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近年來,智能化精準醫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準醫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伴隨著醫療大數據的不斷髮展,計算機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革新,醫療領域正處於智能化與精準化變革的風口浪尖。

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瞭解智能精準醫療,“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的承辦方OFweek醫療科技網,特邀請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廖洪恩教授,為大家帶來“智能精準醫療:醫生的‘眼’‘手’‘腦’”為主題的演講。


廖洪恩教授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項目負責人。在三維醫學影像和智能微創器械領域取得系列國際矚目的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微創手術治療的立體空間透視導航,併成功研製出世界上首臺用肉眼即可觀察到的具有5米以上圖像縱深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在包括MedIA, Nature Photonics, IEEE Trans系列刊物等發表了250餘篇國際期刊和學會論文、30餘篇綜述文章,合編著書籍13部,專利40餘項。曾獲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IFMBE青年學者獎、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表彰等十餘項國際性獎項。2017年獲得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最高科技獎

“黃家駟生物醫學工程獎”,2018年獲“中國僑界貢獻獎”。現任亞洲計算機輔助外科學會理事長、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亞太區秘書長等職務。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廖洪恩教授

隨著微創手術的推廣,醫學成像已經從單一的診斷手段逐步拓展成為介入治療必不可少的工具。與此同時,智能型診療器械和微創治療方法的開發也為提高腫瘤的治癒率、降低複發率、以及改善手術預後提供了更多的幫助。本次演講內容融合機械學、信息學、電子學以及醫學等學科,圍繞著臨床微創診療,拓寬醫生新的“眼”(精確診斷)、新的“手”(準確治療)、新的“腦”(智能診療),我們期待這些技術能突破傳統意義微創手術概念,開拓新興微創高精度診療一體化領域。

機器人輔助智能化的微創診療對應的診斷、治療技術和醫療設備也已經被開發用於臨床實踐中,智能醫學影像和信息診斷系統為精確診斷提供了條件,實現了影像分析的自動化、定量化。高精度、多模態影像融合以及病變組織的自動分割識別提高了診斷的效率;光譜成像和攜帶特異性探針的納米機器人可以跟病變組織靶向性結合,可以達到分子診斷水平。

而隨著手術機器人以及介入等治療手段的發展,機器人輔助治療具有可量化、可控和可視化等優勢,以自動化技術或定位裝置等可以實現人體生理運動補償、消除外科醫生的震顫動作,使手術操作達到亞毫米精度,進行理想的準確治療。

當前智能精準醫療的研究正朝著更加靈活的機電一體化器械、智能診療一體化演變,在11月13日OFweek 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上,廖洪恩教授將詳細介紹其在智能精準醫療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業內人士一起探索未來精準醫療的發展趨勢。此次會議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高科會主辦,OFweek醫療科技網承辦,聚焦人工智能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兩個方面,深入探討醫療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共同追蹤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轉化應用,讓眾多專家與你一起,探索前沿科技,把握行業命脈。


定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亮相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往屆部分嘉賓

本次大會熱烈歡迎醫療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企事業單位參會交流!您可直接私信回覆:門票,獲取價值1500元的免費參會門票!

也可戳“閱讀更多”進入快速報名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