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前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莫過於影帝黃秋生在某社交平臺上公開質疑鍾南山的言論。

先撇開是非對錯,影帝黃秋生只是表達了一下個人的觀點,就遭到了網絡上翻天覆地的攻擊與侮辱。

還有的人用“演過變態的人現實就是個變態”來詆譭黃秋生。

但我們別忘了,黃秋生先前演過很多變態是為了生計。後來才慢慢轉型,他還曾在電影《葉問終極一戰》中演過一代宗師葉問。

而且是相對真實可感的葉問。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黃秋生版老年的葉問


1.有煙火氣的葉問

首先要說明的是,《葉問終極一戰》是個傳記片。跟其他兩部葉問題材的電影有本質上的區別。

甄子丹版的是商業片,王家衛版的是文藝片。

無法說哪個更好,因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只能說哪一個更真實。

黃秋生版的葉問顯然更接近於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充滿人間煙火氣。

影片開頭就是講吃飯。

葉問會來到香港謀生,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侵略毀掉了他在佛山的家。

他剛來到香港,人生地不熟,也是需要為吃飯(生計)考慮。

從這一點我們就覺得相當真實,因為“民以食為天”嘛。就算是一代宗師,再牛逼哄哄的人,也是需要吃飯。不同的只是靠什麼吃飯而已。

生計來源往往是很多武俠小說避而不談,或者直接省略的。於是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假象,那就是大俠們整天無所事事,就愛打抱不平,甚至於都不需要去考慮吃飯賺錢的。

而通過對葉問“粗茶淡飯”的吃飯場景的展示,幫我們糾正了這麼長久的一個偏見。

直至梁雙要與葉問切磋武藝時,葉問也不慌不忙地說要先吃完飯才有力氣打。之後果真吃了一碗飯,隨後鎮定自若地往地上鋪了一張報紙,說“要是出了這張報紙就算你贏”。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與梁雙對打

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到,即使葉問必勝無疑,但還是招招點到即止,手下留情,分寸之間不疾不徐,一展大俠風采。

隨後,梁雙拜葉問為師。

還原真實,為我們奠定了全片的一個敘事基調。


2.葉問的武德

那麼,葉問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其實正如影片中葉問自己坦然所說,自己什麼都不會,就會點功夫。

於是順理成章,葉問選擇了教詠春拳。

但不同的是人家不設館,不掛招牌,只在餐館的天台上教。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葉問不追逐名利,淡然的處世態度。

但葉問武德潛移默化對人的影響,還是體現在徒弟身上的。

葉問的徒弟中,有的是餐館服務員,有的是獄警、有的是打工皇后、有的是電車司機等等,很好地契合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有教無類”。

意思就是說,不看人的出身不看人的資質,都進行良好地教育。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師徒閤家歡

比方說,有兩個徒弟因為學了詠春後手癢,就去挑起事端,練練手。

結果一敗塗地而回。

面對他們對學武功後又不能打人的疑惑。葉問用游泳做比喻說了一句話。

“教會你們游泳,你們可以去遊,遊多遠遊多深,甚至去救人也沒有問題,問題是你們不能推人下水。”

比方說,當工廠的人開始罷工的時候,香港警察對他們進行暴力驅散。最後有一部分工友都給抓進了監獄。

葉問與鄧聲在商量如何救出“工廠皇后”李瓊。

“你們警察拿的是洋槍,是人家的。但是拳頭才是自己的;槍口可以掉轉,但拳頭不應打自己人。”

然後鄧聲回到警局給警官一筆錢,還用警棍敲了自己的頭,流出了血,才得以救出李瓊。

可見,在葉問的影響下,鄧聲也是一個講義氣、有擔當的徒弟。

後來,在鄧聲陷入權力與貪慾的泥潭中,設計抓走了白鶴派的舞獅主力軍,目的就是為了讓鎮威拳館的魏霸天贏得舞獅比賽。

眼看白鶴派掌門吳忠被魏霸天逼得節節敗退時,葉問不計前嫌挺身而出,使出了幾招詠春擊敗了魏霸天。

不多久,汪東結婚後,迫於生計,在鄧聲的指引下,開啟了地下拳賽之路。而且使用了詠春拳,打遍天下無敵手,讓地頭龍賺的盆滿缽滿,很是滿意。

後地頭龍想要汪東打假拳故意輸給鎮威拳館的魏霸天,汪東死活不肯。再加上鄧聲在地頭龍面前怒打自己手下,盛怒之下,設計陷害並給汪東下藥,導致魏霸天差點將汪東打死。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李瓊找到了葉問並告知實情。於是,葉問帶著一幫徒弟風雨夜中勇闖“九龍城寨”。與地頭龍正面交鋒,成功挫敗了地頭龍。

