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否過度依賴中國(製造)?

這不巧了嗎,就今天早些時候,油管上某著名華裔(不能提名字,會被和諧)自媒體上傳視頻說這個問題,預言中國要倒大黴,他的邏輯鏈是這樣的:

第一步,疫情影響下各國發現口罩等物資產能不足。

第二步,疫情過後美國以國家安全戰略需要為理由,通過立法強迫製造業迴歸。

第三步,美國製造業成功迴歸,美國成功開展下一次產業革命,美國雄風重振,成為製造業霸主。

第四步,世界各國望風而降,熱錢資本湧入美國。

第五步,美國成為世界最偉大國家,中國失去最大客戶,百業凋零人民困苦。

說實話我對這個人挺有好感,我不同意他的立場但我贊同他的一部分觀點。只是他這個觀點吧漏洞太多,關鍵就在第二步和第三步。

一個國家想要不依賴中國製造,或者說不依賴外國製造,首先就得自己建立產業鏈。資本哪來?技術哪來?市場哪來?工人哪來?這都是問題。而且最關鍵的是已經有個中國了,也什麼要自己受累不討好搞工業?

這位自媒體兄弟一天到晚談論政治,平均每天出好幾個視頻指點江山縱論天下,但我發現他的理論水平真的挺有限的。就拿他今天這個視頻來說吧,首先第二步立法,立法能通過嗎?法條怎麼解釋,是全產業強制性迴歸美國,還是僅限國家安全相關產業?假如是前者,建國同志就要步肯尼迪後塵被精神病刺殺在敞篷車裡;假如是後者,那能叫製造業迴歸嗎?

然後假設真的強制全美製造業回來了,成本高企的產品有競爭力嗎,賣誰去?就賣四億美國人?怎麼降低成本?這個自媒體兄弟說這會倒逼美國完成新一輪產業革命。這就是典型的脫離現實,我都不想吐槽了。產業革命終究會發生,也有挺大概率會發生在美國,但是目前是看不到苗頭的。假如沒能完成產業革命呢?遷回國的企業等著倒閉?

全球化是輛戰車,上去容易下來難。建國同志一早就知道依賴中國製造的話美國沒有好下場,他也一直致力於改變這個現狀。但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不是完全靠中國自己,更多的是大勢所趨,是世界經濟貿易結構決定的。所以建國同志這不是在和中國博弈,而是在和全球化掰手腕。

其實中國也早就意識到國家的經濟對外國尤其是美國的依賴程度太高了,一年要賣給美國幾千億美金的貨物。也有改變的想法,但是中國也下不來這輛馬車。理由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擔憂並且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

世界依賴中國沒啥問題。這些年都這麼過來的。這一輪疫情只是把這件事擺到了檯面上。

所有國家為此聯合起來針對中國,孤立中國。這樣的事情要是能做到,十年前就已經做到了,根本等不到現在。

美國歐盟要是能聯合起來針對中國,封鎖中國,打擊中國,歐美的關係也不至於鬧到今天這地步。你制裁空客,我打擊谷歌,你悄悄運走檢測拭子,我扣押偷運的防疫物資。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美國,歐洲,日本,這些國家一直是一盤散沙的,各自的政治訴求都不一樣,是有衝突的。根本做不到共進退。

所以我們犯不著為這一點焦慮。更用不著為此去討好別國。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該幹啥就幹啥,發展壯大才是硬道理。


當然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這次疫情之後,就算非常幸運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直接給脆弱的全球經濟致命一擊。各個國家也沒法在這樣的貿易環境下阻止民粹主義進一步擴大。歐美主要國家都會開始反對全球化。

而這樣的所有國家都自我孤立,減少國際貿易,這種情況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