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朝投入了47万精锐部队,为何还是惨败给努尔哈赤?

破烂酥皮


萨尔浒之战可以说是自明朝中叶一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据史料记载,双方动用的作战总兵力将近二十余万,因而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会战。在万历朝对朝鲜之役中,明朝前后用兵只有十多万,各次战役的规模也都比较大,但是就单次来看的话,还没有哪一次能比得上萨尔浒之战。本场战役后金大获全胜,明军惨败收场。

关于这次战争需要谈及之处非常之多,三言两语是绝对不能将其说明的,所以我们就只来看一个点,那就是明朝先后投入号称47万部队,而且还有枪有炮,可为何还是败给努尔哈赤呢?

努尔哈赤像

战初,辽东的局势十分紧张,明朝军队处于被动局面,这使得明朝建立了200多年的辽东防御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因此明朝统治者觉得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以此来消灭后金势力。战初的时候,驻守辽东各地的明军大约有两万余人。但是这些人早已经在后金八旗军的打击下,军心已经崩溃,成了惊弓之鸟了。于是,辽东的守军只能是被动的分兵驻守在各个卫所,根本无法完成反击和进剿后金的任务。因此,明朝只能是从全国各个防区抽调军队,试图组成一支在数量和装备上压倒后金势力。

我们来看一下此时明军的具体构成: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各抽调精骑一万,共约3万人;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各抽调兵精骑6千,共约25000千人;川广、山陕、两直,各发步骑兵五七千不等,共约20000人;浙江发善战步兵4千;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上兵,数量两三不等,共约7000人;明军共计88000左右。再加上同盟军海西女真叶赫部兵二千人,朝鲜兵13000人,总计110000多人;号称47万大军。

萨尔浒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这样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明军明显占据着极大的优势。但其实你仔细看一下的话会发现,此次明军的构成简直就是万历朝鲜之役中明军的翻版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要知道,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卫所制”早已经名存实亡了,而明军采用的是募兵制,军队都是调自全国各地,但实际的作战主力中,一般就是来自九边重镇、四川和浙江。而来自九边重镇的军队,则主要是以骑兵为主,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跳荡铁骑”,一手拿着大刀或者长矛,一只手拿着火铳。

九边重镇除了辽东、延绥、宁夏等镇,其他的边镇因为长时间没有战争,所以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但四川确实一个很重要的兵源地。我们知道,自播州之役开始,西南之地战事不断,在长时间的战争“磨砺”下,使得川军积累起了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其中川军步兵尤其善于山地和攻坚作战。浙军则实际上是一支由戚继光缔造出来的军队,并在嘉靖和天启年间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作为浙军的统帅,戚继光十分重视军事训练。这一传统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因而浙军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战斗力也很强。在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中,浙军曾在攻克平壤的战斗中留下了威名。

相对于明军的数量来说,后金的兵源并不是那么充足。我们知道,后金的兵制是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其作战的主力也主要是八旗军。在此次对明朝的战役中,努尔哈赤已经做了全民总动员,女真族的所有青壮男丁统统都编入到了八旗军。后金此次参展的部队结构如下:

正黄、镶黄二旗,约15000千人,由努尔哈赤统领;正红、镶红二旗,约15000人,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正白旗,约七7500人,由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统领;正蓝旗,约7500人,由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约7500人,由努尔哈赤侄儿阿敏统领;镶白旗,约7500人,由努尔哈赤长孙杜度统领;萨尔浒战役中八旗军总计约为60000人。

通过这样的军力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的兵力远比后金的兵力要多得多,明军的战斗力似乎也不低。后金的军队却不太像是“正规部队”,看起来更像是努尔哈赤家族的亲兵。但是这也有好处,那就是有着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萨尔浒之战

要知道,八旗军队是努尔哈赤一手建立起来的军队,在后金建国之后,一个旗完整的建制在7500人左右,八个旗总计60000余人。明军虽然数量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其战术组织并没有后金军严密。此外,后金军一直以来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所以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集团作战能力都比明军要强得多。此外,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明军共有八万多人,再加上盟军的两万多人,总计不过十一万人,但是善战的人也不过只有两三万人而已。

