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东汉买地券

在南昌市西湖区,分布着一个时间跨度从东汉到三国的古墓群。

2017年 8月至11月,当地考古工作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11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器、漆木器以及采集样本等各类文物约450余件套。

近日,在该古墓群的2号墓地再次迎来一个大发现:出土了一件石质买地券——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三国时期石质买地券

买地券是什么?墓葬中出土的买地券反映了什么问题?

下面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简单谈谈关于买地券的二三事。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朱砂买地券

买地券是冥世的土地买卖契约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最早的买地券出土于东汉墓,年代是光武帝建武年间。虽然现存有西汉时代的买地券,但早已被人所证实为赝品。

不过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是不会突然出现的,既然东汉初已有买地券这种明器,那么可以推断,在此之前的西汉也是很可能有买地券的,只是缺乏实物证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买地券是当时社会实际的土地买卖契约,是在持有者死后被当作随葬品埋入墓地的。

在一观点,在后世被众多学者推翻了,具体考证过程暂且不论,只说一个简单道理:假如买地券真的是实际的土地买卖契约,是不可能会跟随死者埋入地下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把买地券理解成现在的产权证,试想现代人怎么可能会把这么重要的证件带到地下呢?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汉代陵墓

因此,说买地券是冥世的土地买卖契约,是毫无疑问的。

东汉买地券的材质主要是铅券,和实际的土地买卖契约相同,作为明器的买地券刻有铭文,记载着买方、卖方和见证人等要素。

先来看下面这件汉章帝建初年间的买地券是怎么写的。

“建初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乙酉,武孟子男靡、婴买马熙宜、朱大弟少卿冢田。南广九十四步,西长六十八步,北广六十五(步),东长七十九步。为田廿三亩奇百六十四步。直钱十万二千。东陈田比介,北、西、南朱少(卿)比介。时知券约赵满、何非,沽酒各半”。

从这件买地券的铭文可以看出,买方是武孟子的两个儿子靡和婴,卖方是马熙宜和朱大弟,用于交易的墓地面积是二十三亩零百六十四步,地价是钱十万二千。订约的见证人为赵满、何非。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这份买地券是真实的土地契约,那么武孟子及其二子应该与马家和朱家分别订立契约,怎么会合在一起呢?

于常理说不通,所以这也可证明买地券只是一种明器,铭文中的墓地面积、地价都不是实际的,而仅仅是概念上的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汉墓中的陪葬品

孟武子买地券是最普通的一种买地券,稍后一点的买地券掺杂了更多的迷信因素。

在一份汉桓帝时的买地券中,出现了“告丘丞墓伯、地下两千石、墓左墓右主墓狱吏、墓门亭长”的字样,显然这些都是冥世的官员。

这件买地券除了具备买地券的一般功能,还体现了墓主在进入另一个世界后,祈求地下神明接纳和保佑的愿望。

汉朝人的生死观:死而不亡

汉朝时,私有土地买卖盛行,买地券正是这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只是买卖主体——包括买方、卖方和见证人都是亡人。

在地下的亡人依旧需要买地置业,需要为自己置办一个安身之所,这是汉朝人的生死观——“死而不亡”的体现。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汉墓中的陪葬品

先秦社会的宗教迷信之一鬼神崇拜思想到两汉都一直在广泛流传,加上之后受到道教思想、神鬼学说、巫术等观念的影响,汉朝人形成了以下这样的一种生死观。

汉朝人认为,人死以后只是肉体的消灭,但是魂魄会一直存在,其归依地即为庐墓、棺椁。

亡人在生活上和人间的活人不应该有差别,买地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体现,视亡人如在世在汉朝人的生活中是能够从上到下得到全方位体现的。

据《汉官仪》记载,汉朝皇陵需要在晦望、二十四节气、三伏、社腊祭祀。在正月的时候,天子还要亲临皇陵祭祀。此外,公卿百官和各郡国计吏都要随行,目的是向先帝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他们认为,逝去的皇帝虽已不在人世,但魂魄宅于陵寝,依旧能够听政治事。

汉明帝创立的这种礼制,正是人“死而不亡”观念的表现。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西汉帝陵格局

