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應窮造化才

如此奇妙境

四會聚靈秀


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六祖在四會


以四會之名而論,中華幾千年以天,地,人的角度來定地名內涵,其深廣之義還得一層層地去體會。四會自古就是佛禪聖地,前有六祖慧能在此潛修十二年之久,深得佛禪深化的六祖慧能留給四會人一份厚重福報,因緣成熟,不但佛苗如雨後春筍遍佈山鄉市鎮,還培化出了阮,梁二佛,兩位千年以來備受信眾敬仰,亦得朝廷多次冊封為“天地聖佛”。


佛果何其大、法喜何其廣,其中阮公聖佛是嶺南繼六祖之後,最為虔誠,深信,精進,即身修成正果的民間典範,其後十年間又帶教點化梁公成佛,在十里之地,架起聖佛雙虹,真是舉世妙有。

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阮公聖佛


縱觀阮公聖佛的一生,一介放牛人,身世艱辛,沒念過書,為人平實少語,他憑藉著對佛法的虔誠和對佛理的識悟,在困苦中孜孜不倦地修學,可見佛法不關文字、全在心悟。


阮公聖佛在他年少時不管是他在放牛時表現出來的一心向佛,虔心修正,還有年關賣柴裡的扶危濟貧和荔枝樹上坐化得到後的智慧圓滿,都充分顯示出了阮公聖佛的大慈大悲之心和對佛教精神演繹和體現,以至於六祖夢中點化年少時的阮公聖佛,最後讓其證悟圓滿。

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有何積極影響


阮公聖佛在中國乃至海外都有非常多的信眾供奉,每座供奉阮公聖佛的寺廟皆香火鼎盛,信眾如雲,為何會如此受人尊崇?


一,因為阮公聖佛得道成佛後,屢次顯聖,護佑一方,譬如南宋時期顯聖京城救火,後被冊封為"護國庇民大師菩薩";在明朝時期為皇上治療眼疾,後為冊封為“慈應大師菩薩”;受封加匾不僅影響盛大,更是受福於當地一方。


二,在民間,阮公聖佛顯聖救濟民生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按當地人說,要是村上哪一家人田有禾蟲,只要把在阮公殿點上三支清香,祈求除蟲之源,禾蟲就沒有了;誰家蓋房子,做善事,到阮公佛堂求個籤,照簽上去做,一定平安吉利;要是遇到旱災,求阮公聖佛,天必降甘露解災,要是遇到水患,阮公聖佛也會應聲而救。


三,受阮公聖佛之精神“舍小我,成就大我”的影響,同時逐漸形成阮公聖佛獨特的佛禪文化,人們在他的薰陶之下,形成樂善好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的習慣,這不僅符合中國優良傳統,也契合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的和諧社會價值觀。


因此,阮公聖佛在中國傳承千年之久並且延續至今,不無道理。阮公聖佛的佛禪文化是勞動人民藉助其和諧、慈善、惠澤理念、勸人誠實、向善,淳化社會風氣,倡導文明道德,營造和諧社會,積極向上的傳統為宗旨的宗教文化,具有人性崇高慈悲為懷的積極意義。


隨著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弘揚佛禪文化,建設嶺南文化優雅之城和幸福四會的目的,將得到進一步彰顯,併發揮其積極作用。


阮公聖佛禪文化,在人們心中有何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