所以说,后金军在人数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劣势,而且六万八旗军基本上各个都是作战勇猛,在实力上一点儿不亚于明朝军队。

此外,在武器装备方面,明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明军配有大量的火气,例如大将军炮、虎蹲炮、佛郎机炮等多种威力巨大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此外,一些步兵还配有火铳这样的热武器。反观后金军队则不然,他们主要都是以弓矢刀剑为主要武器,擅长骑射,这样十分利于突袭取胜,但是绝对不能正面对战。此外,后金军绝大部分还都是以骑兵为主,主要的武器还是典型的冷兵器,例如大刀长矛等,防护器具基本上都是以铁甲,皮甲为主。与明军相比,后金的武器装备明显落后。

演绎萨尔浒之战

按照这样的实力配比,明军应该是碾压后金军才对,然而在当时的时候,由于明军并没有采用良好的战术来强化自己的武器优势,这就为努尔哈赤提供了取得胜利的机会。明军所装备大量枪炮,只利于远攻,不利于近战和野战。但是近战和野战又偏偏是机动性超强的后金军的优势所在。明军在本次战役中犯下的种种错误,给了努尔哈赤以反击的机会,最后大败明军。

综上便是我们对萨尔浒之战的一个简述,其实关于明军的失败原因还有很多,这里就暂时分析到这儿了。

参考文献:

  1. 《明史》

  2. 《清史稿》

  3. 李金涛-博士论文-《萨尔浒之战研究》


方圆文史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萨尔浒之战明军出动兵力绝对没有47万。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血洗开原、抚顺,万历皇帝迅速调兵遣将,半年内先后从宣府、大同等地抽调三万边军,又从河北、山东、四川、甘肃、浙江、福建等省抽调了大约三万兵力,西南的云贵川等地也派了数千土司兵,加上朝鲜、叶赫部的策应,集结了大约八万七千人的明军主力。47万只是号称,用来吓唬人,就和沈惟敬对日本人吹嘘百万天兵的效果一样。



暂不说这么多来源不同的明军是否会内讧(朝鲜战争及戊寅兵变就出现南北两军自相残杀的情况),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选派一位军事能力突出的统帅,方可确保打胜仗,否则后来的浑河血战白杆军和浙军分头防御,被各个击破,再多的兵力也没用。



1.主帅无能

在以文制武的体制下,万历皇帝与群臣廷推,弄出了一个杨镐来节制三军。说起这个杨镐,他虽是文官,但对辽东军务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和李成梁家族联系密切,但都是和蒙古人打一些治安仗,有过几次小胜。让他出名的却是抗日援朝的一次大败:蔚山攻城战,杨镐率四万明军进攻五千日军,久攻不下,待日军援军赶到,杨镐扔下部队自己跑路,造成明军阵脚大乱,死伤万余人。结果杨镐仅仅是撤职,这次努尔哈赤作乱,又把他摆上台面,难道大明无人了吗?



其实也不是,明军阵中还有马林、杜松、刘綎三大总兵,杜松是李成梁之后的辽东总兵,而刘綎则官至左都督,地位仅次于李成梁,号称当时大明第一猛将,东南西北各处战场都打了个遍。然而可笑的是,明军决策小组偏偏没有这三位老哥,全是清一色文官。也就是说,杨镐坐镇沈阳,在后方看着地图打仗,这群武将粗人就去前边卖命,打赢了功劳归杨镐,打输了就怪三位总兵大人执行不力,流血流汗都与己无关。

2.瞎指挥

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杨镐开始了他的纸上谈兵:大军兵分四路



北路开原总兵马林带领一万五千火枪骑兵北上开原,协同叶赫部的一万援军进攻;

中路山海关总兵杜松带领三万火枪部队,携带大量火炮等攻城重武器从沈阳本部出发,出抚顺关进攻;(主攻方向)

南路四川总兵刘綎带领一万七千内地骑兵(冷兵器为主),从宽甸会同朝鲜方面的援军一万三千人进攻赫图阿拉,制造威胁;

