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道菜,他毅然辞了官,却成了一段佳话!

几千年来,做官可以说是一直是国人的终极目标,特别是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越来越成熟,无数人为了这个目标前赴后继,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这一时代科场的写照。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就有这样一个人,为了一道菜就辞官归家,不为名利所束缚。

为了一道菜,他毅然辞了官,却成了一段佳话!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张翰的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且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说他有阮籍之风,相传有一日,会稽人贺循奉命前往洛阳,所乘船只停泊在苏州阊门,贺循在船中抚琴一曲。张翰恰好经过,听到琴声,便上船拜访。两人虽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互相钦佩和喜悦。张翰问贺循的去处,方知是要去洛阳,于是他说:"正好我也有事儿要去洛阳。"连家里人也没有告诉,便和贺循同船而去。

为了一道菜,他毅然辞了官,却成了一段佳话!


而此时西晋王朝正值八王之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齐王司马冏执政时期,张翰被征召为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告诉同郡的好朋友顾荣说:"现今天下纷纷扰扰,灾祸战乱都没有停止。您名声远播四海,想要退出政坛很难。我本来就是生活在山林之中,对现实社会没有抱持期望。您要明智地来思虑前进或是后退的规划。 "顾荣握住他的手怆然说:"我也想跟你一起采南山的蕨草,饮用三江的清水。"


有一天张翰见秋风起,想到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弃官还乡,张翰有《思吴江歌 》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正是“思乡忽从秋风起”,李白有诗赞之曰:“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张翰在历史上虽名声不显,却留下了"莼羹鲈脍"的成语,后来人们便把思乡之情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莼鲈之思”--张翰为美食而辞官的故事也就成了一段历史佳话 ,而这道莼菜鲈鱼羹自此响彻大江南北。

为了一道菜,他毅然辞了官,却成了一段佳话!


不久之后,齐王司马冏兵败,张翰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朝廷因为张翰是私自离开职位就开除了他的公职,张翰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束缚自己,有人问他"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张翰却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这时,世人才知道他的洒脱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