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阴,间或小雨。

暮霭沉沉,西风料峭,枯叶纷飞,路断行人。蓦然之间,想起蒋捷的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公元1267年,元灭南宋。沧桑变故,国破之痛、家亡之恨,在宋元之际的词人中,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蒋捷便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其《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 

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绵绵细雨总是和无限“愁思”难解难分,正所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常见的视角出发,却通过穿越时空的大胆跳跃,一举为读者展现了三幅“听雨”的画面,将一生的悲欢一网打尽,使人浸润其中、难以自拔。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轻狂,轻马貂裘,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恣意的享受着生活,世界在他的眼里,是明媚的,是欢悦的。“歌楼”、“红烛”、“罗帐”等意象交织,交织传递出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绮丽画面。

一个“昏”字,怎一个巧字了得,写不尽的惬意欢谑,道不尽的纸醉金迷。然而“欢愉不惜时光逝”,青春总是短暂,欢悦总是易逝。不经意间,孤苦的中年时光已倏然而至。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客舟听雨的:秋风透骨、凄雨蒙蒙、孤舟飘零、孤雁悲鸣,孤独、忧愁、怀旧,种种复杂难言的愁绪涌在心头。

一个“断”字,有亲人索居的断离别,有羁客旅思的愁断肠,有前路晦暗的迷惘,有人生失意的悲凉。自己正值壮年,却遭逢兵荒马乱,词人在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四方漂落,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而今”一词,笔锋一转,由追忆似水年华而直面当前处境。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寄居僧庐,寒夜漫长,独自倾听着夜雨:家国无存,往昔何夕不可追;离家索居,萧索心境意难平。

世事沧桑,少年欢乐与壮年愁恨,已随雨打风吹去;“悲欢离合总无情”,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心已如止水,波澜不惊。

这首小令,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听雨”的特殊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少年听雨歌楼上”,一个“上”字,意气风发,直上青云霄;“壮年听雨客舟中”,此时词人虽高中进士,但国破山河不复在,报国无门,于是开始了漂泊生涯,徘徊纠结,失意中尚存一丝幻想,因而用“中”字,挣扎和不甘之心尽显。“而今听雨僧庐下”,时光飞逝、尝遍悲欢离合,他已几近麻木,世事变幻、悲欢离合,已经无法激起他感情的涟漪,听任檐前冷雨一直滴到天明。

一首《听雨》,是蒋捷对坎坷人生的回首,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呢?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在年轻的眼光里,世界是热情似火的、生活是激情澎湃的;我们创造着青春,也挥洒着青春;我们追求着梦想,也享受着梦想。

人到中年,人海沉浮,我们的憧憬和梦想,在现实面前一败涂地,但我们依然依然没有放弃梦想;旅途艰辛,但我们依然人在旅途;前方叵测,但我们依然向着前方。

然而“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韶华总是易逝,但历经了离合再无悲欢,见惯了风雨眼里已再无阴晴;人生原本就难免悲欢离合,何不给自己一份“一任点滴到天明”的洒脱和放下呢?

蒋捷《虞美人·听雨》: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传奇

​杨慎若无大起大落,不会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慨;杨降若无生活的变故,不会有“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容”的感悟。

没有边界,何来禁锢呢;不在乎风雨,又何惧风雨?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葆有一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