后路李成梁的二儿子李如柏带领两万五千辽东军(冷兵器为主)从本溪出发。



三大总兵得知上述部署,不禁破口大骂。尤其刘綎,他知道杨镐和自己有仇,杨镐还特意安排他提前出发,快速逼近赫图阿拉吸引努尔哈赤注意,简单来说就是送死,让后金主力围攻刘綎部,希望刘綎和朝鲜兄弟撑几天,为其他部队争取兵不血刃捣毁后金老巢的时间。不得不说大敌当前,杨镐还纠着这些私人恩怨不放,在军事策略上犯浑,心疼大明将士的命运。

3.明军布阵巨大缺陷与努尔哈赤天才指挥

观察杨镐的兵力分布,可以发现,杜松作为明军主力,拥有最好的火力配置,但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时火器并不成熟,尤其遇上后金兵装备大量牛皮遁车,八旗骑兵一个冲锋就到眼前,而杜松的火枪兵却没有其他部队掩护(全在其他路)。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常识错误,是因为文官带兵想当然的布阵思维。在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时,总指挥陈化龙也是文官出身,同样采用分兵合围的战术。明军获胜,并不是因为这个战术让敌人首尾不相顾,而是杨应龙水平也就这样。 而当敌人变成十七世纪最杰出的军事家的努尔哈赤时,杨镐这套方略就显得错漏百出。



如果我们站在努尔哈赤的视角,同样会想到,只要集中精力消灭杜松一路,实际上其他路明军威胁就会大大减少。而努尔哈赤也是这么做的,他先是亲率三万精锐在萨尔浒设下埋伏,引杜松军来攻,后再北上击溃马林部,而这两路失败的消息,在南路攻城拔寨的刘綎是不知道的,于是努尔哈赤从容地派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带领四万优势兵力围攻刘綎,距离刘綎仅半日路程的李如柏部不战而退,最终导致南路军覆灭。


春秋正义


逝去即历史,我的回答与众不同。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之间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此战过后明朝和后金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金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背景: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并且以“七大恨”为由对明朝发动了战争,抚顺及附近五百余城堡沦陷,掠夺了明朝人畜三十多万,杀死总兵、参将、游击、千把总五十余人,李永芳投降。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动。

事件:经过一番准备,明朝征集了四路精兵共八万八千五百余人,朝鲜出兵一万三千余人叶赫部二千余人,号称四十七万征讨建州。

结果努尔哈赤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击败了四路大军,取得了胜利,史称萨尔浒决战,清史交萨尔浒大捷。

失败原因:1、轻敌冒进,群龙无首。

西路、北路、东路三路大军先后中计被伏,损失惨重,指挥三路大军的总兵先后被杀,各层级将领死伤无数。

2、努尔哈赤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3、后金士气强,明军士气弱。

后金失败就意味着灭国,所以士兵们都奋勇杀敌,而且都是在本土作战适应性强。明军劳师远征,筋疲力尽,士气低下,地形不熟悉客场作战。

所以明军号称四十七万精兵,实际只有十万多的大军在萨尔浒大败和努尔哈赤的第一次决战中失败,丢失了大量的均需,实力下降,从此落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朋友,感谢你的阅读。动动小手点个赞再走吧!


逝去即历史


对明朝的评价,是检验一个人历史素养的最好明镜!

