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一期节目中,包文婧煮自热火锅时,不小心把开水倒入加热包,导致自热火锅随时会炸开,大家都惊呼“小心点”,而这时,包文婧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大家都跑过来安慰她,一天的行程就这样被耽误了。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你是不是也像包文婧这样,经常陷入难过-自责-拖延-难过的“内耗”怪圈?


少点内耗,会活得更轻松

什么是内耗型人格?

在工作或生活中,明明一天什么都没做,但已经感到累的不行。遇到一个小问题,内心活动异常丰富,思前想后,考虑所有人的想法,却不敢马上采取行动。

就像网友@一只白 说的:

“内耗型人格。比如做事情需要两小时。提前消化掉自己“要去做”这件事,以及提前预知所有可能出现的失败的不幸的痛苦的结果,再到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开始去做,花了八小时。还是带着排斥和悲观的心态。”

渴望通过自我控制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内心有过多的自我拉扯,最终导致内心资源和能量严重损耗。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内耗型人格不等于内向。有些人虽然内向,不爱讲话,但是做起事来却是非常利落干净,也从来不会无理由的自责。而内耗型人格,活生生把自己的精力耗在内心世界里,浪费了大量时间。

我刚毕业时,也因为“内耗型人格”吃了不少亏。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在茶水间吃饭时,同事对我说了一句:“你看起好像毕业生啊!”我听到这句话立马就去想这句话的涵义,难道她是在暗示我工作没有做好?还是说我今天的穿着打扮太不正式了?

就这样,我连续三四天都在思考同事这句话的涵义,但是也不敢去问同事。因为思虑过度,那几天精神也不太好,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另一方面因为常常自责,我在公共场合也显得特别胆小懦弱,很少参加公共活动,与陌生同事的交流越来越紧张。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后来,我去问朋友,“你看起好像毕业生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朋友笑着说:“夸你年轻啊,我要是听到这句话肯定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听到朋友的话,我恍然大悟,一句话有多种涵义,我何必去纠结呢。如果实在不懂,就主动开口去沟通吧,陷在自我否定与责怪中,会不断损耗自己的精力。少点内耗,才能活的更轻松。

勇敢表达需求,别让人际交往成为一种负担

如何改善这种“内耗型”状态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外向型人格的特点。

在《青春有你》女团选秀节目中,虞书欣因为“话多、做作”而出圈。虽然不少人反感她的做作,然而这种“做作”是一种值得内耗型人格学习的“潇洒”。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虞书欣在节目第一期就表达了自己对导师Lisa的崇拜,甚至还要求Jonyj导师跟自己换座位。

在采访时,她大胆承认自己做作,但是也说自己很可爱;在宿舍生活中,室友不爱搞卫生,她会当面指出每个人的“脏乱差”,要求她们要保持整洁...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可以看出,虞书欣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有什么令自己不舒服的话或举动,当面跟对方说出来,从来不让心事过夜,这种利落直接的交流,才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的女主角,是一位28岁的职场女性,她是个“老好人”,无论同事提出什么要求,她都会答应,但是自己的需求不从来不敢提出。


她一边做着无法拒绝的事,一边讨厌自己,成为了同事嘲笑的对象。


过度的妥协、周全、讨好,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受欢迎,只会在内耗中损耗了自己的精力。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有时,房间的门并未上锁,只不过它是向内打开的,一个人如果总是向外推,而没有向内推,就会被困在这个没有上锁的房间内。

内耗型人格,首先要做的就是迈出沟通的第一步,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困扰、疑问”,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打开困局的钥匙,往往在每个人自己手里,与其懊恼自责,不如去找找那把钥匙,把门推开,就能看见前行的路。

内耗型人格VS外向人格|虞书欣的做作,也是一种积极表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