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能管得了时间么?别让时间再乱跑

你的孩子能管得了时间么?别让时间再乱跑

能让自己的孩子很好的管理时间,是每一个家长都渴望能的。但事实是,很多孩子时间观念差,且屡教不改,让家长们很是头疼。在这里,我们就如何管理时间这个话题来讨论一下。

1、时间管理管什么

1)平衡理论里有一个时间规律,大意是:若一件事要在A时间点完成,这个事件从开始做到完成需要5天,那么,至少要在A时间点起5天前就要开始做,才会有可能完成这件事。

若是遇到一件较大的事件,里面会有很多的小事件,那么,充分认识每一个小事件需要在哪个时间点完成,以及每个小事件从开始做到完成需要多长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安排每个小事件在什么时间开始做,才能保证每个小事件能按时完成,最后使这个大事件能按时完成。

所以,时间管理,首先要明白:每一件事,都有自己在时间上的要求。做事只有遵守事件本身在时间上的要求,才会有可能将事件按时完成。

2)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2、引导孩子的行为,使其遵守时间

1)小A妈妈计划带小A先去一趟超市,然后下午3点半再去送小A跳舞。妈妈就和小A商量:妈妈要去一趟超市才能送你去跳舞,咱们该什么时间走呢?小A不知道了,就问:妈妈你说什么时间走?妈妈说:让我想想,我们到超市得10分钟,超市里买东西得半小时,超市到你跳舞的地方得15分钟。我们该什么时间走啊?小A算了算说:那我们2点35走吧。妈妈说:万一路上堵车怎么办,要不我们2点就走吧。

与孩子共同探讨每一件事的时间性,并商量如何安排时间,是对孩子培养时间观念的最好方法。随着探讨的次数增加,孩子对事件的时间性感受就越深刻,逐步发展到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事件的时间。随着孩子的成长,经历的事件在增加,就会对事件的时间性掌握的越熟练,对完成事件的时间安排也会越合理。

2)小A和妈妈制定了一张时间表,安排了小A一天要做的事。从起床、上学、吃饭、做家庭作业都有安排,并最大限度的给小A留出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小A就这么按这个时间表很有规律的做着。


就这样,把自己一天要做得事列出来,看看自己要做的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还能剩余多少时间。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就得给自己的时间算账,对自己的时间心里要有个数。

3、让孩子养成守时的习惯

让孩子能按时间安排来行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不守时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规范孩子的行为。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有一个过程,切忌急于求成。

1)让孩子参与对事件完成的时间安排,等事件顺利完成后,适当的赞赏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并使孩子更愿意参与这样的事。如果因时间安排没有考虑到意外事件的影响,导致事件不能按时完成,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孩子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同样能使孩子进步。

2)孩子存在拖拉等不守时的现象时,家长要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如果只是孩子想多睡一会,想多玩一会,想多看会电视等,要及时纠正,遵守时间。如果是因事件的完成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等,则家长想法引导、协助。

不仅要引导孩子,还要协助、督促孩子,长期的遵守时间,就会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合理安排完成每一件事的时间,是事件能按时完成的前提。合理规划每一天的时间,能更充分的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时间的管理,是一种习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养成合理规划、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