在士大夫阶层,还流行着“上冢”的习俗(即今日的上坟)——亡人魂魄尤在,居家时要时常探望慰问。

出门时则要向坟墓辞行。

公孙瓒为涿郡小吏时得到太守赏识,并娶其女为妻。太守因犯罪被发配到日南,公孙瓒决定随行。

临行前,公孙瓒向先人坟墓祭辞:“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据《后汉书·公孙瓒传》)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公孙瓒

东汉人蔡顺为人至孝,其母亲在生前怕打雷。其母亡后,每当遇到雷震时,蔡顺就匆匆赶到母亲坟前边哭边说:“顺在此。”(据《后汉书·周磐传》)

蔡顺生怕母亲受到雷声惊吓,实际上她哪能听到呢,只是认为在地下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吧。

正因为汉朝人认为人死后魂魄需回归故乡棺椁,由此又产生了“归葬”习俗。人死后不管在离家多远的地方,都不能流浪在外,必须要魂归故里,这也是“死而不亡”生死观的体现。

东汉初,温序被隗嚣部将俘虏,不屈而死。光武帝赐墓地,将其葬于洛阳。

温序长子寿后来为邹平侯相,梦到父亲托梦告诉他“久客思乡”。温寿随即弃官,将父亲的骸骨迎回乡里埋葬。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马王堆汉墓招魂帛画

在此风气影响下,甚至有人千里迎丧。

三国时的高柔是陈留人,父亲逝于西州,他千里迢迢赶去,历时三年才将父亲棺椁迎回,一路备尝艰辛也在所不惜。

而东汉的袁彭又是另一种做法。他在任上病逝前留下遗言,令其子勿将其归葬,也无须将其妻子的棺椁从家乡迁来与其同葬,因为“亡者有知,往来不难”,不用合葬,照样可以夫妻团聚。

以上两例虽然做法不同,但反映的问题是一样的,都认为人死魂魄仍在。

“死而不亡”观念之影响:带来厚葬陋习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 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自先秦以来,“事死如生”的观念深入人心。死者生前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死后的魂魄在地下世界仍然要享用生前的一切,明器都是实打实的器物,而不是后代墓葬中土制或陶制的替代品。

秦始皇陵的奢侈程度众所周知,即使是到提倡节俭的汉代,皇帝依旧不能免俗。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秦始皇陵模拟图

汉文帝一代贤主,躬行节俭,但在涉及自己身后事时依然发出“以北山石为椁”的感慨,足见秦汉时皇陵规模之弘大。

晋愍帝建兴年间,有人盗墓贼发掘了汉文帝的霸陵和汉宣帝的杜陵,获珍宝无数。

愍帝问索綝:“汉陵中物何乃多邪?”

索綝回答道:“汉天子即为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据《晋书·索綝》传)

给皇帝修建陵墓,竟然要耗费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按照每年将三分之一的国家收入用于建造皇陵的惯例,至去去世时,其陵寝茂陵都已经装不下随葬品了。

新莽末年,赤眉军盗茂陵,至西晋时,陵中依然有大量随葬品未被取走,西汉皇陵的奢华程度真是令人咂舌。

富有四海的皇帝有奢侈的资本,在墓葬上,其他王侯将相也不甘落后。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

1972年-1974年开始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几千件,涉及日常的方方面面,相当于把一个家搬到了地下,完全可以满足死者生前的生活需要。

而自2011年开始发掘的海昏侯墓,有过之而无不及,共出土文物一万多件,其中竟有10余吨的铜钱和数量惊人的黄金。

皇家和贵族的厚葬于国计民生百害而无一利,只能便宜了盗墓贼。西汉皇陵在魏晋时就已经被盗得差不多了。

两汉的厚葬风,至曹魏时才被逐渐逆转过来。曹操提倡薄葬,去世时遗令

“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

魏文帝曹丕更是亲自制定“终制”,规定陵墓不树不封,不立寝殿,随葬品不准用金银铜铁,一律使用瓦器,并严厉告诫后代及臣,如违此诏,“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

神魂有依:从买地券看汉朝人“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魏文帝曹丕

结语

“死而不亡”的生死观深刻地影响了汉代人的丧葬制度,包括买地券在内的一系列随葬品以及墓砖、墓画都在方方面面折射出该观念的印记。

而买地券本身,由于其丰富的铭文,也成为后世人研究两汉经济、社会的珍贵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