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成新时尚,永川这两个村也有了智能垃圾桶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那么,农村又怎样?11月28日,记者从市环卫集团获悉,今年10月,市环卫集团投入70余万元,率先在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代家店村,打造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村民表示,一开始,对生活垃圾分类比较陌生,但学习之后就变得简单了,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既保护了环境,还提升了个人素质。


垃圾分类成新时尚,永川这两个村也有了智能垃圾桶


▲永川黄瓜山村,村民正在投放垃圾。

11月28日上午,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村民李大姐在四分类的智能垃圾桶前,刷卡后,按照智能语音提示“选择垃圾类型”后,她把几个塑料瓶子投入塑料投口。“像塑料、纸张这些,以前我们都是随意丢弃,现在,有了智能垃圾桶,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家里的垃圾拿来,进行分类投放,而且,还可以获得积分,兑换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李大姐说,不仅如此,大家也渐渐地开始把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投放进相应垃圾桶,分类投放垃圾既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保护了环境,又补贴了家用,大家的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很值得。

记者了解到,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代家店村常住村民3700多户,此前,居住分散、居民文化程度低,对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和知识不清楚,为此,市环卫集团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力度,在黄瓜山村、代家店村各配置一套四分类可回收智能箱,为每户村民配备了40升的两分类垃圾桶,并在村主公路旁及村民较集中的院落设置了垃圾分类集中收运点,每个集中收运点配备了四分类宣传指示标识标牌及四分类垃圾桶。村民在家中自行分类后将垃圾投放至就近集中收运点,然后由市环卫集团定时定点分类收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