如此看來,葉問的武德是什麼呢?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打木人樁

有原則明是非,但不過於強求;

寬宏大量,不計較私人恩怨;

路見不平面對惡勢力,仗義相助。


3.葉問的情感

除了武功上的造詣外,現實生活中的葉問又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相信會有不少人很好奇,尤其是在甄子丹的《葉問》系列狂轟濫炸中,葉問早已成為了神明的代言人。

能上九天攬月,能下五洋抓鱉!

當然,我們都知道,事實肯定不會是那樣的。

因為只有真正擁有人情味,才算得上是血肉豐滿的人。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與妻子張永成

一、對妻子張永成的夫妻之情。

葉問的妻子張永成從佛山來到香港後,晚上天氣冷被子太薄不夠蓋,兩人互相擁抱取暖;

徒弟們晚上送了一床被子給他們並敲了門,永成想起身開門,但是葉問關切地說,外頭風大,怕她著涼,就自己起身去開門了。

張永成打算啟程回佛山。葉問不忘叮囑帶齊證件,還有兒子葉準開學需要準備的東西。

相似的生活小片段有很多。

雖然平淡如水,但是就像你我,那麼真實可感。

葉問夫妻兩人的感情其實很深,深到細微之處見真情。

二、對兒子葉準的父子情。

這一段是屬於電影角色中的葉準的自白。

說是“做葉問的兒子跟做葉問的徒弟沒什麼兩樣”;“從來不用強迫別人什麼,也從來沒有強迫自己練習詠春拳。”

可見,葉問是一個不喜歡強求別人,闊達開明的人,即使是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如此。

三、最有爭議的,莫過於與歌女珍妮的一段風流韻事了。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與珍妮

得知妻子永成患病去世後,葉問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佳,隨後還躺床不起。

是歌女珍妮一直細心地照顧著。

在餐桌上時,面對女徒弟李瓊的一句“我們可不可以拿回送給師母的被子?”

葉問不單將被子歸還,還帶著珍妮搬家了。

房子是徒弟們湊錢租的,不要麻煩人家了。”

如此,葉問還是選擇避開徒弟的不解,正式與珍妮在一起了。

為了緩解葉問的胃疼,珍妮給葉問喝了鴉片水。但葉問也能在某種恍惚的狀態中保持了清醒,還將杯子摔碎了。

“鴉片一次都不能碰!”是個很較真的人。

可能出於兩人性格上的不合,兩人卻慢慢漸行漸遠,但是葉問還是會不時關注珍妮的消息。

再後來,葉問帶兒子葉準去看望患肺癌的珍妮,一直守護在她的身邊直到珍妮生命的最後一刻。

可見,葉問也是一個善始善終的人。


4.什麼叫宗師?

通過葉問的生活態度、武德和情感,我們已經從多個角度瞭解了相對真實的葉問。

或許,舉一反三,你就會明瞭什麼是真正的一代宗師。

宗師,顧名思義,就是要有一技之長,還要有良好的武德,這是對師者自己的嚴格要求;

然後還要“傳道授業解惑”,不強求,只是利用自己的為人處世態度或者思想來引導他人,導人正義向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墨守成規,要懂得變通。

尤其是影片結尾,徒弟李小龍提到很多人對自己的不滿,因為將詠春加以改造,創造了截拳道。

葉問的態度是:“詠春不是不可以變,如果一直都不變,怎麼會有進步?”

再到後來,年老的葉問越來越虛弱,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時,他馬上讓兒子葉準拍下了自己打木人樁的視頻,並說“詠春是大家的”。

哪個影帝既能演好喪心病狂的變態,又能演好俠骨仁心的一代宗師?

葉問說詠春屬於大家的

末了,還寫了一幅對聯。

處世樹為模,本固任從枝葉動

立身錢做樣,內方還要外邊圓

這是對葉問一生最準確的概括。

這是對一代宗師最鮮明的寫照。

在此,你會發現,其實宗師跟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宗師懂得將自身的處世哲學收放自如,內方外圓是為道。

能如此生動演繹出一代宗師氣質的影帝黃秋生,你覺得他會惡意地去攻擊鐘南山麼?

你們品,你們細細品。

我是,喜歡寫正能量的娛樂,不吹不黑,歡迎相互關注與留言討論黃秋生版的葉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