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種智慧,《易經》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等待

《易經》是智慧的結晶,每一卦都會給我們一定的啟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易經。其中的“需”卦雲上天下,乾涸的大地需要雨水的滋潤。但有了雲,並不一定下雨,雨水的到來需要一定的條件,我們在地上乾著急是沒有用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等待。

等待是一種智慧,《易經》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等待


諸葛亮出山前,已是才華橫溢,對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說:“我和他相比,就像一匹劣馬和麒麟站在一起,猶如烏鴉站在鳳凰旁邊一樣。他常常拿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我覺得管、樂二人的才華都比不上諸葛亮啊,這個人有經天緯地之才,當今天底下恐怕沒有人能超越他。”

這樣一位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並沒有急於入世,而是整日與朋友一同談經論道,過著清貧生活。以他當時的才能,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謀得一份很不錯的職務,但是那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是在等待,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何時的人。待到自己這滴雨降落的時機成熟,他就毫不猶豫地降落。


等待是一種智慧,《易經》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等待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等待是必須的。很多事急是急不來的,有時候越是著急,事情越是不可掌控。

李政道參加諾貝爾獎評選時,論文發表後很想知道結果,但遲遲沒有音訊,他心急如焚,於是為自己卜了一卦,正好卜得“需”卦,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等待。於是放寬心,靜待最終結果的到來。試想如果當時李政道不是等待,而是找相關人士和相關機構打聽會是什麼結果。

等待是一種智慧,《易經》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等待

一件事如果很快就有結果,通常都是這件事沒什麼希望。比如我們去求職應聘,如果將簡歷遞到面試考官手裡,人家看了一眼就告訴你結果,這種情況是什麼情況?肯定是沒希望的情況下才會這樣。只有在同一件事的參與者實力相當,讓決策者難以取捨時,才會遲遲沒有結果。

等待要有一定的積累,在我們還沒有積累的時候要積極行動,為日後的等待積累資本。

等待也是一個人修養的一部分,當自己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等待並非屬於每一個人。準備不充分,沒有足夠的自信時,我們往往沒有耐心等待。

等待是一種智慧,《易經》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等待


等待屬於真正的實幹家,屬於真正埋頭苦幹的人。投機取巧者無法做到安心等待的。

等待是一種智慧,是有目的地等待,而不是無所事事得浪費時光。

如同需卦一樣,天上有云,等待才會有下雨得可能,如果沒有云,等待再長的時間都不會有雨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