不久之前的一个事实足以说明清朝奠定中国版图之功!2017年6月,中印在西藏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中国谴责印度入侵,依据就是1890年清政府与印度签署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的中国与锡金边界。清政府与列强博弈几十年,是世界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清末的边界是以国际条约与周边划分的,是国际法承认的。正因如此,民国才会以一座紫禁城和每年400万银子的供养,来换得清政府和平交出政权。清帝退位诏书明确写道:仍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之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由此,中华民国在法律上继承了清朝的万里江山。清朝在入关之前已经基本统一了东北和内蒙地区,康熙朝统一台湾;雅克萨反击沙俄,将黑龙江流域纳入中国版图;多伦会盟,将外蒙纳入中国版图;出兵击退准格尔,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雍正朝平罗卜藏丹净,将青海纳入中国版图;乾隆朝灭准格尔汗国,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到18世纪中叶,清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一统局面,今天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全部地区、全部民族终于第一次统一在了同一个政权的旗下。清王朝对这一辽阔的疆域实行稳定的统治长达150多年。晚清虽然国势倾颓,被迫向列强割让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直到清亡,仍保留了114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通过《清帝退位诏书》以法律形式转交给了继承者中华民国政府,而我们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领土,也正是在中华民国领土的基础上继承而来。清朝不但开疆拓土,而且占了土地之后还能守住、能管理,这一点比之前历代王朝都要出色。清代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点进行各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对满人实行八旗制度,对蒙古人实行盟旗制度,对汉人实行行省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推进改土归流,对藏人实行达赖、噶厦、驻藏大臣三头统治制度,对维吾尔人实行伯克制度。这些制度稳定了清朝对不同民族的统治,稳定了广大的边疆地区,实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法,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借鉴,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清一代,边疆地区的开发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东北、内蒙、新疆、云南、广西以及台湾地区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开发,形成了若干新的商业中心和城镇,耕地和人口也大为增加,这就为中国日后能够守住这些地区准备了物质条件。


鄙视地域狗民族黑


首先是军队方面。明朝号称雄狮百万,但真的是雄狮吗?其实在战前,明军就已腐败不堪,缺乏训练,装备陈旧,基层士兵过得比农民还惨,兵士素养之差,毫无战斗力可言。

再是经济方面。国库早已被万历三大征用光,根本无法支持长久作战。万历只得靠增加税收、卖官和降薪来支撑前线,此举并未凑效,反而更招来民怨,失去民心。

三是指挥系统方面。后金占领抚顺时,明朝的兵部尚书仍是空缺,直到后金逼近沈阳才让黄嘉善上任,半年来无人坐镇对国家如此重要的部门,实属罕见。皇帝不早朝,兵部不运作,不输才怪。

四是用人方面。明朝任命的主帅杨镐实则是个军事庸才,此战之前就有兵败的恶迹。可是朝廷还让他做了辽东巡抚,对努尔哈赤不屑一顾,作战策略方面,竟然兵分四路,孤军深入,还泄露了战前机密,最终各路军队被伏击溃败。

原因:

一、天阵

辽东冬季寒冷,杨镐把开战时间定在三月,明军有许多是从南方或关内调来的,很难适应辽东的寒冷。行军作战中“风雪大作,三军不得开眼,山谷晦冥,咫尺不能辨”。明军大败,实违天时。

二、地阵

明四路大军远程奔袭,进入后金腹地。山川峡谷,河流林莽,易守难攻,更为辎重和步军所忌。明军大败,实违地利。

三、人阵

杜松刚愎自用,贪功冒进;马林进军迟缓,畏敌先逃;刘綎轻信诓言,有勇无谋;李如柏起自废籍,临阵怯懦。杜松兄杜桐、马林父马芳、刘綎父刘显、李如柏父李成梁都是名将,这些将门子弟,或借父荫官、或崇尚空谈、或跋扈骄傲、或放情酒色,亦或兼而有之。

四、兵阵

杨镐的无能在于:“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只做成了七个字――兵分了,军进了,敌击了,却没有做成一个“合”字。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却做成一个“合”字。

努尔哈赤以“合”对杨镐的“分”。明军由战略上的优势,变为战术上劣势,结果――四路出师,分兵未合,两双败北。





小赵在来的路上


40多万大军根本不科学,是假命题,以古代打仗后期需要,若兵力40多万,那么后勤起码要100万人支撑,以当时生产力和交通几乎做不到,第二:满族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形成一多打少,还有兵员素质,实际估计明朝作战兵力也就再15万左右,还兵分几路,努尔哈赤集中优势作战,明朝输也不冤枉。


张磊就是我


这说法,不对;说准确点,不妥。

萨尔浒之战出兵四十七万哪里来的说法呢?

