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荆荆铁路(高铁)

荆荆高铁又名荆荆客专,是荆门至荆州的一条高速铁路,设站三座,分别为荆门西站、十里铺站、荆州站。全长70公里,运营时速350公里,计划于2020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通车。

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

沿途城市:荆州、荆门

开工时间:2020年6月

通车时间:2023年

主要站点:荆门西站、十里铺站、荆州站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荆门至荆州高速铁路是国家“十三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

荆门至荆州铁路由北至南设荆门西站(属襄常铁路)、十里铺站、荆州站(既有站改造)3座车站。

荆门西站为拟建襄常铁路中间站,为1台2线,连接拟建呼南通道。

荆州站为既有汉宜铁路中间站,将改造为4台9线车站,连汉宜铁路沟通武汉。

十里铺站为新建车站,在黄金口水库东北侧。

建设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速度目标值:350km/h;

正线数目:双线;

线路走向

线路从荆门西站引出后,向西南行进上跨沪蓉高速,在龙泉水库西侧向南经过团林铺镇、五里铺镇,在黄金口水库东北侧设置十里铺站,出站后上跨S107省道折向西南,在马山墓群、八岭山古墓群与纪山墓群、楚纪南城遗址之间穿过,在八岭山东侧设线路所,近期侧向折向东行,跨越G50沪渝高速、规划二广高速、改建G318国道、西气东输(忠武线)及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汉宜铁路、引江济汉运河后引入汉宜铁路荆州站;远期直向往南跨越G50沪渝高速、汉宜铁路至荆州高新区规划预留荆州西站,过江通道采用二广高速共建桥位。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建设历程

1、招标公告

2017年6月14日记者从市铁路办获悉,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12日发布了《荆门至荆州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招标公告》,荆门至荆州铁路勘察设计招标工作启动。

荆荆铁路长约70公里(其中荆门境内约47公里),总投资约91.4亿元。线路从襄荆宜高铁荆门站引出,向南延伸至荆州,新建或改扩建荆州站,接入沪汉蓉铁路后形成向东径路,荆州站预留向南延伸至岳阳接线条件,项目按照350KM/H标准设计建设。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该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由我省自主实施。建成后,是我市通过荆州东达武汉的一条快速通道,与即将建设的襄荆宜铁路、规划建设的荆岳铁路一起,将在我省中部地区形成一条新的南北大通道。我省已经明确,省铁投集团为该项目业主,全面负责项目前期推进和组织实施工作。

2、可研评审会

2017年8月8至9日,中国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在汉召开荆州至荆门铁路(以下简称荆荆铁路)可研评审会。会议听取了中铁四院的相关汇报,湖北发改委副主任、省铁路办主任和荆州市、荆门市以及各参会单位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荆荆铁路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线路北起荆门市,南至荆州市,正线全长71km,速度目标值350km/h。该项目北端在荆门地区连接拟建呼南通道襄阳至荆门段

,沟通襄阳枢纽、辐射鄂西豫西陕东等地区,南端在荆州地区连接汉宜铁路沟通武汉枢纽,远期可经规划的荆岳铁路、长岳城际等线路连接长沙枢纽,辐射长株潭、珠三角等城市群。建设该项目对完善鄂中综合交通体系、助力江汉平原经济发展、实现湖北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3、环境影响公示

2017年9月19日荆门至荆州铁路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线路北起荆门市,南至荆州市。本线北端在荆门地区连接拟建呼南通道,南端在荆州地区东连汉宜铁路沟通武汉。向西南行进上跨沪蓉高速,在龙泉水库西侧向南经过团林铺镇、五里铺镇,在黄金口水库东北侧设置十里铺站,出站后上跨S107省道折向西南,在马山墓群、八岭山古墓群与纪山墓群、楚纪南城遗址之间穿过,在八岭山东侧设线路所,近期侧向折向东行,跨越G50沪渝高速、规划二广高速、改建G318国道、西气东输(忠武线)及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汉宜铁路、引江济汉运河后引入汉宜铁路荆州站;远期直向往南跨越G50沪渝高速、汉宜铁路至荆州高新区规划预留荆州西站,过江通道采用二广高速 共建桥位。

荆门到荆州高铁:确保6月底前实现荆荆铁路(高铁)先开段开工


荆荆高铁

根据公示,正线建筑长度70.432公里,运营长度71.496公里。新建桥梁12座55.452公里,路基总长15.514公里,桥梁比78.14%。荆门地区含右线疏解线8.089公里,荆州地区含右线疏解线10.118公里。全线共设荆门西站(属襄荆宜铁路)、十里铺站、荆州站(既有站改造)等3座车站。按双线高速铁路等级设计,时速目标值350公里,预测2030年区间最大车流26对/日,2040年区间最大车流48对/日。建设总工期约42个月,设计基础年度为2015年,预测年度初期为2025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概算总额105.11亿元。

武汉、宜昌、襄阳“一主两副”的铁路枢纽地位已经确立,两横向轴宜昌至武汉有汉宜铁路,襄阳至武汉有武襄十高铁在建,纵轴之一沿京广发展轴高铁通道已形成,纵轴之二襄阳至荆门段拟建襄荆宜高铁,而仅有荆门至荆州段还没有客运铁路相连。

荆荆段高铁的缺失,不仅是全省铁路交通网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省域各地均衡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项目的建设可大幅提高沿线运输质量、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对支撑和引导沿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荆门、荆州联动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对支持省域协调均衡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具有促进湖北省域地区协调均衡发展、引导襄荆荆发展轴荆荆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等重大意义和作用。

建设用地通过

2017年11月20日荆州至荆门城际铁路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用地预审,项目用地总规模289.60公顷,其中在荆州段用地总规模86.52公顷。

荆(州)荆(门)城际铁路已列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完善鄂中综合交通体系、助力江汉平原经济发展、实现湖北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用地预审的顺利通过,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提供了用地依据和保障,为实现荆(州)荆(门)城际城路早日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荆荆铁路全线采用新建线路方案,建成后,

荆门荆州两地来往仅需20分钟。

通过批复

2017年11月28日从市铁路办获悉,备受关注的荆门至荆州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1月28日,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新建荆门至荆州铁路项目,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并将连接呼南高铁。这标志着我市将拥有首条高速铁路,随着南北向高铁通道的打开,荆州正式纳入全国快速铁路客运网。

批复指出,为加快荆门、荆州地区城镇化建设,满足荆州、荆门地区旅客出行需求,完善湖北城际铁路网和沿线综合交通体系,同意新建荆门至荆州铁路项目。

项目估算总投资110亿元。线路总长70.432公里,沿线设荆门西站、十里铺站及荆州站(扩建)等3座车站。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双线。客流密度近期2030年开行客车对数26对/日、远期2040年开行客车对数48对/日。

批复明确,项目法人为湖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门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荆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湖北荆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工期42个月。

市铁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荆荆高铁的建设,从全省铁路布局来看,使襄阳、荆门、荆州三座城市实现了国家铁路的连接,强化了荆州与省内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将加强荆州与岳阳、常德、益阳、张家界等环洞庭湖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间的铁路衔接,对湘鄂区位经济发展建立起纽带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呼南高铁,是贯穿我国中部地区的南北向大动脉,荆荆高铁连接呼南高铁,荆州将正式纳入全国快速铁路客运网,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对荆州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区域辐射力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