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又燒了!車主:嚇得我瑟瑟發抖

今年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等電動汽車先後自燃,讓許多車主擔驚受怕、人心惶惶。

這兩天,新造車勢力雲度新能源旗下第二款車π3/長城歐拉R1先後自燃,起火位置均位於車輛後方底部,且由於沒有采取緊急撲滅措施,兩輛車都幾乎燒燬。

電動汽車又燒了!車主:嚇得我瑟瑟發抖

歐拉R1起火

不同的是,歐拉R1疑似在充電中發生自燃,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而云度π3則是在充滿電後,行駛一段時間後開始自燃。

電動汽車又燒了!車主:嚇得我瑟瑟發抖

雲度π3起火

電動汽車真的不安全嗎?電動汽車作為新事物,不排除每一次的事故都會被放大,被關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充電安全管理、電池產品測試驗證等不足。

“約29%的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發生在充電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表示,電池熱失控是導致新能源汽車發生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電池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兩種,其中三元鋰電池由於能量密度更大,可以獲得更高補貼,應用範圍也更廣。

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性是表現穩定,安全性更高,即使在高溫環境下也不容易起火,但它的缺點是能量密度較低。

而儘管三元電池擁有更高容量,但長時間工作會出現升溫現象,使電池內部不穩定,更容易發生熱失控,導致自燃概率大大提升。

筆者翻閱資料查詢得知,長城歐拉R1的電池供應商有捷威動力、寧德時代和塔菲爾新能源,電池能量密度在158-176kWh/kg之間,而云度π3的電池供應商有寧德時代、欣旺達,兩輛車均採用三元鋰電池。

而針對電動車頻頻自燃,工信部也在今年6月就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發佈了隱患排查通知,要求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各項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排查,而且勒令企業對自身監控平臺進行自檢,確保監控平臺符合相關規定,還要求新能源車企在今年10底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如實上交工信部審核。

那麼,作為電動車車主的我們,如何防止自燃事故的發生呢?

首先,我們還是要避免過充。

近幾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越來越高,如長時間過充,電池發生爆燃的風險就會變高。所以,我們充電時間快到的時候,一定要切斷電源,避免過充。

其次是定期檢查動力電池是否有受損。

燃油車有一定的維護保養週期,電動車也是。如果其中的電路發生了破裂、損壞等等,那麼線路就會發生短路,從而引發電動車自燃。

另外,車主還更需要安全駕駛,避免發生碰撞。

最後,多留意電池管理系統(BMS)的提示。BMS是專門控制電池溫度等情況的系統,一旦BMS提示故障、或者本身故障,車主要立馬檢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