二月二十四日,明杨都堂遣使致书,美言修好。然其不遣善者,而遣一名取抚顺时逃出之诸申人赍书。其书曰:“我明领兵大臣及议政诸贝勒均已到齐,我大兵四十七万,将於三月十五日月明时兵分八路进发”等语。(满文老档天命四年正月——三月)明显是比较扯的嘛,不信再看,记法典作书之额尔德尼巴克什曰:“明万历帝,自戊午年二月始聚集兵众,整备一应兵械。至未年二月,以二十七万兵号称四十七万兵分四路出兵,以破我诸申国英明汗所居之城府,欲灭我国。彼不顾天意,自恃国大兵众,出兵来战者,似逆天意也!诬陷忠诚,以是为非,夫欲害善良,谓逆天者是也!明万历帝若无大过,其二十七万兵,何以於三日内被杀殆尽耶?乃因受天谴,故被杀也!诸申之英明汗心术良善,驰奔追杀敌众凡三日,坐骑未疲,统兵诸贝勒大臣,未损一员。此所谓天助者也!与明、朝鲜二十七万兵相战,杀其二十万,诸申英明汗之兵阵没者不及二百人。(满文老档天命四年三月到五月)好嘛,这是后金兵?这是战狼突击队。

而比较靠谱的说法应该是八万多。

萨尔浒出兵八万这一说法,是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上的,原文说:

以上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

而当事人杨镐在一份咨文上提到说,辽东“通共未满八万”。在战后的辩护词上说,“而昨之主客出口者仅七万余”。这句话虽然难免有为自己开脱之嫌,但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这个人数是有据可查的,杨镐如果空口白话的说,可能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同样可作旁证的是朝鲜方面的记载。

《光海君日记》上记录了朝鲜军元帅姜弘立和东路总兵刘綎的一段对话:

朝鲜援军都元帅姜弘立驰启曰:“……臣弘立往见都督(刘綎),问各路兵数,答曰:‘西南路大兵齐进,东路兵只有俺自己亲丁数千人,且有各将所领,要不满万耳。’”

东路不到一万人而已,其他几路,想必好不到哪去。

反观后金人数就有意思了。

比如清朝人记载:

萨尔浒之战,太宗以三十精骑,败明兵四十万,载在琅书。

你敢信吗?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后金攻陷抚顺及大小城池十余,村寨四千余 ,获得马匹九千,甲胄七千副,收降人户一千多户 。此战俘虏人畜三十万余,就地分给部众,未能分完者则命带回家再分,四月二十日押送俘虏回城者便有六万兵士 。此处,努尔哈赤出兵原则为:每个牛录五十个披甲的人,留下十个人守城,四十个人出战。 以此论,八旗当有一万二千人留守,四万八千人出征。而此处仅出征军队中押送俘虏回城的便有六万 ,而且还有跟随努尔哈赤行动的四万人,如此则出兵人数达到十万,可还有留守的人呢,加起来是多少?

此处原文是:

遂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大臣领兵四万移营。——《满洲实录》卷四,四月十三日条。

除此之外,昭梿在《啸亭杂录》记载说:

“高庙(努尔哈赤)初,满洲军尚寡,时董鄂温顺公讳何和理者为珲春部长,兵马精壮,雄长一方。上欲借其军力,延置兴京,颍以宾礼,以公主妻之。乃率兵马五万余归降。萨尔浒之役,卒败明师者,皆公力也。”

此处说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借助了何和礼归附努尔哈赤时的兵。何和礼虽然不可能如文中所说有那么多兵,但是他说明努尔哈赤当时借用了其他部族的兵力,也就是说,参战的后金军队并非完全是女真八旗,那么完全有可能当初被俘虏的汉人也被他们用来参战。

这事,也有佐证。

《神宗实录》记载刘綎捷报说,刘綎行至马家寨口,忽遇伏兵,“斩获真夷八十五级,生擒夷汉八十八名”,此处“真夷”和“夷汉”便是对女真人和后金汉人的称呼,而众所周知的是,东路军覆灭和后金假传西路军令有关,既然是传杜松的军令,让一个剃了发的八旗兵去,显然不合适,那么是什么人去传的令呢?呵呵。

