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社保不滿15年怎麼辦?轉成城鄉居民划算嗎?不划算

最近有一網友諮詢:馬上要退休了,可社保繳納年限不滿15年,怎麼辦?有人說可以把城鎮職工社保轉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樣做划算嗎?

不划算,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

為什麼這麼說呢?

雖然二者都屬於養老保險同樣享受退休待遇,但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最低養老金也有900多;相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個月也就100多塊錢。

退休了,社保不滿15年怎麼辦?轉成城鄉居民划算嗎?不划算

按城鎮職工退休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按月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男年滿6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另外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才可以,而這個15年是最低繳納年限。只有2個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才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缺一不可。

那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社保繳納年限不滿15年,怎麼辦?

這一點在《社會保險法》中已經明確說明了: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要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的話,按月能領多少錢的養老金呢?

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多少,是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賬戶組成。

另外還和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等因素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 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退休了,社保不滿15年怎麼辦?轉成城鄉居民划算嗎?不划算

轉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划算嗎?

划算不划算,只有算過了才知道。

01 看職工社保繳納年限

為什麼說要看職工社保繳納年限呢?前面提到過了想要按月領取養老金,需要2個條件都符合,而大多數都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而社保繳納年限不滿15年,要是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延長繳納年限。

所以說如果延長年限高於已繳納年限的話就不太合適了。打個比方,繳納7年便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這種情況就需要延長5年,然後再將剩餘的年限費用一次補繳才可以,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自已經濟條件是否允許。

相反要是延長年限較短的話,轉成城鄉居民是很不划算的。

退休了,社保不滿15年怎麼辦?轉成城鄉居民划算嗎?不划算

02 看養老金多少

職工養老保險的保費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繳納比例在24%,即便是靈活就業也需要繳納20%。相反城鄉居民保費是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個人繳納分為12個檔次,分別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相比職工社保來說更便些,自然退休後養老金也低。

所以說一般情況下繳納職工社保,按最低基數繳納交滿15年,大概每個月能領950多塊錢(這個數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計算)。相反城鄉居民是大概每個月能領100多塊錢吧!

結束:退休了,社保不滿15年怎麼辦?轉成城鄉居民划算嗎?這個還需要看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社保繳納年限較短,轉成城鄉也是不奈之舉,一不需要補繳太多的保費,二也可以即刻享受退休待遇。但要是補繳年限較短,轉成城鄉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