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选择与使用

标准铁塔包括落地标准铁塔和屋顶标准铁塔。

落地标准铁塔:

落地标准铁塔设计基本风压范围为0.35 ~0.65kN/m2。落地标准铁塔有6种塔型:角钢塔、三管塔、单管塔、路灯杆塔、景观塔和仿生树。

基本风压的确定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9-2012“附表E.5全国各城市的雪压、风压和基本气温” 查出拟建铁塔地区重现期50年(R=50)的基本风压(kN/m2),≤0.35,取0.35;0.40、0.45取0.45;0.50、0.55取0.55;0.60、0.65取0.65。特殊情况铁塔不属于落地标准铁塔,需特殊对待:

设计基本风压大于0.65kN/m2的铁塔;

安装微波的铁塔;

位于山区(山峰山坡、盆地谷地、谷口山口)的铁塔;

位于A类地面粗糙度地区(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的铁塔;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且场地类型为Ⅲ、Ⅳ类场地的地区及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的铁塔。

塔型选择

应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周围环境与景观、场地限制、经济性、运输方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塔型。

塔高与平台数量选择

根据客户的当前建设需求,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预留,合理选择塔高和平台数量。

屋顶标准铁塔塔身:

屋顶标准铁塔塔身有2种塔型:拉线塔桅和抱杆,屋顶标准铁塔塔身标准基本风压范围为0.35 ~0.65kN/m2,依据拟建屋顶铁塔的地区重现期50年(R=50)的基本风压(kN/m2),≤0.45,取0.45;0.50~0.65取0.65。

铁塔建设的无线工艺要求分析:

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目前各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频率(含试验网)分配情况如下:

通信铁塔选择与使用

分场景建设需求

根据各运营商当前的网络制式和发展规划,近期分场景的系统建设典型需求如下:

通信铁塔选择与使用

其中,区域说明如下:

市区:指地级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域,包括市中心和周围连片的城市区域。这里也包括县市的城市区域。

郊区:指地级城市辖区内除城区以外的地域。

乡镇:乡镇是指乡和镇的政府所在地,即农村区域的中心。

农村:乡镇以外的农村(又称乡村)区域,包括行政村、自然村。

远期各运营商的网络都将向4G、5G网络演进,因5G标准规范尚未明确,这里暂考虑三家运营商远期的网络制式:中国移动——TD-LTE,LTE FDD;中国联通——TD-LTE,LTE FDD;中国电信——TD-LTE,LTE FDD。

对于新建铁塔站,从网络建设可能性分析,各运营商需要同时新建、且新建时三家都需要3个以上系统的站点比例不是很大,而且目前各运营商也有采用宽频天线或多频天线将系统合路方式进行网络建设。因此,新建铁塔站主要场景为满足5~7个制式系统的建设需求。

考虑未来发展和社会其他行业的通信需求,铁塔应作一定资源预留,结合集约化、标准化角度考虑,对于含平台的标准化铁塔,主要考虑两种情形:

四平台方案:满足8个制式系统独立天线需求。

三平台方案:满足6个制式系统独立天线需求。

注:每个制式系统按照3副天线/站(即定向3扇区站)考虑。

对于景观塔、路灯杆塔、仿生树、屋顶拉线桅杆、增高架等不含平台的铁塔,须根据系统间垂直隔离距离的要求考虑。考虑这些铁塔因高度、美化及天线挂高等要求的限制,一般只可设置2~4层支架。

天线挂高的需求:

天线挂高首先是从网络覆盖角度考虑的,兼顾考虑建设投资因素。下表是分场景的现网天线挂高情况。

通信铁塔选择与使用

注:上表中不包含街道站站型。

从上表可见,天线挂高范围为25~50米。为满足天线挂高要求,建议铁塔高度范围:30,35,40,45,50,55米。

另外街道站的天线挂高一般为10~15米,建议对应的塔桅高度范围:12~2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