杨镐对后金兵马人数的记载是:

盖奴酋之兵,据阵上共见约有十万。

《满文老档》记载,万历四十六年,后金攻打抚顺时,是:

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时,发八旗十万兵征明。

也就是上文我说的“遂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大臣领兵四万移营”的事。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熊廷弼《敬陈战守大略疏》中说:

今贼改元僭号,已并有两关、灰扒、鱼皮、鸟喇、恶古里、亏知介、何伊难一带,海东诸国兵众。又令降将李永芳等收集三路开铁降兵万人,计兵已近十万。

无独有偶,朝鲜方面也写了类似的。

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有个朝鲜人被俘,这哥们在后金被羁押一年之久,回头写了一本《建州闻见录》,其中就他见到的后金兵马说:

今则长甲军十万余骑,短甲军亦不下其数云。

若是仅明朝一方面声称后金十万兵马,或许有掺水之嫌,可这参与过萨尔浒的明、金、朝三方不同渠道的记载都是此数,我感觉这不是一个明朝故意夸大就能回答的。

再看专家论文怎么考证的后金兵力



哦对了,还有个问题是,明军是不是真的就全军覆没了?

不是的。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对这个问题,说:

阵亡道镇副协参游都司通判守备中军千把总军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员名,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并召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

大致是回来一半,战死一半。考虑到李如柏那一路基本没参与,而刘綎那一万人是真的全军覆没了,所以这个人数大致是西、南、北三路的。

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吴伯与说:

我兵属李如柏一路者未动,而杜松一路败阵归者尚一万四千余,合马林一路,总收拾整顿之,可五万余人。

杜松的西路军回来了一万四千余,比如监军太监东厂的郭真郭公公、锦衣卫的千户陆文昭、百户沈炼(大雾)。

巧的是,一向以挑刺找茬为己任的科道官员们,也有类似的记录:

比如,户科给事中姚宗文说:

马林尚拥余兵,刘綎得成小捷,李如柏全师撤回,即杜松残兵散乱虏地者,尚可多方召集,合兵得五六万。

所以,这一仗,仅从人数上找原因,恐怕欠妥。

杨镐曾说:

选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兵马一万六千,蓟镇各营路兵丁数千,及辽镇招募新兵贰万。

山东巡抚李长庚奏:登州三营共额兵二千四百一十九名,今奉旨挑选一千五百渡辽应援。

一万六千兵马,居然来自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再加上提到的蓟、辽、山东,不下十处。请问,如此兵马,怎么磨合?

还有杜总兵。

《神宗实录》卷五七〇,四十六年五月乙未:

起山海关总兵杜松,奏乞宽限招募家丁方可抵关,上命兼程赴任。

命兼程赴任,请问那怎么“奏乞宽限招募家丁”?

另外,《光海君日记》旁注说:

綎尝镇四川,有手下苗兵甚精猛,尝以御西羌,屡捷。及是,綎言少需即来,镐不许,促进兵,故云。

姜弘立曾问刘綎:

“然则东路兵甚孤,老爷何不请兵?”刘綎回答:“杨爷与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奠矣。”姜又问:“进兵何速也?” 刘綎回答:“兵家胜筹,惟在得天时、得地利、顺人心而已。天气尚寒,不可谓得天时也,道路泥泞,不可谓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天气尚寒,不得天时;道路泥泞,不得地利;将帅不和,一线的主将说了不算,不得人和。

怎么打?


炭烤母猪蹄儿


萨尔浒之战明末清初的一场世纪性大战,是明清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决定了明清历史的走向。

对于战争本身而言,萨尔浒之战也是努尔哈赤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之战规模之庞大,战况之惨烈,令人唏嘘,然则大明王朝几倾尽国力发动的战争,缘何如此不堪一击,以惨败而告终呢?

