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個屬於小丑的開始

心心念念已久的《小丑》終於走上了銀幕,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小丑》是以同名DC漫畫角色為基礎,和架空的時代背景下,講述的一位脫口秀喜劇演員在生活不斷的摧殘下精神逐漸崩潰,開始了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

《小丑》:一個屬於小丑的開始

這部影片與2019年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映,在最近一段時間才傳入中國。很多人將這部劇中菲利普斯扮演的小丑,與《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當中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做了比較。

《小丑》這部電影打破了常規人們對於電影主題的認知。由於它揭露的一部分社會真實寫照,畫面空間、燈光效果等一系列極具美感的畫面,使之在國內外熱議不斷。

  • 《黑暗騎士》與《小丑》

《黑暗騎士》是講述小丑已經成為小丑後的征服哥譚之路;《小丑》則是小丑成為小丑之前的故事,讓我們一步步見證亞瑟是怎樣從一個普通人逐漸變為小丑。

亞瑟和小丑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他們共同存在於一副軀體之中。

以前一直都是亞瑟人格佔領主導地位,直到一系列事情讓小丑人格掙脫束縛,成為了身體的主宰。

電影前半部分亞瑟上樓梯和後半部分亞瑟下樓梯形成鮮明對比。

前者壓抑、頹廢、沉重,後者自信、高昂、癲狂。

前者是亞瑟陷入人生低谷,後者是小丑走上人生巔峰。

一位是商業框架內的最好,綿密的外部動作,誇張、連貫又準確;另一位是尋根溯源中的極致,從內部到外部,從心理到行動的釋放合理又富有創造力,沒辦法比較,是場接力。

我一直覺得變了態的角色是不好表達的,歸根結底表達變態是表達痛苦,演員很容易在那個瞬間失去對錶演的控制,把自己對痛苦的感受跨過角色去抒發,導致表演變形、失去最重要的分寸。

向希斯萊傑和傑昆以及他們背後的人致敬。

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經典地刻在了人們的心中,《小丑》這部劇也可以看做是對《黑暗騎士》的致敬,沒有必要去做出一個比較。

  • 小丑:患精神病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期待你裝沒病

電影中亞瑟(主角)一直患有一種疾病,每當情緒激動時會控制不住地大笑。也很具有諷刺意味,小丑就一定要笑著嗎?

《小丑》:一個屬於小丑的開始

一開始亞瑟也選擇了去找心理醫生,訴說自己心中的想法,但是心理醫生並沒有去傾聽他,也間接性的導致了亞瑟精神的崩潰。直到電影的最後一幕,心理醫生說你可以向我傾訴你的心聲,小丑卻再沒有說話。

在生活的一步步緊逼之下,亞瑟開始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慾望,從地鐵槍殺三個上層社會青年開始,心中的惡魔逐漸顯露。下一個轉折點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並且親手結束了自己的養母的生命,心中的惡魔徹底覺醒,就像他自己所說的:我的人生只是一出喜劇。沒有了所要在乎的東西,就不會再失去了。

其中有一幕是亞瑟成功成為了另一個自己(小丑)他一邊跳著舞一邊走下臺階,由以往的爬上樓梯變為跳著舞走下樓梯,也象徵著生活已經不能再向上,那就只好再繼續往下走。

《小丑》:一個屬於小丑的開始

生活就要像瘋子一樣的過 才能忘記生命給我們的顛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