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師語絲732:春光裡的母親


白老師語絲732:春光裡的母親


白老師語絲732:春光裡的母親


  我很敬佩著名攝影家焦波,他有一本攝影集叫《俺爹俺娘》,是從他給爹孃拍攝的近萬餘張照片中精選出的作品集,焦波將父母下地勞作、居家生活、節日團聚、送別自己等一些很普通的場景拍下來作為對父母的留念,但更多是包含了他對父母的愛。特別是他給父母拍合影時,90多歲的父親用他那厚實的臂膀緊緊地摟著比自己大兩歲的老伴兒,笑得是那麼地開心,那麼地幸福。

  焦波這些照片真實地記錄了魯中山區兩個世紀老人幾十年間的生活片斷,張張深情、段段精彩。這100多幅作品將我們帶進了一個真、善、美的世界,編織出一個個遊子想念爹孃、思念家鄉的圖片散文故事,讓人們完全陷入了一種感動的濃情之中。

  看過焦波的攝影作品,很令我震撼,我們最平常、最司空見慣、最忽略的親情,卻被他拍的如此動人心絃。是啊,我從來沒有珍惜過陽光、空氣和水,這些全是大自然的饋贈,可是失去的時候,會發現這些比金錢,比榮華富貴都重要,特別是這次疫情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呼吸的空氣是如此重要,我們都希望呼吸的每一口空氣裡,沒有一粒新冠病毒。

  我也喜歡攝影,攝影設備一次次升級,卻從來沒有專門拍拍自己的父母。如今父親已不在了,母親和我在一起生活。

  前年的時候,攝影好友朱新生從濮陽回來。一天下午,他拉著他的母親和我的母親到陸渾溼地拍照。兩位母親是老姐妹,也是閨蜜,一個近80歲,一個70出頭。

  老朱拍照回來之後,很有感慨地對我說,兩老太可高興了,每個人都拿了好幾件衣服,拍著,換著,像年輕的女孩一樣,咱攝影人最應該拍的就是父母啊。後來,老朱專門把這些照片洗出來,捎回來,送給母親。母親非常開心,說要掛在哪裡。我就在客廳和她的房間裡各擺放了幾張照片,我能看出她很開心,家裡母親的照片很少。

  老朱的話,讓我也很有感觸,拿著昂貴的攝影器材,到處去拍風景和人物,身邊的人卻總是忽略了。去年春天來的時候,公園裡的櫻花開了,我把母親領到公園裡拍了一些照片,櫻花樹下,母親的笑容像一朵花一樣。可以看出母親非常高興,她也是拿了幾身衣服,換著穿,讓我拍。她還拿了鏡子和木梳。

  今年的春天,我把母親領到庫區的桃花園裡。這麼近的距離,這麼美的風景,這還是第一次領著母親來。桃花開得正豔,非常漂亮。在桃花樹下,母親面對我的鏡頭有點手足無措,因為少拍照,她的表情有點僵硬,很不自然,我讓妻在她前面做示範。

  母親這次竟帶了四身衣服,她早早地準備好,在等我收拾完一起下樓。我給她拍照時,她說臉上的皺紋很多,怕拍出的照片不好看。一會,她就主動換上一身衣服,然後,問我好看不好看。

  我說,你咋拍都好看。妻子怪我敷衍,實際上我說的是真心話。因為拍人物拍多了,我覺得拍出的照片老人和兒童最不需要修飾,以真面目示人就是最真最美的。而美女們就不一樣了,她們要求拍出的照片比照鏡子還要好漂亮,磨皮,美白,修臉,細腰,我所有攝影后期本領要用盡,還不一定讓這些美女們滿意。而老人和兒童,我一般全是本色處理,老人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見證,是人生的閱歷。兒童所有表情都是天真無邪的,是最真最美的。

  下午,因為忙,母親還問我,照片出來沒有。我說,還沒有顧上。下午朋友叫我又去拍片,拍最美的風景和美女。晚上,我處理片子到零點以後,先處理母親的照片,看著母親在桃花園裡,在桃花下,笑容真的是那麼燦爛,走在桃花盛開的小道上,步伐有點蹣跚了,在我的電腦大屏幕上,我第一次這麼細緻地觀察母親,一個76歲的老人,看著,看著,心裡有一絲愧疚和不安,平時整天忙裡忙外,很少關注過母親,真是有點罪過!第二天早上,母親還一直叮囑我說,晚上不要睡得那麼晚,熬夜對身體不好。

  近些年,她的腿腳已不靈便,上樓又很辛苦。我家住在七樓,對於她來講,是要爬一座很高的山。她的腿開始疼了,膝蓋有點變形。

古人說得多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的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這句話是多少失去父母的人的感嘆啊,如此深的感受,難道只有失去才去後悔和哀嘆嗎?

  看著桃花樹下的母親,沐浴在一片春光中的母親,發現母親是那麼可親可敬可愛,笑容是那麼漂亮,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是對兒女的關愛才留下的。

  每年春天,或者有空的時候,我要多拍拍母親,我的親人們,因為她們對於我,如陽光,空氣,水一樣珍貴,但也是我經常忽略的,我真應該向焦波老師學習,多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最美好時光。

白老師語絲732:春光裡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