答案是没钱。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明军以杨镐为首的十一万大军分四路向努尔哈赤进攻,对外号称47万大军。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只管一路去的打法,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明军。

但当时,双方在兵力上悬殊还是很大的,努尔哈赤只有6万左右兵力,真想对付起来明军,还是有些吃力的。

但此时的明朝,已非张居正在位时那么富有了,刚刚经历三大征的明朝,国库已经空了。万历为了萨尔浒之战特地募集200万两白银。但大军出征,消耗甚多,200万两银子,11万人分,一人也就合20两左右,加上征途遥远,军需较大,20两压根称不了多久。

于是万历开始急了,再不打,朝廷就没钱支撑了,于是便再三催促杨镐出战迎敌。杨镐迫不得已,只能仓促开战。可面对早已做好准备的努尔哈赤,明军底气不足,加上又兵分四路,给了努尔哈赤击败明军的机会。

萨尔浒之战过后,明朝元气大伤,万历也开始抑郁,逐渐不再上朝,到了后期更是连续28年没有上朝。

最要命的是,经此一战,努尔哈赤开始强大起来,明朝再也无法彻底消灭努尔哈赤,为明朝灭亡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陌上说历史


萨尔浒之战”发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明朝和后金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附近向明军发起进攻的反击战,更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这一战,更是明清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场战争拉开了大明王朝解体直至灭亡的序幕。

在这场战争中,明朝投入了47万大军,努尔哈赤总共投入8万兵力。那么明朝47万大军,人数远胜于后金,为什么却会失败得如此彻底呢?

在军队方面,明朝自称雄狮百万,但是在战前,明军内部已经腐败不堪。根本没有系统的训练,装备也跟不上,还是用着以前老旧的武器。在这样恶劣穷苦的环境下,本来就无法系统训练的士兵,更加没有所谓的士兵素养。那么这样的一支部队只是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从战斗力上来说,简直不堪一击。

当时的明朝腐败不堪,国库也基本上被掏空,从经济上来说,根本无法支撑长久作战。所以只能依靠增加税收、卖官和降薪这样的措施来支撑前线的战事。可是这样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之急,时间长了,民愤也就上来了。明朝更是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民心。


当时前线作战,后金已经占领了抚顺,可是明朝的兵部尚书的位置依然空缺。战事吃紧,一个那么重要的指挥官位置,居然没有人在上面坐镇指挥。还是到了后金部队已经逼近沈阳了,无奈之下临时让黄嘉善上任。也就是这空缺的一段时间,形势已经扭转,兵部都无法运作,怎么能打赢这样一场对方做好了准备的仗呢?


最后,明朝当时的主帅是杨镐这个指挥纸上谈兵的庸才,杨镐之前在官场沉浮三十年,多是靠周旋上位获取的官职,本身就没有才能,而且还有兵败的劣迹,自负的他还不把努尔哈赤看在眼里,制定了“四路出兵,分进合击”的战略,部署这样的战略就算了,还泄露了战前的机密,直接导致各路军队被伏击,铩羽而归。


黄仁宇先生曾经评价“明朝不能发挥自己本身的力量,不能应用军事科技,并不是表现于一时一事的,而是官僚组织和社会状态为背景,积习而成。”明朝的问题一直存在,只不过是在这样一场战役中,彻底爆发出来了,就算打赢了萨尔浒战役,也依然抵不过明朝气数将尽,一样会失去整个江山。


服装小生


1.军队组成复杂。明朝参战的军队,由二三十个来源不同的军队组成,既有前线的骑兵,地方抽调的驻军,边陲的土司,浙江的募兵,也有朝鲜军队和叶赫部的军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令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2.争功。从已知的史料记载中可以得知,其实在此战役之前,明朝军队对后金军队,事实上是压倒性的优势,只是由于武官集团养贼自重的做法,才使后金得到成长的空间。因此当时的明朝军队都视后金军队是送军功的,参战的军队都是二线三线四线的部队,主力部队用于守城。一旦上了战场,又擅自变更军令,希望争功。

3.分兵冒进。虽然明朝军队号称四十多万但实际数量大约只有11万多,还不到后金部队6万的两倍,却兵分六路,最大的部队也只有3万人。因此努尔哈赤坚决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的作战方针,利用部队的机动性,将明朝军队逐一击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