲苛刻,一直被一些讀者謂之“偽善”和“惡毒”

想想也有道理,都說趙姨娘和邢夫人如何如何不好,但是人家的丫頭都活的好好的。王夫人和兒子的丫頭卻都死的死,散的散。

金釧之死,王夫人確實反應過度,這件事固然有寶玉胡鬧金釧不自重的一面,但如果稍微有一點憐惜服伺自己多年貼身丫環之心,她只要在他們剛剛開始搭訕時醒過來就是了。王夫人實際並沒有睡著,只要她一醒,就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既成全了母子體面,也成全了主僕之情。可是她不,她要逮個正著,然後一個巴掌,把金釧打出去,直至把女孩逼死,全然沒有一點憐惜之情。

再比如晴雯,因為人家長相撫媚,看起來妖嬈,就能喚起她雷霆之怒,這首先就缺了公正。

但是你發現沒有,這兩次事件發生後,王夫人對自己的行為都有異乎尋常的悔恨,落淚表現。


攆走丫頭的王夫人,事後又對丫頭有感情流露,說明“佛口蛇心”?


先說對金釧死後:

卻說寶釵來至王夫人處, 只見鴉雀無聞,獨有王夫人在裡間房內坐著垂淚。

對芳官出家:

王夫人見他們意皆決斷,知不可強了,反倒傷心可憐,忙命人取了些東西來齎賞了他們, 又送了兩個姑子些禮物。

這不讓人費解嗎?除了寶玉,我們從不見王夫人對其他的孩子流露感情,她也詢問過黛玉的身體狀況,那口氣卻是例行公事。全書王夫人對丫頭有感情流露的地方,唯有這兩處。甚至晴雯死後,寶玉抑鬱生病,王夫人心中也有悔恨之意。

賈母聽得如此,天天親來看視。王夫人心中自悔不合因晴雯過於逼責了他。心中雖如此,臉上卻不露出。只吩咐眾奶孃等好生伏侍看守,

結合前邊說王夫人偽善”和“惡毒”的評價,我認為有欠公允。

我不認為王夫人是佛口蛇心之人,因為我相信王夫人對丫頭流露的感情是真的,可信的。

王夫人的個人能力和性格決定了她會有這樣前後矛盾的表現。


攆走丫頭的王夫人,事後又對丫頭有感情流露,說明“佛口蛇心”?


眾所周知,王夫人看似嚴苛,實際對下人很寬鬆,甚至到了放縱的程度,否則金釧也不會和寶玉調笑,她的屋子裡也不會有人偷東西。她的管家能力別說和老太太比,就是和侄女王熙鳳,也實在是天差地別。

在對於怡紅院的清理運動中,面對繡春囊,鳳姐一開始就表明了態度:不宜聲張,只可“平心靜氣暗暗訪察”。王夫人則沉不住氣,又聽了王善保家的奸饞之言,親自驗視了晴雯之後,更加堅定地要查:“這樣妖精似的東西竟沒看見,只怕這樣的還有,明日倒得查查。”

王夫人所持的是“寧可錯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的態度。這正是王夫人的短視之處,只顧著要清除這些“妖精似的東西”,卻沒想到會造成比妖精更可怕的後果。她行事向來沒什麼很深的算計,欠思考也欠妥當,

因為能力的匱乏,她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一股腦襲來,所以她看不開放不下,行事急躁魯莽,性格心情表現都在臉上掛著。這好像已經成為喪失自信之人的一個標誌:行事完全憑自己一時高興,一旦確定動手,毫不容情,不允許任何人阻撓。說好聽點是率性而為,說難聽了就是平時壓抑太久,頭腦一熱,出的都是昏招。

由於王夫人全憑個人情緒支使,一旦發洩完,清醒回味過來,自然會意識到過火,但是又不敢面對,更不想承擔責任,但是這個就是她做事的風格。

金釧事件比較能夠說明王夫人的性格和弱點。

攆走金釧的時候,正是寶玉黛玉重歸於好的時候,賈母在清虛觀當眾拒絕金玉良緣,薛家人是黯然神傷,王夫人一定憋出了內傷,回到自己屋裡,大中午的,歪在榻上,她滿腔的憤怒,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王夫人這座火山正要爆發,金釧與賈寶玉言語曖昧,教唆賈寶玉去抓姦賈環彩雲,這叫正撞在槍口上,金釧丫頭成了兩派鬥爭的犧牲品,一條小命兒,白白地丟了。

金釧留在王夫人身邊十來年,說那些話其實不比平時更過分,如果王夫人不能忍這張嘴,早已攆出去,不用等到今天,如果說金釧的後兩句有問題,可是金釧死了,彩雲還是留在王夫人屋裡侍候,毫毛未損,這就說明教唆賈寶玉去抓姦這件事對王夫人根本不重要,純粹就是借題發揮,情緒上來,出口惡氣罷了。

當場發作,再事後後悔,王夫人一直兼具有這兩方面的特徵。在金釧死後,王夫人說,她就和我的女孩兒差不多。我相信,她說的是實情,

一直以來,金釧兒都在王夫人房中長久伺候著,朝夕相處,沒感情是不可能的。金釧兒死,王夫人傷心,正是發乎情。主奴一場,王夫人傷心不是作偽。

既然是性格特徵,那是長在身上的東西,當然不會改變,所以在77回,王夫人這種特質又發揮出來。

由於邢夫人將致命的風化之物繡春囊直接舉到王夫人臉上,大大傷害了王夫人的管家體面,也由於難見賈母,她心中的怨念都藉著晴雯身上發洩出來,連帶著芳官出家。我們不能要求王夫人尊重丫鬟的尊嚴和個人意願,那太超前了。

但是投鼠忌器是通行法則,不能“為打老鼠傷了玉瓶兒”。回過神來,王夫人又於心不忍,覺得手段激烈了點。於是晴雯死後,寶玉生病,“王夫人心中悔,不合因晴雯過逼責了他

”。

這一次又一次,做了悔,悔了做,還不夠魯莽冒失嗎?

吃齋唸佛,心地慈悲。卻給人以佛口蛇心之感,是因為她平日裡給人的印象很寬縱,發洩怒火的時候,處理又快刀斬亂麻,顯得不留情面,反差太大,才會招來這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